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除了比亚迪、埃安稳坐一二把交椅,新能源车企格局还在动态调整中。作者 | 万博11月份全国疫情多点多发,但从各大车企晒出的销量成绩单来看,大家都在努力“护盘”。在目前已经发布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的13家车企中,有超过一半的玩家实现正增长。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11月销量达到23万辆,环比10月份增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作者 | 万博

11月,全国疫情频发,但从各大汽车公司发布的销售成绩单来看,大家都在努力保护市场。在11月份发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13家汽车公司中,超过一半的玩家实现了正增长。

比亚迪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11月销量达到23万辆,环比10月增长6%,今年累计销量超过160万辆。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格局再次发生变化。一方面,理想和蔚来分别以15034辆和14178辆的交付成绩单重返造车新势力的头部阵营。另一方面,哪吒本月只交付了15072辆,比10月下降了16%。虽然新势力交付仍然排名第一,但以前与追随者的巨大优势已经消失。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终止,各大汽车公司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卖得好的人似乎不怕朋友降价,甚至通过涨价刺激消费,而卖得不好的人几乎跟着特斯拉降价下单。

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

01

比亚迪保持强劲增长,理想成为最大的赢家

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如下: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从排名来看,销量前三的汽车公司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格局,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绝对领先地位稳如磐石。

数据显示,今年11月,比亚迪销量达到230427辆,同比增长134.3%,同比增长6%。其中乘用车销量达到22942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36.5%,比今年10月增长6%。今年累计销量达到162.4万辆,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就动力形式而言,比亚迪DM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为116027辆,纯电动车型销量为113915辆,基本呈现五五开的趋势。

在出口方面,比亚迪11月份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乘用车出口达到12318辆,比上个月增长了近30%。

据比亚迪披露,比亚迪汉系列在11月份销量达到31786辆,其中包括汉DM该系列销量为18403辆,汉EV该系列销量为13383辆。到目前为止,比亚迪汉连续三个月销量超过3万辆,累计销量超过40万辆。

此外,比亚迪还宣布腾势D9.11月销量达到3451辆,环比增长8倍以上。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人MPV车型,腾势D9能够在第一个完整的交付月拿出这样的成绩单,显示出其市场竞争力。腾势品牌总经理兼首席创始人赵长江在销售披露后表示,腾势D目前已有近4万大定用户,12月交付目标7000+辆。

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腾势产量的攀升,腾势D交付水平将进一步释放,可以期待。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此外,比亚迪还在11月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300万辆的目标。就时间而言,比亚迪花了13年的时间实现了从0万到100万的新能源汽车,从100万到200万的目标,而300万的目标只花了半年的时间。

可以看出,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比亚迪仍处于踩油门快速增长阶段。

比亚迪之后,广汽埃安排名第二。今年11月,埃安品牌销量为28765辆,同比增长91%,但较10月有6%下降。这也是埃安近7个月来首次环比下降。

今年1月至11月,埃安累计销量超过2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28%,埃安年销量翻倍的目标也提前一个月实现。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总体而言,尽管埃安的强劲增长趋势在11月波动,但广汽埃安作为传统汽车企业转型新品牌的代表,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梯队中的地位已经稳定。

然而,虽然销量稳居第一梯队,但埃安依赖B端市场的问题仍然存在。根据10月份的保险数据,埃安注册的17133辆新车中有6601辆是出租车。换句话说,在埃安上个月交付的新车中,近4辆成都进入了B端市场。

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隐患。一方面,B端市场专注于中低端车型,车辆毛利率低,另一方面不利于埃安品牌实力的塑造。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排名第三的还是哪吒车,11月交付了15072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1%,但比10月减少了16%。这也是哪吒4月以后第一次向下波动。

今年1月至11月,哪吒汽车共交付144278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42%。

此外,哪吒最新车型哪吒S,全国交付也在11月的最后一天正式开始。我们拭目以待这款新车能否成为哪吒交付增长的另一个引擎。

除了销量排行榜的老三,理想和蔚来在11月份的销量格局中实现了反击。

让我们从理想开始。数据显示,今年11月,理想汽车交付量达到15034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5%,比上个月增长了50%。同时,这也是自交付开始以来每月最高的交付数据。

今年1月至11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超过11.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7%。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就目前而言,这可能只是理想交付量增长的起点。前正在销售L9.上个月首月交付超过1万辆,可以说是市场和口碑的良好开端,理想L8也在11月初大规模交付。随着更多的娃娃车型进入交付阶段,理想的增量是可以预期的。

和理想一样,威来自11月份交付以来也突破了月度交付记录,全月交付量达到14178辆,比去年同期增加30.3%,比10月增加41%。

今年累计交付10.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1.8%。

具体到车型,蔚来ES7、ET5以及ET73款新车是蔚来交付的主力,11月交付11072辆。换句话说,蔚来已经完成了新旧平台的车型过渡,NT取代2.0平台车型NT成为蔚来维持增长的基本盘。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这对威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NT2.0平台车型销售,意味着威莱成功完成产品替代,新品牌车型市场已经开放。作为一家新的动力汽车公司,最危险的情况是上一代产品的潜力逐渐被挖空,而第二代产品未能在市场上开放;另一方面,威莱NT与上一代产品相比,2.0平台车型的利润率更大,NT2.0车型成为销售主力,也意味着蔚来造血功能可以进一步优化。

以上是11月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量。总的来说,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具体来说,一方面,理想和蔚来借助新产品一举打开局面,局面,回到第一梯队;另一方面,哪吒长期保持的新车制造力量正处于危险之中。零跑和小鹏开始走下坡路,短期内很难恢复。

这一现象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旧产品迭代出现问题。

根据市场规律,经典车型上市后,销售潜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挖掘出来,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这个时间周期会大大缩短。对于汽车制造的新力量来说,当产品矩阵不那么丰富时,一两款车型达到瓶颈,连续车型节奏错误,产品力不足,会影响整个交付水平。通过观察新势力的长期月度交付,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销量低迷的月份,无论是谁。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以威来为例,从去年12月到今年上半年,威来的交付水平一直很低,但6月以后,威来ES7上市,以及ET7和ET5进入大规模交付阶段,新增量随之而来。

面对同样的情况,小鹏和零跑可以看作是负面案例。小鹏的交付瓶颈始于今年7月。主要问题是P7的潜力被挖掘出来,而新车型的潜力被挖掘出来,G9.在一波战略失误下,未能达到预期的市场口碑,交付量只有1000多辆。

零跑在9月份交付量下降,之后再也没有恢复。新车型零跑C9月上市交付后,01也不温不火。数据显示,10月零跑C上险只有479辆。

从长远来看,如果G9和C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小鹏和零跑将面临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

而哪吒,现在也处于这种情况的边缘,数据显示,从9月份开始,哪吒已经表现出交付疲软的现象。11月底开始交付的哪吒S能否一举赢得市场青睐,成为哪吒的新增量还不清楚。

02

补贴政策即将终止,汽车企业提供价格调控策略

除了汽车公司的销售数据外,还有一件事影响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政策可能在今年年底结束。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根据原计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0年结束,但考虑到疫情因素,将延长两年,补贴金额逐年下降。

自2013年实施以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新车销量渗透率在短短10年内迅速上升,尤其是近两年,从5.8%迅速上升到30%。

此外,经过2017年和2019年两次延期后,同样旨在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将于明年年底正式结束。

总体而言,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和汽车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市场对补贴奶嘴的依赖也在逐渐下降贴下降直至完全禁止是总体趋势。

在这一大趋势下,利用好补贴政策的最后两个月,冲刺一波销量成为汽车企业的共同选择,但具体策略与汽车企业大不相同。

具体来说,有的车企选择降价,有的车企选择涨价,目的一致,但做法相反。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特斯拉和比亚迪是两大阵营的代表车企,看似巧妙,但似乎合理……

10月24日,特斯拉宣布降价。Model 3和Model Y中国两款车型的售价最大降幅为3.7万元。调整之后,Model 起价降至26.59万元,Model Y起价降至28.89万元。随后,11月8日,特斯拉在官方渠道宣布,限时提车保险补贴计划将变相降价4000-8000元。

特斯拉的降价在车圈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此后,问界、零跑、兰图等纷纷跟随特斯拉,通过余额减免、现金返还券等方式降价促销。

但是在降价党中,没有比亚迪。11月23日,比亚迪宣布调整其王朝、海洋、腾势等车型,增加2000-6000元,2023年前签订定金的客户不受此类影响。

广汽埃安紧随比亚迪,11月30日,埃安宣布对其车型进行价格调整,涨3000-8000元。

有趣的是,比亚迪和广汽埃安都是完成今年销售目标的汽车公司,几乎所有选择降价的汽车公司,包括特斯拉,都远离今年的销售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比亚迪价格的上涨,特斯拉降价,两家新能源汽车公司越来越接近肉搏战。

按照特斯拉Model 3目前26.59-34.99万的价格范围而言,比亚迪的很多车型都会受到辐射。比如比亚迪旗舰汉系列目前价格在21.48-32.98万之间。经过这波涨价,两款车的价格范围会更近。

除了比亚迪和埃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中

此外,比亚迪唐系列售价20.58-33.98万元,还有Model Y两款主力车型,售价28.98万元的长续航版,售价35.79万元的长续航版,形成了直接竞争。

从销售的角度来看,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Model 3/Y全球销量为32.5万辆。同时,比亚迪汉+唐系列第三季度销量为12.1万辆。

因此,从价格的角度来看,比亚迪和特斯拉都形成了面对面的竞争关系。在销售水平上,比亚迪在中高端市场,面对特斯拉这样的全球布局,仍有一段距离。

12月,汽车公司面临最后一轮年度冲刺。降价好用还是涨价好用?谁的价格调控指挥棒更好?下个月再见。

-END-

原创文章,作者:赛博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05212204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