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华为技术与渠道的加持,再加上余承东的卖力吆喝,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车型在市场上迅速崛起,已经连续三个月月销过万了,这让坚持全栈自研的蔚小理们确实有点上火。日前,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10月份的产销快报,资料显示,AITO问界系列的交付量已经达到12018台,同比增长461.37%,再次
得益于华为技术和渠道的加持,再加上余承东的努力,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车型在市场上迅速崛起,连续三个月月销量超过1万元,这让坚持全栈自研的魏小理有点生气。
近日,赛力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10月份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AITO问界系列交付量已达12018台,同比增长461.37%,再次创下交付记录,也是继8月、9月之后,连续三个月单月销量超过1万台。
截至10月底,赛力斯汽车今年累计销量已达61622辆,同比增长832.82%,这基本上是问界的贡献。10月份销量公布后,同期的魏小理也被问界单一品牌的销量抛在了后面。
但值得注意的是,问界销量有所上升,但赛力斯的亏损却在增加。2020年和2021年净亏损分别为17.29年 亿元和 18.24 2022年前三季度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高达26.75亿元,以前是销量不佳造成的,现在为什么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为什么赛力斯赔钱?
华为执行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也高兴地在微博上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享受它 AITO 问界系列性能强,驾驶控制舒适,性能舒适 " 车机天花板 " 鸿蒙智能驾驶舱无与伦比的智能体验。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正在加快解决供应问题,努力让消费者尽快提车。
由此可见,问世界的主要卖点是余承东口华为鸿蒙智能驾驶舱带来的无与伦比的智能体验,这使得问世界系列车型在技术上没有太大优势,直接抛弃了许多传统的新能源车型。现在,它的月交付量超过了魏小理。与魏小理不同的是,在智能化方面,有了华为的大腿,赛力斯不需要太多的研发投资,但为什么卖得越多,损失就越多?
赛利斯在公告中表示,销售成本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高端新能源汽车广告成本和销售服务费的增加,而管理成本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高端新能源汽车业务量、劳动力成本和日常运营成本的增加。
2022年上半年,赛力斯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等费用共计28.08亿元,同比增长113.17%,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7.09%,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3.8%。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为30.83亿元,同比增长306.99%,创历史新高,是研发费用9.06亿元的三倍。可见赛力斯真的很努力卖车,现在月销过万也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
真为华为打工吗?
AITO一方面,华为主导了问界系列销量的快速上升AITO几乎是华为汽车品牌的前期规划、设计、后期营销和销售流程;另一方面,华为拥有强大的声誉和线下销售网络。AITO华为约有500个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
在渠道方面,由于华为在全国500家体验中心的交付量如此之高,赛力斯不需要像小鹏和威莱那样花很多钱在商业区建立体验中心,但这些体验中心需要付费。
在与华为合作制造汽车的三种模式中,华为智能选择是利润最高的模式,这也是华为推动智能选择模式的原因。据华为高管之前透露,华为和制造商在智能选择模式下的份额约为1:9。也就是说,卖一辆价格在30万左右的问界M五、华为可分3万元左右。除技术授权费外,剩下的是华为各大商场的销售费用,这也是赛力斯的一大费用。
当然,财务报告也有亮点。例如,2022年上半年,赛力斯的毛利率为7.27%,同比上升4.27个百分点,2021年毛利率为3.77%。然而,尽管毛利率有所提高,但与理想汽车的22.1%和小鹏汽车的11.6%相比仍存在差距。因此,赛力斯有一种忙碌半天为别人工作的感觉。
然而,对于赛力斯来说,他目前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扩大市场份额。盈利与否并不重要。今年7月,赛利斯董事长张正平在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从利润的角度来看,2022年是我们投资的一年。除了两江工厂,凤凰工厂也开始投产。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今年下半年有两种产品和两家工厂。加之M9明年推出,储备团队也反映在当前,今年可能看不到利润。就公司目标而言,我们一定希望尽快盈利,争取明年实现这一目标。”
如今,许多消费者选择AITO问界车型,就是看中了华为的标签,甚至很多人在买车后把尾标换成了标签HUAWEIHarmonyOS”等。车主称这种做法为注入灵魂。但值得注意的是,华为仍在扩大其注入灵魂的朋友圈,此前已有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如今,奇瑞、江淮等汽车公司也传出将与华为深入合作。
这样一来,AITO华为的光环很可能会被其他品牌所覆盖。在没有自己品牌和技术优势的情况下,我相信赛力斯将来会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业内人士表示,赛力斯和华为联合制造汽车的初衷是美丽的,双方都试图实现双赢的局面。然而,目前赛力斯在品牌、渠道和核心技术方面都严重依赖华为。在未来更多的汽车公司选择与华为合作后,赛力斯的优势将不再明显,如何长期发展将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03231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