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讨论自动驾驶的终极愿景。
最近关于汽车领域的大佬们“自动驾驶是不是傻瓜”隔空火爆出圈,再次刷屏。
3月29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2年年报交流会上首次开枪:“无人驾驶是胡说八道。弄个虚心的东西是个傻瓜。这是皇帝的新衣服。比亚迪有60多万员工。如果你想用机器代替劳动力,你就做不到。即使是固定生产线上的工作也不可能无人驾驶,更不用说复杂的实际路况了?”
间隔不久,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一些行业领袖说,智能驾驶是胡说八道和胡说八道。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他们不知道该行业是故意这么说的,或者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做得不好,故意打击该行业。”
舆论场有多吵,自动驾驶有多焦虑。
在过去,自动驾驶被认为是汽车工业的未来。在过去的十年里,虽然自动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L2级辅助驾驶主要可以在路上看到,L3级以上的高级自动驾驶总是难以着陆。
资本也在重新审视这条轨道的前景,最初的期望有多高,现在的怀疑有多深。
2022年,自动驾驶在资本市场的普及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根据德勤的报告,去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共发生了92起投融资事件,涉及240亿元,比2021年减少了36%和74%;Argoo是美国明星自动驾驶企业 AI关闭,十几家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估值大幅缩水。
在L3临界点难以突破的阴影下,自动驾驶开始变形“0元购”工具、符号游戏,甚至需要依靠大模型中间站休息。
马斯克不能画自动驾驶的蛋糕。
远在美国的马斯克,中国市场的大佬们言论喧嚣。
马斯克在特斯拉Q1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斯拉将通过FSD获得持续的利润。我们可以零利润销售汽车,然后在未来通过FSD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没有其他品牌能做到这一点。”
不仅仅是目前正在销售的车型,对于特斯拉的下一代产品来说,Model内部代码是Robotaxi next gen,今年年底,马斯克还认为,所有搭载HW3.0的车型都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早些时候,马斯克公开表示,FSD是特斯拉的核心产品。FSD是特斯拉迄今为止开发的最重要的产品。
然而,这一次,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接受马斯克画的大蛋糕。根据Refinitiv的数据,特斯拉的股价在4月20日下跌了9.75%至162.99美元。
自动驾驶一直是特斯拉长期绘制蛋糕的依赖。2019年4月的投资者日,马斯克拍拍胸部,告诉投资者和媒体人员,到明年年中,将有100多万辆配备FSD的汽车上路。
“该软件可以通过在线传输系统更新,自动驾驶非常可靠,司机可以在路上安全睡觉。”第二年,特斯拉股价飙升,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汽车制造商,马斯克也从中受益,成为世界首富。
与过去不同的两种资本表现背后是,一开始画蛋糕是一种愿景,而一直画蛋糕是一种焦虑。从外部角度来看,特斯拉几乎不可能在今年年底实现FSD,即完全自动驾驶。
“这有点像‘狼来了’那个故事,只是在我们的故事中,狼似乎永远不会来,”南卡罗来纳大学密切关注先进汽车技术的发展(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Bryant法学教授 Walker Smith说,并描述当前版本的FSD“非常不完善”。
外界对特斯拉何时推出FSD仍持怀疑态度。这也说明FSD想要实现。“硬件交友,软件赚大钱”商业模式,依然困难。
然而,特斯拉目前的预期市盈率仍在40倍以上。与福特的8倍相比,通用汽车的估值仍远高于传统汽车制造商。
显然,即使投资者不能吃自动驾驶的蛋糕,他们仍然不敢离开。正如马斯克一再强调的那样:“我不确定有多少人会理解这个深刻的含义,但它非常重要。”
本质上,没有人知道自动驾驶何时会打破临界点,特斯拉仍然是最强大的核心企业。这是狼来过无数次,狼仍然不敢掉以轻心的基本逻辑,就像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的咒语:你会 against AI吗?
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者也面临着“你会bet against Elon吗”两难。
特斯拉“0元购”的商业幻局
除了狼来的故事,更现实的问题是,特斯拉希望通过FSD订阅收费“0元购”,也许不太现实。
一方面,马斯克认为特斯拉的降价将有无限的需求,这是站不住脚的。自今年1月以来,特斯拉已经六次降低了产品价格,但没有交付或生产更多的汽车。特斯拉在2022年第四季度生产了439701辆汽车,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只生产了440808辆汽车。
与上个季度只增加了1107辆汽车的生产能力相比,马斯克认为每个人都想购买特斯拉的无限需求显然无法证明。
对于投资者来说,过去的财务报告显示,降价只足以让特斯拉保持与上一季度相似的产量和销量,而不是显著增加。目标是每年增长 对于50%的公司来说,这是个坏消息。因此,一些投资者甚至开始敦促特斯拉董事长采取措施保护公司,其中之一就是罢免马斯克,防止管理不善。
这意味着降价不是特斯拉面向市场的价格战,而是以危险和不可持续的方式保持尽可能高的产量。
另一方面,尽管大多数消费者愿意为FSD付费,但即使特斯拉销售的软件不能使汽车实现全自动驾驶,它也几乎达到了美国市场的Model,价格为1.5万美元 Y售价的三分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完全自动驾驶不能降低汽车的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仍然需要考虑成本带来的需求限制。
根据麦肯锡和德勤之前的调查,中国49%的消费者认为自动驾驶非常重要,而美国和德国只有16%。可以看出,中国消费者比美国和德国更喜欢自动驾驶。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动驾驶支付4600美元,高于美国3900美元和德国2900美元。
正如马斯克在特斯拉降价时所说;“对特斯拉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但如果价格比人们拥有的钱多,那么这种需求就无所谓了。”
大模型成为第二落点
难以捉摸的自动驾驶着陆时间表不仅失败了马斯克画饼的真实扭曲力场,也失败了余承东。
余承东在上海车展前的华为终端发布会上又带来了一个新词:L2.9;并在数字上方加了一个点,表示无限接近L3的高级智能驾驶。
上一个代表华为手机卫星通信号的代表“捅破天”技术曾经很受欢迎,但这一次网友们不买账,纷纷评论:自动驾驶正从画饼大赛转向符号游戏,“L2.5”这还不够,甚至导致无限循环小数“L2.999……”。
对于L3临界点的难以突破,业内人士大多将其评为行业法律法规。然而,即使在特定区域划定并一路打开绿灯,目前也无法达到L3水平。
我们无法赶上自动驾驶的最终愿景,但企业迫切需要找到一个休息的中间站。与往年基于电气化的电池寿命、动力等技术相比,今年人们更愿意使用的词是“AI”。
在最近几天的上海车展上,两年前被广泛宣传“L3、L4级自动驾驶技术”很少有人提及,“AI”它成了随处可见的标签。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自动驾驶“风”没那么大,但市场已经确定了智能化的趋势,外界对能落地的产品兴趣不减。
大模型作为今年最热门的人工智能着陆产品,已经成为许多从业者的共同选择。
在汽车制造商方面,智能驾驶舱作为目前的核心产品,接入大型模型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例如,小鹏汽车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了自动驾驶智能算法中心,斑马智能银行接入了阿里巴巴的大型模型,许多汽车公司接入了百度核心,用于语音和对话。
对于自动驾驶提供商来说,人工智能代表大型模型。例如,商汤发布的日常新大模型和毫末智行发布的自动驾驶生成了大型DriveGPT雪湖•海若。马斯克不仅是中国制造商,而且作为行业领导者,也在人工智能轨道的大型模型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自动驾驶公司发布大型模型产品,试图从大型模型的角度解决自动驾驶数据的长尾问题。虽然第二代大型模型确实会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数据处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是通往无人驾驶的通用阶梯。
OpenAI发布的GPT旨在利用现有的人类知识系统探索机器智能的极限。这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过程。自动驾驶旨在解决人类旅行中的不确定性,包括认知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
利用不确定性理论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结果仍然不确定。显然,休息时间还没有到休息时间。
原创文章,作者:科技新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1179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