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为了打压中国以及其它国家的芯片产业,美国之前搞出了一个涉及到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吸引芯片制造业回流美国。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巨额补贴之下,还是有一些芯片厂商选择了到美国建晶圆厂,可见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用的。可能也是看到了芯片法案的效果,所以美国看到自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落后,依葫芦画瓢《 通货膨胀减少方案 》,在气候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 4000 亿美元。
众所周知,为了压制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芯片产业,美国制定了一项涉及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以吸引芯片制造业回归美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巨额补贴下,一些芯片制造商选择在美国建立晶圆厂,这表明或多或少有用。
也许我们也看到了芯片法案的效果,所以美国看到自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落后,依葫芦画瓢《 通货膨胀减少方案 》,在气候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 4000 亿美元。
简单地说,就像最初的芯片法案一样,它要求新能源汽车公司在美国建厂生产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行业,然后互相补贴……
汽车公司很难获得这种补贴。美国要求车辆在北美组装,电池的重要原件和相关材料也部分来自北美。
简单地说,核心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不能从中国或其他地区进口,否则就没有补贴,以吸引新能源汽车公司和相关的核心产业链,必须在美国建厂。
这个法案是针对谁的?当然,最大的目标是中国汽车公司。目前,中国已经掌握了新能源领域的所有牌照。
中国企业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技术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
即使在最重要的电池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世界上也很有名。它们是主要汽车公司依赖的对象,以及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技术。中国也处于世界前列。不客气地说,中国目前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链王,也是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者。
汽车工业一直被称为工业王冠,是一个极其工业化、规模化的产业,涉及上下游众多产业链。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也代表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可以带动工业体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美国不希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大发展,想要吸引整个行业到美国自己的领土,毫不犹豫地抛出4000亿美元的计划。
至于这个计划是否有效,还是太早了,但新能源汽车领域肯定会迎来最激烈的竞争,可能会有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互联网乱侃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09/2715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