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由于软件领域经验不足,数百辆生产完成的大众ID.3被迫用线缆刷机;同样因为软件开发进程缓慢,保时捷、奥迪等车型被爆出延期发布……时至今日,大众汽车清楚,自家软件能力差的标签到了必须要摘下的时候。作者 | 方文图片来源 | 网 络大众[补课]智能驾驶软件系统已经成为大众新能源转型最大的短板,也
前言:
由于缺乏软件领域的经验,数百辆公众生产完成ID.3被迫使用电缆刷机;
同样,由于软件开发过程缓慢,保时捷、奥迪等车型被推迟发布……
到目前为止,大众汽车已经知道,自己软件能力差的标签到了必须摘下的时候了。
作者 | 方文
图片来源 | 网 络
大众补课智能驾驶
软件系统已成为大众新能源转型的最大缺点,也是大众正在解决的重要问题。
仅在车机系统上,大众ID系列主力车型ID.4.有无法联网、卡住车机、卡住手机的情况APP远程控制车辆等BUG。
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本土化尤为重要。道路环境、国内驾驶员的习惯和复杂的交通环境直接决定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技术和生态在智能汽车浪潮中的领先地位非常重要。
在新能源电动时代,自动驾驶和软硬件一体化方案一直是大众电动车型的弱点。
大众烧钱是继续保持燃油车时代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的必要选择。
补短板牵手地平线
在进入中国市场40年的大众投资了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新贵地平线。
10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的软件公司CARIAD宣布将与地平线建立合资企业。
其中,10亿美元的投资将使公众成为地平线的关键战略合作伙伴;
13亿欧元用于公众CARIAD与地平线成立的合资企业。
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为中国消费者开发软件产品,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下一代智能互联功能、智能驾驶舱和车身设计、大数据和软件操作系统。
CARIAD预计2023年,中国子公司成立了一支拥有600多名员工的中国团队 年底前人数翻倍,90%以上将是本土软件人才。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目前已与20多家汽车公司签订70多个车型前装量产项目定点。
目前,地平线征程芯片出货量已超过100万件,前装定点已超过40款,生态合作伙伴已超过100家。
刚刚发布的理想L8是旅程5,单芯片算力高达128 TOPS是地平线为高档自动驾驶打造的第三代车规级产品。
各取所需 一拍即合
长期以来,合资品牌电动汽车在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方面与汽车制造新力量存在一定差异。大众这次携手地平线无疑将弥补不足。
并以合资企业的形式进行合作,不仅将地平线定义为供应商,无疑将加快大众车型的智能升级。
公众需要技术和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地平线需要面对英伟达等巨头的竞争。
公众寻求中国本土合作伙伴也是基于本土方案、数据监管等因素的便捷之路。
除了提供汽车级芯片外,地平线还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开放平台,帮助汽车公司开发相应的产品。
双方特别提到:在单芯片上集成多种功能,提高系统稳定性,为中国纯电动汽车提供可扩展、成本效益高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获得公众认可的地平线在官方宣布的瞬间实现了行业地位的飞跃;
随着地平线的深入参与,公众似乎对软件和智能驾驶有了更多的期望。
大众带货能力有目共睹。
合作后,地平线产品的出货量必然会明显拉动。
整个车厂的壁垒已经突破
近年来,在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双重攻击下,金字塔顶端的汽车制造商突破了壁垒,汽车制造不再遥不可及,汽车的核心优势已经从原来的直线传输转变为多点开花。
在这种情况下,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壁垒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正在迅速促进供应链的扁平化。
在这个阶段,汽车公司仍然是更强大的玩家,尤其是头部主机厂,其决策有力量引导行业的发展方向。
因此,辅助驾驶计划公司迫切需要在车辆产品或与汽车公司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这意味着辅助驾驶供应商面临着芯片企业务边界扩张的风险;
另一方面,生存空间也可能被汽车公司的全栈自研挤压。
一旦两者的直接合作模式得到验证,第三方辅助驾驶供应商可能只成为芯片企业的下游渠道或汽车企业(或Tier1)投资和收购的结果。
以地平线为代表的芯片企业越来越接近汽车公司,汽车公司也希望通过与芯片制造商的直接沟通,掌握更多的产品定义和开发主导地位。
结局:传统格局发生了变化:
38年前,大众以技术换取中国市场,38年后,中国成为输出技术的一方。
从合资汽车厂到合资供应商,从当时的主机厂到现在的软件公司,历史形象已经完成了一个轮回,是汽车行业的新开始。
一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机遇,中国成功孕育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另一种是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能网络汽车。
当这两个方面的动能与市场需求叠加时,将彻底改变传统格局,抓住新机遇的汽车公司将继续成功。
原创文章,作者:Ai芯天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3232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