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钱从何而来?

作者|李大鹏

生产|电动公会

高合,还有救吗?

龙年春节开始后的第一天,高合汽车因为“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这个新势力品牌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多次传出停工停产、减员降薪、退租展厅的负面消息,直到最近彻底爆发。

2月20日凌晨,在寒潮的侵袭下,江苏盐城下着冰冷刺骨的细雨。虽然工厂相关领导明确表示不需要来公司,但仍有部分高合汽车一线员工来盐城工厂正门打卡上班,大部分员工被工厂拒之门外。

高合汽车盐城工厂的一名员工表示,他们的1月份工资还没有支付,2月份工资也将支付70%,但3月份他们只支付了该市的最低工资。

“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盐城工厂负责人、中国运输制造总经理魏大卫告诉我们,丁先生(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没有钱,也无法回答何时可以解决工资等问题。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盐城工厂的另一位高管告诉我们高合汽车的状态:“丁总还在上海,没有逃跑,现在公司还在寻找融资。上海总部的消息是,目前正在等待是否有相关投资参与。”他提到公司现在欠了很多债,不清楚是100还是200亿。

到目前为止,这个定位为高端豪华汽车制造的新力量品牌正面临着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01站在悬崖边

对大多数人来说,高合及其背后的母公司中国运通都很奇怪,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种新力量没有爆炸性的产品。 

中国运通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未来旅游体验的创新技术公司,主要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开发和产业化、智能交通布局和智能城市建设,其高合汽车推出了三款车型,分别是HiPhi Y/X/Z,售价区间为33.9万-80万元。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2019年,中国运通正式发布其豪华智能汽车品牌“高合”,这也是当时最昂贵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也是第一个可进化的超级跑车”SUV高合HiPhip X的整体价格区间为57万至80万元。与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型相比,这个价格更接近传统的高端汽车品牌。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但从现实来看,如此高价的国产车并不受消费者青睐。据交通强制保险统计,2021年和2022年高合汽车保险数量仅为4237辆和4349辆;2023年,高合汽车在中国的终端销量仅为5244辆,部分销量贡献者来自去年7月15日上市的廉价汽车HiPhi Y。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在新势力阵营中,高合汽车的综合交付时间和数量确实不够好。

中国运通和高合成立近六年来,围绕着许多问题和谜团,除了销售水平,还有资本状况。

早期丁磊曾说:“中国运通拥有来自美国的原始资本和政府投资。目前还没有启动私募股权计划,也没有A、B、C、投资D数轮。”这给人的印象是,高合汽车并不缺钱。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根据天眼查信息,高和汽车母公司中国运通注册资本为2.5亿元,善郅和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泽觉汇管理合伙企业分别持有20%的股份。三位个人股东:李冠文、李冠斌、王志、上海景宇科技有限公司各持有15%的股份。

创始人丁磊通过善智和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0%的股份。从股权结构来看,公司注册资本只有2.5亿元,股权有些分散,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度不是特别强。

然而,有一些有背景的自然人股东,如四川新东信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大股东王志,是凯迪拉克的经销商集团之一;李冠斌和李冠文的父亲是深圳曼京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上汽通用汽车的三个品牌。

此外,中国运通(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渗透图还显示,其两大股东之一是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由江苏悦达集团控股,江苏悦达集团由江苏省财政部和盐城市人民政府投资。

虽然背后有强大的资本支持,但高合汽车销售惨淡,即使自行车价格高,财务状况也难以乐观,损失是肯定的,从过去一年高合汽车(中国运输)不断遇到供应商讨债、大规模退出、员工减薪和裁员问题可以看出,高合汽车无法支持。

02等待续命钱

等钱续命,这似乎是丁磊解决高合问题的主要手段。

他在等谁的钱?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事实上,早在2023年初,丁磊就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因为高合汽车被困在国内市场。去年上海车展期间,中国运输宣布正式启动海外战略,并表示将“以欧洲和中东为起点”,扩大全球市场。

从表面上看,进入全球市场实际上是为了寻求海外融资。去年6月,中国运通与沙特阿拉伯投资部签署了价值210亿沙特里亚尔(约56亿美元,约401亿元)的协议。双方将成立从事汽车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合资企业。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去年9月,沙特工业和矿产部部长访问了高合上海中心。丁磊、首席技术官和首席财务官亲自接待了他们。然而,从最终停工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高合还没有得到救命钱。人们普遍认为,这56亿美元可能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但丁磊并不甘心,他现在似乎已经这样做了笔钱被认为是高合汽车唯一的救命稻草。沙特资本真的会为高合续命吗?

中东一直在大力投资电动汽车,以实现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沙特阿拉伯早在2016年就制定了“2030愿景”,明确计划将非石油能源出口占GDP的比例从16%提高到50%。预计到2030年,首都利雅得的电动汽车数量将至少占30%。

阿联酋的邻国也不愿意落后。计划到2050年将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到50%。202110月,阿联酋宣布“2050年零排放战略倡议”,力争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除了威小理三大巨头,还有比亚迪、五菱、吉利等老牌企业。华为、小米等大厂也加入了造车行业,很多造车独角兽纷纷崛起。

因此,中东资本一方面可以通过股权并购和联合经营获得财务回报,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新能源汽车技术引入中国,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中东土豪们”甚至喊出了徐老板当年的口号:买买买,合合。

我还记得去年3月,吉利控股、雷诺、沙特阿美和吉利汽车签署了意向书。沙特阿美计划通过现金投资获得合资企业的少数股权。合资企业成立于2022年11月,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混合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2023年6月,蔚来和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签订股份认购协议,CYVN Holdings将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和旧股转让,向蔚来进行总计约1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交付完成后,前者将持有蔚来汽车7%的股份,这是阿布扎比财政部主要投资的实体。

此外,开发电动跑车的未来汽车也正式宣布,其母公司长城华冠和约旦最大的私营公司 Manaseer Group 战略合作协议已签署。

这样的场景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东对新能源的关注。目前,沙特阿拉伯资本已经开始销售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威莱、未来和高合的定位都满足了中东土豪劣绅的需求,选择高合也是合理的。

然而,中东资本的支持并非无条件。这些投资大多需要业绩进展。只有将投资资金分割成多个项目,被投资公司的业务才能发展到某个节点,才能获得一笔资金。

也有知情人士表示,即使沙特投资高合,资金也只限于双方在沙特境内的合资企业,远水救不了近火。

03寻求接盘者

除了苦等“中东土豪”除了难以确定的资金,高合还有另一条自救之路:寻找买家。

谁最有可能接手高合?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目前被其他大型汽车集团收购为汽车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形式的存在是一种可能性。曾经有很多奢侈品牌只能靠集团内大量产品的利润来维持,这似乎已经成为高端品牌的生存规律。

近日,业内有人建议理想汽车创始人李翔“出手”收购高合时,李想也在微博上谈到了这件事:“我们早就买了北京现代工厂,成功改造后生产了理想的MEGA,做了很好的示范。”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他还表示,国家应该建立和引导汽车企业的合并和收购制度,包括与资质相关的问题。接下来,许多新品牌将遇到运营和资本问题,尽管这是合理市场竞争的结果。如果并购管理不善造成的社会损失为10,而管理不善造成的社会损失为100。当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也是数百家汽车公司激烈竞争和合并的产物。

与其他汽车制造新力量相比,地方国有资产可能更有可能拯救,盐城国有资产背后的高合汽车和青岛国有资产,注入了高合汽车的发展,支付政策,虽然高合停止生产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果你能振兴高合汽车资产对自己也有很大的好处。

濒临绝境的蔚来,是由合肥国有资产组成的战略投资者筹集了70亿资金,将蔚来从悬崖边拉了回来。今天的高合也迫切需要它背后的支持者再次帮助。否则,随着收债供应商越来越多,取车周期越来越长,内部人士逐渐松懈。高合很快就会完全跌入深渊,很难再次翻身。

对于高合创始人丁磊来说,无论是继续等待新的融资,还是寻求接收者,他都必须在六个月内找到它“白衣骑士”。对他来说,高合,“没有东山再起,只能坚持到底”。

钱从何而来?高合汽车因停产6个月新闻冲上热搜

记得2022年初上线的央视对话·在挑战者栏目中,资深媒体人吴伯凡与丁磊进行了简短的对话:

“你有没有想过高合有一天会失败?”

“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焦虑是无用的,没有人会给我答案。公司讨论了不同的情况,甚至是一些极端的情况。”

“会不会像比尔?·盖茨在微软的时候经常告诉你,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了?”

“我们会比这更短,因为破产是一个全面的结果。事实上,你的危机必须在破产前发生。如果所有因素突然发生事故,那一定是我们以前做得不好。”

写在最后: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这是一条永恒的自然法则。在过去的一年里,对于边缘的新力量汽车公司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经历了破产浪潮,但其中一些人已经找到了活力和活力。

新品牌不断加入,老品牌不断加入“黯然退出”。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许多新的力量汽车公司仍在前进,但它们已经发生了“质变”,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

2001年冬天,任正非写了一篇经典文章《北国之春》,文章中说:“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趁着冬天,我们养精蓄锐,加强内部改造,一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潺潺。”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许多新势力汽车公司和当年的华为一样,在暴风雪中度过了寒冷的冬天,但大多数都没有等到春天的到来。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电动公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51614858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