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多品牌矩阵首次公布

本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零跑第三季度交付3.5万辆车,收入超过42亿元

11月14日,零跑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零跑第三季度收入42.878亿元,同比增长398.5%,环比增长38.8%;销售成本46.716亿元,同比增长276.0%;毛利率8.9%,去年同期44.5%,上一季度25.6%。毛利率同比和环比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销售增长、车型结构和平均价格的提高。

E周看点丨零跑第三季营收超42亿元;小鹏调整终端优惠权益

图片来源:零跑车

财务报告显示,零跑第三季度总交付量为35608辆,同比增长186%。其中,零跑T第三季度交付17790辆,同比增长48%;C11交付17257辆,同比增长6721%;C01于今年9月开始交付,第三季度只交付了561辆。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表示:零跑第三季度的业绩展示了我们在产品研发和营销方面的成就。尽管面临供应链的挑战,我们仍然达到了季度交付的历史新高,第三季度收入达到42.9亿元,同比增长398.5%。可喜的是,我们C平台的两款车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导致车型组合平均售价上涨,毛利率大幅提高。”

盖世点评为了改善车型结构,提高盈利能力,聚焦纯电的零跑正在加程产品布局。

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多品牌矩阵首次公布

11月16日,比亚迪迎来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首个实现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

E周看点丨零跑第三季营收超42亿元;小鹏调整终端优惠权益

图片来源: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第一到第100万,比亚迪花了13年,从100万到200万,从200万到300万只花了半年时间,比亚迪新能源的加速是我们通过前瞻性战略和创新技术引领行业前进的综合写照。

在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离线新闻发布会上,王传福还向外界介绍了BYD多品牌布局的矩阵和策略。未来,BYD将在品牌布局中形成BYD品牌、动力、仰望、专业、个性化的新品牌矩阵。从家庭到豪华,从公众到个性化,BYD的品牌矩阵将被完全覆盖。

盖世点评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不仅是比亚迪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市场认可的重要体现。

跟进特斯拉降价?小鹏调整优惠权益结构

近日,有消息透露,小鹏汽车也加入了降价潮。除了上市的新车G9外,G3i、P5、P7尾款减免1.4 万-2 同时,展车和特殊车型还有其他折扣。

E周看点丨零跑第三季营收超42亿元;小鹏调整终端优惠权益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对此,小鹏相关负责人责人表示,小鹏汽车没有降价,但终端的优惠权益结构已经调整,甚至有些车型的整体也不如以前。

盖世汽车致电小鹏汽车店了解到,小鹏汽车最近确实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P5、P7.其他车型有5000-1000元的余额折扣。同时,最高可享受2.8万元的更换补贴,新指标折扣较少。如果是展览车或特殊车型,有额外的减免,总折扣至少3万元,并提供充电次数、维护次数等。

据业内人士分析,小鹏调整优惠权益或与特斯拉降价有关,也是为了销售业绩。数据显示,小鹏10 月交付量为5101辆,同比减少49.7%;1-10月共交付103辆,654辆 同比增长56%,增长收窄。

盖世点评特斯拉最近推出的优惠政策似乎掀起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市场降价浪潮。

考虑到兰图汽车A轮融资近50亿元,IPO

11月17日,兰图汽车宣布签署并交付A轮融资协议,融资近50亿元,融资后市场估值近300亿元。

据报道,蓝图汽车本轮融资投资者共10家,联合领导投资者为国有企业混合改革基金和中国银行资产,投资者包括工行投资、中国农业银行投资、交通银行三个国有资本、武汉开发基金、湖北优质发展基金、中信高投资三个地方国有资本、江西锂、新旺达两个行业和私人资本。东风集团同,东风集团持股78.88%,A蓝图员工持股平台持股12.37%,8.75%。

根据岚图汽车CFO沈军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支持蓝图技术研发、数字系统建设、生产能力建设、营销投资等与蓝图主营业务运营和拓展有关的事项。预计40%以上的费用将用于技术研发。

盖世点评对于急需资金的金,此次融资无异于雪中送炭。

中国现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56.8万家,2021年新增17万家

自2020年提出3060双碳目标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急剧增加。企业检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56.8万家。其中,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11.1万家,同比增长50.3%。

E周看点丨零跑第三季营收超42亿元;小鹏调整终端优惠权益

图片来源:企业检查

近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注册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2年,我国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0.4万家,随后年度相关企业注册增速集中在30%至85%之间,其中2015年新注册企业数量首次超过1万家。提出双碳目标后,2020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7.4万家,同比增长85%。

从区域分布来看,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总体数量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在前十个地区中,仅山东和河南省就有6.4万家和3家.一万家,排名第一,第五;广东省和江苏省分别有5.7万家,4万家.五万家,排名第二,第三。

从城市分布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青睐高能省会城市,上海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1.96万家,排名第一;成都、广州1.70万家,深圳1.57万家,排名第三;海口、重庆、长沙等城市。

盖世点评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空间依然可观。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汽车 Dais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0191578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