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发布MODEL B、MODEL V两款新电动车以及MODEL C 量产版,并表示这3部车将在中国台湾地区、泰国以及美国的工厂逐步生产。
近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发布MODEL B、MODEL V两辆新电动车和MODEL C 大规模生产,并表示这三辆车将、泰国和美国的工厂逐步生产。
富士康一直被称为苹果手机的皇家OEM。然而,随着全球手机市场进入红海,苹果iPhone 14销量下降,缺乏创新的苹果带富士康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富士康在全球手机制造商大规模转型汽车时,比小米更早推出智能汽车,再次引发了业界的热议。富士康能搭上新能源顺风车吗?富士康自身业务基本盘能否为造车业务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01
造车和苹果手机不同
Model B不是特斯拉
Model C量产版已在台湾省开始预售,预计明年交付。据鸿海董事长刘扬伟介绍,Model C订单在32小时内超过1.5万辆。
Model B采用了与Model C与意大利公司相同的平台Pininfarina SpA合作设计。鸿海说,Model B车长4,300mm,轴距为2,800mm,续航里程可达450km。
Model V五座皮卡,承载能力高达1吨,拖曳能力3吨。
说到富士康,很多人会把这家公司等同于手机OEM。为什么一家依靠手机品牌代理生产手机的工厂要开始造车?归根结底,这是富士康寻求转型的举措。
为什么富士康造车?
说到富士康,我们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苹果OEM。事实上,在苹果的支持下,富士康逐渐成长为一个巨大的OEM帝国,创始人郭台铭登上了中国台湾首富的宝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富士康现在似乎陷入了停滞。
前段时间,富士康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收入2252.6亿,同比增长14.9%;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68.7亿,同比增长2.16%。
仅仅看数据表现是好的,但如果你把它放在富士康身上,就很难乐观。事实上,自2018年成功上市并在短期内达到顶峰以来,富士康近年来的表现只能被描述为正常的,郭台铭也从中国台湾首富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富士康增长缓慢的表现自几年前就有明显的迹象。
作为苹果的长期OEM,OEM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一直是富士康的核心业务。但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人们对更换需求的减少,增量逐渐达到了上限。随着国内品牌的强劲崛起,苹果在国内手机市场上的份额进一步被占据。
根据富士康上市发布的招股说明书,2015-2017年,公司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基本徘徊在150亿左右,净利率只有5%左右。
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大力倡导高质量的发展。富士康,一家依靠压榨劳动力来喝汤的企业,与整体环境背道而驰。此外,手机等电子产品市场已进入股票博弈阶段,富士康OEM业务增长潜力极小。
此外,外部竞争形势也使富士康受到敌人的影响。例如,一直向富士康学习的新闻精度近年来发展越来越快。它不仅赢得了苹果的供应链,还宣布开发自己的芯片,这对富士康的地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焦虑的富士康不得不转型。
2.富士康造车不能改变OEM的命运
富士康真的能改变OEM从手机到汽车的命运吗?显然不是。智能手机OEM之王富士康希望在新能源汽车轨道的帮助下继续辉煌。它不仅要做汽车OEM,还要做电动汽车领域的Android。投资宁德、小鹏、拜腾、吉利等都是进入汽车轨道的方式。
富士康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一年,富士康购买了台湾省安泰电业,中国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开始生产电池线、倒车雷达、智能设备等汽车电子产品。这被外界视为汽车领域的起点。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收购了台湾省安泰电业100%的股权,这是台湾省四大汽车线束制造商之一。后者主要从事电池线、视听传输线等汽车线束制造,客户包括福特、大众、上汽通用、马自达等汽车公司。富士康正式进入汽车式进入汽车行业的开始。富士康已经联系了奇瑞和吉利的许多汽车公司,其中郭台铭也亲自去小鹏汽车观察和学习,以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台湾北极星研究所所长梁国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富士康的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不高,因此电动汽车一直希望进入更高附加值的业务。苹果造车给富士康带来了极好的上车机会。据报道,苹果与现代汽车的谈判不久前被暂停,因为现代高管认为,贴上苹果OEM的标签不利于该集团创造高端品牌形象。苹果的老合作伙伴富士康认为,不进入现代眼睛的OEM业务是升级的绝佳机会。
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辉煌的一年。随着油价的飙升,特斯拉、威来、理想、小鹏不仅销量大幅上涨,而且几家公司的股价在资本市场几乎疯狂。去年涨幅超过100%,威来和特斯拉分别涨幅超过1200%和400%。
他们不仅证明了电动汽车可以赚钱,还证明了电池寿命PK油车。面对新能源汽车高度确定的时代浪潮,苹果、谷歌、百度、阿里等科技巨头在过去的一年里纷纷入市造车。
你知道,富士康为苹果OEM手机的利润实际上非常微薄。一些内部人士说:虽然富士康是一家大型企业,但只做OEM,但它的增长本身是一个非常问题的,更不用说它的命运仍然由消费电子行业的许多巨头掌握。同样,当手机OEM转变为汽车OEM时,命运也掌握在他人手中。富士康的汽车制造之路最终可能会被贴上汽车OEM的标签。富士康发布Model B视频当天,A国庆节股市休市。10月10日开市当天,股价不仅没有上涨,还继续下跌4.22%。虽然郭台铭驾驶新车出现,但他无法抵挡股价下跌,收盘价创下新低。
02
未来,中国主力汽车玩家不会超过5家
1.余承东预测未来中国主要汽车玩家不超过5家
近日,AITO问界官视频播放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对该行业的预测:未来,汽车行业只会像当前的飞机行业一样,只有少数主要玩家。他预测,未来中国不会有超过五名主要汽车玩家。
今年9月,AITO问界系列交付量达到10142辆,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AITO月销能力2万。
截至今年8月,AITO问界销售店覆盖171个城市,拥有700多个用户中心和体验中心。相比之下,蔚来、小鹏和理想的线下销售店只有381家,388家,247家。
余承东因其直爽的性格而表现出口无遮掩,有大嘴的称号。然而,他吹牛的惊人预测已经成为现实。早在2015年,当大型互联网制造商涌入手机圈时,余承东就发出警告:未来只剩下2或3家手机制造商。现在看来,互联网制造商几乎被摧毁了。今天,手机制造商的汽车制造和互联网汽车制造再次出现泡沫,汽车制造的损失已成为一种奇怪的行业。汽车坟墓将来会出现吗?
2.互联网汽车制造现状
小米早在2021年宣布造车造汽车。雷军说,进入智能电动汽车是他一生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创业,他说他负担得起,因为小米的账户里有 1080 1亿现金余额。小米将提前投资。 100 总预算为亿元 100 亿美元,也就是 650 1亿元。一年多过去了,小米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小米汽车能否在2024年实现大规模生产还不得而知。很确定,汽车制造确实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行业。
蔚来(9866.HK)、小鹏(9868.HK)、理想(2015.HK)2022年上半年财报公布时。网友热议卖车损失10万。显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三家企业的汽车销售亏损现象仍在加剧,利润拐点难以显现。三家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亏损近百亿元。其中,蔚来、小鹏、理想净亏损分别为45.4亿元、44.02亿元和6.52亿元。
在与传统汽车公司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过程中,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光环逐渐褪色。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汽车公司涌入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与汽车制造新力量竞争。
3.富士康汽车与比亚迪特斯拉比的距离
希望有一天鸿海能帮特斯拉造车。纯电动汽车品牌正式发布。Foxtron一年后,10月18日,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在第三届鸿海科技日上表示。有趣的是,富士康不仅毫无保留地表达了OEM特斯拉的想法,而且还故意以车型命名触摸瓷特斯拉。
毫无疑问,特斯拉是目前最著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在销售和知名度方面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这样的企业显然是触摸瓷器的好对象,尤其是富士康等汽车制造业的新人。此外,富士康的汽车制造地图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简单。
从富士康去年到今年发布的五款车型来看,这些车型的命名与特斯拉相同Model系列相似,区别无非是后缀。虽然“Model这个词并不是特斯拉独有的专利,但大多数汽车公司会尽量避免这个词,以避免车主误解或直接比较,但富士康并不禁忌,不禁怀疑它是否有其他想法。事实上,即使是汽车制造后的富士康也仍然是一家代工厂, 如果你只是在市场上拿产品,富士康离比亚迪或特斯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般来说,富士康似乎需要掌握自己的汽车制造计划和OEM,双手都很硬,这呼应了刘扬伟对富士康电动汽车领域安卓的愿望。当然,富士康也有一个宏大的市场目标,2025年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达到5%。
目前,电子产品企业制造汽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小米已经结束,苹果汽车制造的消息满天飞。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富士康的思想已经为司马昭所知。富士康能通过制造汽车撕掉手机OEM的标签来实现华丽的转型吗?或者它将被贴上汽车OEM的新标签,一切都是可能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原创文章,作者:启盈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1919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