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洪流下,没有企业能够独处。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一些市场份额较小的合资品牌开始感到寒冷。
最近,海外媒体报道称,大众集团的捷克汽车制造商斯柯达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并将在明年做出最终决定。斯柯达首席执行官克Klaus Zellmer那里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我们将考虑如何继续与中国合资伙伴的业务。如果我们想集中精力,我们应该评估业务的各个方面,然后做出决定。
同时,Klaus Zellmer还透露,斯柯达可能会考虑在中国销售汽车,而不是在中国生产汽车。斯柯达目前希望更加关注印度市场。
作为公司正常经营的一部分,斯柯达继续评估其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并调整战略,以适应当地市场的发展。这也包括中国市场。
该负责人承认,公司一直与我们在中国的合资伙伴上汽大众保持持续和建设性的对话和交流,以审查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最佳定位如何在中国向全面网络电动旅游转型的背景下实现。目前,该公司尚未就调整战略的必要性做出任何决定。
国内销量持续下滑
事实上,无论是否退出中国市场,斯柯达对业务的评估都离不开其销售。
数据显示,今年10月,斯柯达在中国的销量仅为2953辆,同比下降11.43%。前10月,斯柯达累计销量为38022辆,同比下降61.32%,市场份额较巅峰时期下降87.33%。
这种持续下滑的趋势早在2019年就开始出现。据悉,2019-2021年3年,斯柯达在华销量从28.2万辆下降到7.12万辆,明显下降。
斯柯达最大的问题是摆脱不了自己贴的大众‘标签’。一位曾在斯柯达4S该店的销售人员告诉汽车谈话,过去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价格和营销体系非常强大,当时国内汽车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力相对较弱。斯柯达凭借与大众汽车同的平台和较低的价格获得了部分市场。然而,随着后期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大众逐渐开始以价换量
这相当于一旦大品牌开始走廉价路线,就没有必要替代。斯柯达理解这一事实,上汽大众也理解。因此,2021年7月,他曾在德国大众集团总部、捷克斯柯达汽车总部、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担任斯柯达中国市场总裁,并开始重新梳理斯柯达的未来战略。
为了走出自己的道路,斯柯达表示,整个品牌的后续方向是打造一个温暖、个性化的品牌,同时提供三年八折回购政策,在新车设计中更年轻、更运动,尽可能增加与大众品牌的差异化,但目前,这些政策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斯柯达退出中国市场并非不可能。
品牌逐渐边缘化?
然而,尽管国内的发展现状,斯柯达品牌在这个阶段对上汽大众和斯柯达来说是否仍然有必要和价值,就像Jeep之于Stellantis集团和广汽。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上汽大众早期引进斯柯达的目的。当时,由于各种原因,一汽大众生产了最新的平台和技术车型,而上汽大众仍在生产一些产品老化的车型。为了增加企业优势,上汽大众对斯柯达感兴趣。
有三个原因。首先,斯柯达是大众最新技术的子品牌。对于上汽大众来说,重新培养技术工人,重新锚定供应商,注重技术继承,必须是升级到最新技术的首选。其次,斯柯达拥有高度的自主权。捷克企业的引进是与捷克谈判。最后,斯柯达有自己的产品线,不会与上汽大众竞争。
自2007年正式登陆中国以来,市场确实看到斯柯达从进入国内市场到年销量上升到20万辆,只用了三年时间。但从那时起,斯柯达的生产和销售增长开始放缓。
转折点是大众彻底放开研发特种车的权力,上汽大众第一次找到美国大众研发NMS。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上汽来说,大众是一个金字招牌,站起来可以躺着赚钱,但斯柯达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来玩品牌,最初是为了拯救现场,因为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所以斯柯达品牌有点多余。
斯柯达在上汽大众系统中,除了前几年,后期一直处于被动发展地位,在产品布局的完善和速度上都让步于大众品牌。斯柯达的价格优势也从此开始。
如今,斯柯达在中国无论是电气化还是销量都不再占据优势。根据斯柯达发布的2021财年财务报告数据,斯柯达去年累计销量87.82万辆,中国市场销量7.12万辆,占8.1%。
相比之下,印度是斯柯达增长最快的单一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斯柯达在印度的销量为3.83万辆,同比增长186.9%,超过国内销量。不难理解为什么斯柯达考虑在中国销售而不是生产汽车,但这样,斯柯达也将成为继雷诺之后的Jeep后来又进口了品牌。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5222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