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行业普遍看好电动重卡市场的发展前景,期待电动重卡成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爆发后的下一个“蓝海” —— 数据显示,2021年,电动重卡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仅为0.7%,仅一年后,这一数字就上升到了5%。
所以业内很多大咖都提出了乐观的预测:“2023年重卡电气化仍将快速增长,预计增速将达到90%~也就是说,2023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可能达到5万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18-2023年上半年电动重卡市场渗透率发生变化)
2023年上半年,在国内重型卡车市场整体终端需求持续放缓的背景下,上半年电动重型卡车累计销量11525辆,同比增长14%。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即便如此,增长率不仅远低于同期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长率,而且远未达到以往行业的预期。在渗透率方面,电动重型卡车仅占上半年重型卡车总销量31.85万辆的3.2%。
电动重型卡车什么时候真正迎来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的“拐点爆发”?推动因素是什么?目前,哪些企业将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玩家?面对未来,电动重型卡车持续提高渗透率的关键是什么?
在政策的主导驱动下,电动重卡市场的竞争格局尚未确定
与2020年之前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一样,目前的商用车市场仍处于“政策主导”阶段,而非“市场主导”阶段。
重型卡车作为工商领域重要的“生产数据”,具有很高的成本敏感性。它是否满足TCO(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的要求是决定其销售的关键因素之一。与燃油重型卡车相比,电动重型卡车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首次购买成本高、里程有限、电池重量大、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与燃油重型卡车相比,电动重型卡车在许多使用场景中仍然存在许多缺点。
因此,政策拉动仍然是影响电动重卡销量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导下,鄂尔多斯、唐山等一些传统资源地区面临着新能源转型的压力,地方政府通过补贴和设定渗透目标鼓励新能源重型卡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严格监管和经济补贴的双重作用下,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受到政策限制,一般选择优先更换燃油重型卡车作为保证企业运营率和经济效益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客观地促进了工业终端对电动重型卡车的需求。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其龙头企业与重型卡车市场龙头企业不完全相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2023年1月至6月,三一重工、徐工重卡、东风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宇通集团是电动重卡销售排名前五的企业,TOP5集中度为72%;中国重汽、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陕汽集团、福田汽车是重卡市场销量前五的企业,TOP5集中度为89%。
(与重卡市场TOP8企业相比,2023年上半年电动重卡市场数据来源:公开许可信息)
整个重型卡车产业链也是如此:行业模式仍不太清晰,不缺乏新兴力量,有快速增长和占领市场的可能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近年来各领域新老玩家涌入电动重型卡车领域的现状。
核心客户是谁?场景驱动是当前电动重型卡车发展的关键
目前,电动重型卡车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三个场景,一个是相对集中的场景,如低速、短距离、重载、固定区域和线路,以及相对集中的管理,如洒水车、绿化维修车、垃圾车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市政车辆,基本上采用夜间充电和白天运行的方式。二是典型的“短倒运输”场景,如港口、矿山、钢铁、电力等。里程相对较短,行驶路线相对固定,有一定的效率要求。因此,有了点对点换电站,运力供应链可以更加稳定;三是干线中长途物流。
电动重型卡车作为一种生产数据,目前负载、里程和充电效率较低,使其在关注负载和效率的中长途物流市场上尚未受到青睐。低速、短途、重载、固定区域、线路、政府管理相对集中的运营场景显然更适合电动重型卡车的当前发展。
这也可以从今年的一些典型的电动重型卡车订单中得到证实:5月27日,重型卡车向山东港日照港集团交付100辆电动自卸车;5月26日,三一集团向重庆四方新材料新科公司交付100辆电动搅拌机和换电站;5月23日,三一集团向云南好运物流集团交付500辆电动拖拉机和1个换电站;5月24日,2023年,北奔重汽将1000辆电动重卡交付给协鑫集团。
可以看出,港口、矿山、钢厂、城市渣土等封闭场景和短倒运输场景是电动重型卡车推广的主要应用场景。
换句话说,作为构建电动重型卡车产业生态的重要筹码,运输能力场景已成为振兴整个链条的关键支撑,运输能力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谁有能力解锁运输能力场景,谁就能抓住机遇在电动重型卡车蓝海中驰骋。
换电模式正成为电动重卡市场的主流
和乘用车一样,目前的电动重型卡车市场也有两条路线:充电和换电。然而,市场正在做出选择。随着更快的增长率和更高的市场份额,换电重型卡车正成为新的主流。
1-6月,国内换电重卡销量达到5728辆,而普通纯电重卡销量为4780辆,前者同比增长17%,占54.5%,而后者仅增长3%,占45.5%。
(2023年1-6月,比较换电重卡和普通充电重卡的销量和增长速度)
由于其补电速度快、运行效率高、易于标准化的特点,换电重卡继续受到青睐;在此基础上,采用“车电分离”、在电池回购等商业模式下,换电重卡可以有效避免占购车总成本40%到45%的电池成本,降低前期购车成本。行业数据显示,换电重卡电费 租赁费预计为1.2元/千瓦时,换电模式将比燃油重卡年运营成本低10万元以上。
在电动重型卡车轨道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行业标准尚未统一。谁能率先站稳脚跟,发挥影响力,谁就能先发制人。然而,在电动重型卡车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的前提下,特别是锂技术已经成熟,很难在单一领域找到位置。
上汽红岩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吕振伟曾表示:“换电重卡销量不断增长,运营商数量不断增加,换电重卡生态产业链更长,涉及电池银行、换电运营商、换电重卡运营,以及租赁电池和车身的金融机构。”。
因此,实施换电重卡模式对参与企业生态系统建设和产业链撬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什么能源企业纷纷进入换电重卡领域?
由强政策驱动的行业现状、特定的终端场景和参与企业产业布局能力的高要求共同塑造了电动重型卡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谁有能力利用政策、场景和电力交换生态系统建设,谁就更有可能赢得当前市场,获得先发优势。
(车智联)发现,能源企业正成为电力重型卡车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以国电投资、三峡、中广核、京能集团等大型能源中央国有企业为代表的能源企业先后进入这条轨道,并具有巨大的领先地位:国电投资的启源芯动力已在全国31个省市全面布局了200多个重型卡车充电和更换电站,适用于市场上200多个重型卡车。成为中国领先的大型电力交换服务品牌;三峡绿色动力在四川洪雅共同建设了“电动重型卡车绿色物流项目”,每年可节省约294万升柴油消耗;京能集团与愿景、国家电力投资等能源合作伙伴合作,在贺州实施双碳物流电气化项目,交付100辆电动重型卡车,布局换电站。
能源企业进入局的信心从何而来?
一方面,能源企业具有较强的政策影响力和实践能力,加上与上游矿山、钢铁冶金行业的长期合作,可以优先洞察潜在的需求场景,率先促进行业着陆,充分推动电动重型卡车的新销售,牵引车辆、电池和整个产业链的运营。
二是生态建设和资源拉通能力强。根据协鑫能源报告,单车电分离重型卡车电站投资高达2315万元,综合考虑折旧、减值、现场租金、电力成本、劳动力成本、重型卡车电站投资回收期超过6年,需要参与者包括能源公司、电池企业、金融机构等。而这种重资产、重资源、重经营的属性,恰恰落在大型能源企业的“技能点”上。
充电和更换电站的“能源属性”不容忽视——据估计,电动重型卡车年耗电量为10-20万度,换电站一般服务30-50辆车。因此,单站年耗电量约为600-1000万度,相当于中小企业年耗电量。换电网为能源企业提供了潜力无限的新用电场景。
此外,电动重型卡车可以与电站交换和新能源发电形成“源网络荷载储存”的生态闭环。它不仅促进了绿色交通与清洁能源的深度融合,而且为能源企业未来参与电力交易、碳汇交易等创新业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矿山短倒场景分析—— 能源 车企 电池三方携手打造重卡生态链新玩法
贺州双碳物流电气化项目由京能集团同愿景合资企业“京能愿景”牵头,配合上汽红岩、愿景动力、国电投资为当地纯电重卡物流系统提供“车辆运输、能源供应、运维管理、金融服务、材料回收”的综合解决方案。项目一期交付的100辆电动重型卡车即将投入运营,主要用于矿山至加工站的短倒车场景。预计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将减少1万吨以上。
“贺州的案例非常具代表性。它符合电动重型卡车运行的几个特点:低速、短途、重载、固定区域和线路。固定区域线路对电动重型卡车更经济,便于政府集中管理。在这一领域,随着电动重型卡车数量的增加,更容易形成车联网调度场景,实现经济环保效益的双赢局面。” 中国远景动力副总裁杨晓伟说。
从团队到汽车厂,再到电池供应商、充电和更换电站运营和电池银行,在终端场景的牵引下,行业生态可以稳定运行。其中,能源企业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工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织者。
愿景作为行业内唯一能够提供可再生能源发电、动力电池和物联网软件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依托多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培育能源央企、国际龙头能源企业在新能源开发利用、储能、氢能、能源数字转型、国际化等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贺州项目是京能集团、国电投资等能源合作伙伴在电动重型卡车生态领域的愿景和创新探索。
杨晓伟表示,围绕电动重型卡车商业模式、愿景能源、愿景能源、愿景智能等相关企业,正在发挥非常强的协同作用,形成“绿色能源基础、智能运维、智能物流、金融协调”的生态闭环,并在内蒙古、河北、广西等地积极推广。
重型卡车的减排和减碳必须建立在绿色电力的基础上。远景能源作为一家新能源企业,具有天然优势,可为电动重型卡车提供100%的低成本绿色电力。在实现商用车清洁的同时,可以降低充电和更换电站的电力运行成本。
面对目前重型卡车采购成本高的局面,与红杉合作成立的碳中和产业基金推动相关产业投资者共同建设电池银行,形成有效的首次购车成本和全生命周期电池资产管理的金融协调。
电池是决定电动重型卡车运行效率的基础。围绕电动重型卡车的场景和需求,视觉动力推出了集高安全性、高能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温性能为一体的重型卡车专用磷酸铁锂电池,高于行业指标水平,为电动重型卡车工业生态注入源动力。
杨晓伟解释说:“重型卡车作为一种生产数据,需要长期面临相对严格的工作条件,对振动强度和机械强度有很高的要求。就性能和技术指标而言,它永远不会低于任何其他电动汽车产品。”。
此外,通过电池银行,将电池转化为会说话的商品交易语言,不仅作为动力驱动单元或能源存储单元,还被赋予金融属性,形成商业模式和整体生态。
不难发现,从产业链参与者到“行业谈话者”,只坚持电池、设备或车辆制造的单一环节,显然无法满足行业巨头的雄心壮志。以能源企业为首的各类玩家正以双赢合作的态度聚集电动重型卡车产业的生态建设,从充电和更换运营辐射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运营、以电池为核心、金融为纽带的商业闭环,共同交织电动重型卡车产业的未来生态。
重型卡车新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新一代纯电动平台、滑板底盘、高性能电池等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充电网络不断完善,纯电重型卡车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将逐步提高,摆脱当前政策主导发展模式,进入市场发展的快速爆发期。
在此之前,传统玩家能否转变思维,积极参与产业生态,将成为影响未来电动重卡市场格局的关键。
原创文章,作者:有车智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41011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