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现代公布了“2025向新计划”,计划在2025年达成年销50万辆以上销售目标。明眼人都知道,北京现代想要起死回生。毕竟,北京现代这几年,过得有点惨。自从2013年北京现代首次突破百万年销量,它迎来了短暂的巅峰期,在2016年达到114万辆的历史最高销量。顶峰过后,北京现代的销量一直在走下坡
近日,北京现代公布了2025年新计划,计划2025年年销售50万辆以上。
大家都知道,北京现代想起死回生。毕竟北京现代这几年过得有点惨。
自2013年北京现代首次突破百万年销量以来,迎来了短暂的高峰期,2016年达到114万辆历史最高销量。高峰过后,北京现代的销量一直在下降,甚至连续五年下降。特别是近两年,北京现代的月平均销量甚至不到3万辆。今年的年销量能否达到30万辆还有一个问号。
北京现代的销售业绩可以称为韩国汽车的市场现状。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16~2020年,韩国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依次为 7.35%,4.63%,4.98%,4.7%,3.8%。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北京现代销量的下滑离不开自身产品实力不足的事实。
部分原因来自北京现代早期的销售策略。早期,北京现代以性价比为招牌,走低价销售路线,产品本身竞争力不突出。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汽车市场发生了变化。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不断向上突破,赶上技术假装能力。在国际一线工厂中,以大众、丰田、本田为首的德国、日本、欧洲和美国合资不断以价格探索和攻击大众消费市场。其中,北京现代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崛起。然而,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的电气化速度非常缓慢。在市场布局方面,北京现代电动汽车的阵容非常薄,只有两辆纯电动汽车在销售,都是油到电。到目前为止,北京现代还没有基于自己的纯电动平台的产品。
然而,北京现代确实看到了这些情况,它迫切迎来了战略调整。
北京现代正式启动2025年新计划:2025年,通过产品转型、品牌转型、服务创新,年销售额超过50万辆。同时,它表示,到2025年,整个系列的产品将配备OTA功能大大提高了车辆的智能化。
其中,北京现代注重产品转型,提出了2025年燃油车综合混合动力三个重要目标;二是加快引进全球畅销现代纯电动品牌;三是2025年实现全新产品OTA技术。
可见,未来三年,北京现代将致力于加快电气化进程,丰富国内电气产品矩阵。
但客观地说,北京现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在今天的电车市场上,比亚迪和特斯拉分别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领域发挥着领导者的作用,其他汽车公司都在他们之后。从市场销售的角度来看,这一说法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北京现代的品牌影响力逐渐减弱,不再是北京现代的年销售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为手段追求销售快速增长的营销手段早已不可行。此外,产品更新速度较慢。在国内独立品牌赶上后,比现代更具成本效益的产品层出不穷,北京现代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带来了消费结构的逆转,这可以说是几乎所有合资品牌都必须面对的现状。大众汽车的消费观念与燃料汽车的消费观念完全不同BBA,中至丰田、本田、大众,售价超过20万的电车很难卖,大众消费品是电车市场的主流。
然而,与自主品牌或其他合资品牌相比,北京现代电气化进程缓慢,产品价格高。
现代纯电动汽车专属品牌IONIQ去年推出了首款量产车型IONIQ 5.售价区间为3.97-5.45万美元(约28.8万-39.5万元)。
这辆车还没有在中国上市,但即使引入中国,如果现代价格不调整,30万近40万的价格也会让绝大多数人气馁,毕竟,这个价格可以买到特斯拉Model Y。
由于种种原因,北京现代依靠2025年新计划起死回生并不难。甚至有网友质疑2025年是否有北京现代。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车门视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11221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