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877篇原创文章。本文仅记录了“新能源正前方”的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集团,不收费推荐股票,也不代表客户进行财务管理。
宁德时代刚刚从过去一年多的阴霾中走出来,突然遇到了新的不良担忧。这一次,它甚至可能对其海外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然后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
01 突发利空
据路透社2月9日报道,在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美国公用事业公司杜克能源(Duke Energy)最后,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生产的储能电池是美国最大的海军陆战队基地之一——勒琼营(Camp Lejeune)宁德时代的产品将在民用项目中逐步去除。
杜克能源在对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与美国政策制定者和海军部合作,决定移除勒琼营的宁德时代电池储能系统,并用美国国内或美国盟国供应商的产品代替。
该公司表示,到2027年,他们将自愿停止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储能技术,并表示该公司支持“强大的美国供应链”一项重要措施。
在这方面,宁德时代发表声明:杜克能源指控宁德时代的电池构成潜在的安全威胁,这是错误和误导性的。
宁德时代向美国销售的储能产品只包括“无源”没有通信接口的设备意味着这些设备不能由外部电信信号控制。宁德时代在美国的业务和产品不会以任何方式收集、销售或共享数据。宁德时代进一步强调,其所有产品都通过了严格的安全审查,包括美国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审查。
严格来说,这不是最新发生的事情。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出现了相关新闻,但我不知道路透社为什么会再次报道,但无论目的是什么,都是既定的事实。这个消息会对宁德时代产生什么影响?
拆除陆战队的储能电池自然不会对宁德时代的业绩产生太大影响。即使考虑到杜克能源是美国最大的电力公司,2022年的收入也高达247亿美元,并有更大的潜在合作机会。然而,对于宁德时代目前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大事。
最令人担忧的是,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对宁德时代采取行动,这给宁德时代国际业务的长期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你知道,2023年4月,杜克能源透露,其位于勒琼营的设施使用了宁德时代生产的储能电池产品。当时,它说储能系统已经设计好了“考虑到安全”,电池“网络或其他系统不会以任何方式连接到营地”。
显然,美国已经通过了相关的安全审查,安全没有问题,但去年年初,杜克能源的声明完全改变了,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合作因安全考虑而被切断。
显然,这一定是在神秘力量的指导下,归根结底是中美关系日益严重的影响,这对宁王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宁王在国内竞争日益激烈,长期增长越来越依赖国际业务。
02 海外业务面临不确定性
由于中国竞争日益激烈,宁德时代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一路下降,从原来垄断的一半到一度跌破40%。幸运的是,海外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去年前11个月,海外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5个百分点,首次超过30% ,欧洲份额超过35%,美国市场超过15%,去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近35%,全年预计超过40% 。
在宁德时代的海外业务越来越好,特别是当美国市场也在蓬勃发展时,杜克能源的冷枪无疑是一个坏头,这可能会对宁德时代的北美存储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电力电池市场。
宁德时代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能否继续上升甚至下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考虑到美国在全球的盟友和影响力,海外业务是否会受到严重损害也存在不确定性。
事实上,在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合作建设电池厂之前,发生了曲折。你知道,这种合作不是合资企业,而是福特拥有100%的股权。宁德时代只负责工厂的运营和电池技术服务的提供,但即便如此,它还是被反对者强迫停止工作。虽然电池厂的建设在去年年底重启,但投资和规划能力都有所下降。
可以想象,随着两国关系脱钩的风险越来越大,宁德时代在美国的其他业务也可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最讨厌的是不确定性。如果没有确定性,就很难给出高估值,这可能是宁德时代自高峰以来一直在下跌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并不是说宁德时代的一家公司有这样的问题。近年来,只要业务技术门槛高,或者中国在这一领域影响力大的行业,必然会遇到地缘政治问题。不用说,半导体已经被压制了好几年,光伏逐渐受到不公平对待,生物医学也是如此,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期以来无法逃脱。
汽车工业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毫无疑问的。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性机遇。当新能源汽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时,其他国家可能会越来越频繁地追赶和拦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这几乎是可以直接预测的。
幸运的是,宁德时代、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趋势和估值基本上反映了这种潜在的负面影响。
如果节后开市,宁德时代和整个动力电池板块对这一消息没有反应,说明这一海外风险问题已经基本反映出来,这一问题在没有更大脱钩风险出来之前是相对可控的。
然而,这件事和越来越多类似的事情的出现,不可避免地让人们对随后两国的关系越来越悲观,叹息一个美好的时代可能真的消失了,这种悲观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资本市场上。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源大爆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82314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