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来全系列降价背后:第一季度亏损4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8

作为造车新势力,“老大哥”威来在发布全新旗舰车型ET9预售价80万的同时,交付量垫底;更多“雪上加霜”业绩亏损继续扩大。

「不二研究」蔚来汽车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净亏损45.6亿元,毛利率下降至8.8%。目前,蔚来汽车正面临亏损扩大、毛利率下降等问题「不二研究」威来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似乎是研发投资和销售成本高;同时,产品组合的变化是其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威来汽车是一家主要从事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截至1月16日港股收盘,蔚来汽车收盘54.25港元/股,市值932.6亿港元(约857.36亿人民币);与2023年8月市值高点2173.01亿港元相比,其市值已蒸发1240.41亿港元(约1140.58亿人民币)。

威来全系列降价背后:第一季度亏损4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8

「不二研究」据蔚来三季度报道,今年前三季度,蔚来总收入为190.67 亿元同比增长46.6%;同期调整后净亏损为153.52亿元,同比增长10.8%。

同期,蔚来的研发费用为30.91亿元,同比增长3.2%。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其负债总额为827.7亿,资产负债率高达80.78%,负债持续增长。

在去年6月的一篇老文章中(“威来全系列降价背后:第一季度亏损47亿元”),我们专注于威来汽车收入的增长,但毛利率显著下降,亏损扩大,自我造血困难,威来降价生存。

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的内部重组正在加剧。威来汽车不仅面临着亏损扩大、毛利率下降等问题,而且还面临着债务持续增长的压力。

2023年12月,威来推出新车型ET9,预售价80万元,引起争议,但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威来能否依靠ET9扭转下滑?因此,「不二研究」以下Enjoy更新了去年6月旧文的部分数据和图表:

威来能实现自救吗?

「不二研究」根据蔚来汽车最新财务报告,2023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收入190.7亿元,同比增长46.6%,环比增长117.4%;同期净亏损45.6亿元,同比增长10.8%。

虽然蔚来汽车的收入增加了,但净亏损进一步扩大。从整车毛利率来看,蔚来今年第三季度为11.0%,与今年第二季度的6.2%相比有所反弹,但与2022年第三季度的16.4%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根据公告,蔚来汽车第三季度交付量为55432辆,其中高端智能电动SUV 37.585辆高端智能电动汽车17847辆,比2022年第三季度增长75.4%,比2023年第二季度增长135.7%。

作为造车新势力,“老大哥”,威来2023年波折不断:裁员、开放换电、放弃电池制造、放弃OEM模式申请独立造车资质……

蔚来汽车能否依靠ET9扭转新能车内卷的下滑?

深陷亏损泥潭

作为造车新势力,“老大哥”,蔚来曾经风光无限。

根据企业检查大数据研究所发布的《近十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蔚来汽车自2014年成立以来,以融资13次、融资总额327.8亿元排名新能源汽车第一。

聪明人往往更努力,蔚来创始人李斌恰好解释了这句话。1991年,李斌作为太湖县文科高考状元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辅修法律和计算机。

大学毕业后,李斌成立了易车服务网,并于2010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

2014年11月,李斌决定自己造车,并表示这是一件值得用生命去做的事情,蔚来诞生了。

2018年9月12日,蔚来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美国首家IPO汽车制造新势力。其发行价格为6.26美元,上市首日收入为6.6美元,市值为67.7亿美元。

威来全系列降价背后:第一季度亏损4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8

同年,在理想情况下,蔚来已经交付了11、348辆车,没有量产车交付,小鹏年销售341辆车。2018-2020年,蔚来连续三年保持新能车年销量冠军,被视为造车新势力“老大哥”。

然而,2021年第二季度,蔚来突然遭遇冷遇,销量迅速下滑。2021年7月,蔚来共交付7931辆车,在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中排名垫底;同年8月,蔚来交付了580辆车,首次跌出新能车销量榜前三。

2023年6月,蔚来宣布全系列新车起价降低3万元,包括免费换电在内的用户权益包从整车价格中剥离出来。

或受降价促销和销售能力建设的影响,蔚来汽车7月份销量超过2万辆。

然而,在随后的8月至9月,蔚来汽车的交付量分别为19329辆和15641辆,尚未完成之前的设定“月销目标超过2万辆”。

2023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交付量为105108辆,排名第一。蔚来汽车处于中间位置,当季交付量为55432万辆。小鹏汽车交付量40008万辆,在三大新车制造力量中排名靠后。

根据最新发布的销售数据:2023年12月及全年,理想汽车交付量分别达到50353辆和376030辆。同期威来只交付了18012辆和160038辆,连续两个月不到7万辆。 已经快滑到最后;而小鹏汽车则是20115辆和141601辆。

威来全系列降价背后:第一季度亏损4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8

在「不二研究」蔚来汽车制造新势力的盈利问题似乎还没有解决,即使它在一个月内交付了1万元以上。

根据蔚来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蔚来净亏损总额达到154亿元,同比增长10.8%,超过2022年全年亏损,第二季度下降24.8%;同期调整后净亏损39.53亿元,同比增长13.0%,环比下降27.4%。

与此同时,蔚来的运营成本显著增加。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36.09亿元,同比增长33.1%。

蔚来汽车的研发成本仍然很高。2023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的研发成本为30.39亿元,同比增长3.2%;如果不包括基于股份的薪酬支出,研发费用为26.43亿元,同比增长2.8%。

威来全系列降价背后:第一季度亏损4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8

威莱在财务报告中表示,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加,主要是由于研发功能人员成本增加,而环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在2023年第三季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对此,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作了解释,“我们从地方政府得到了一些支持,因此财务报告中的研发投资有所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公司每季度的研发投资将保持在30亿元到35亿元”。

新能车洗牌内卷加剧,造车新势力竞争如火如荼。在「不二研究」目前,蔚来汽车似乎也在寻找外部融资,因为它无法盈利。

持续输血难以持续

造车新势力要么在缺钱的路上,要么在找钱的路上。

这是业内的戏言,也是短期内的无奈现实。

早在2016年12月,李斌就在第七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新企业至少需要200亿元的门槛才能造车。

这一说法多次被引用。然而,在小鹏双重上市的敲钟仪式上,何小鹏再次提高了资金门槛,称当时面临的问题是从1到100。每家公司所需的资金可能不一致,小鹏所需的资金必须超过300亿元。

威来全系列降价背后:第一季度亏损4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8

▲图源:小鹏汽车官微

烧钱造车的门槛挡住了很多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大规模盈利,就要靠外部融资。

2021年9月7日,蔚来宣布将通过在市场上发行股票出售总额高达2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ADS)。

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获取资金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但没有人能预测资本市场是否会买单。第二天(2021年9月8日),蔚来股价下跌6.04%。

2023年7月,蔚来刚刚宣布完成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7.385亿美元的战略股权投资。

不到两个月后,威来宣布计划发行两种可转换优先债券。其中,本金总额为5亿美元的债券将于2029年到期,本金总额为5亿美元的债券将于2030年到期。

2023年12月 ,投资机构CYVN再次对蔚来进行战略投资,总计约22亿美元。到目前为止,蔚来的累计融资已经超过1150 1亿元,但威来的亏损速度似乎仍超过融资速度。

威来全系列降价背后:第一季度亏损4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8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其负债总额为827.7亿,而去年年底的负债总额为686.2亿。与此同时,威来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78%,负债持续增长。

新能源行业仍然是资本市场的风口,但市场趋势多变,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格局随时发生变化;威来未来的竞争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仅靠资本支持,没有造血能力。

押注换电模式

面对亏损,蔚来在重压下被迫做出改变。

李斌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表示,电池自制项目被评估为三年内无法提高毛利率,因此进行了调整。然而,李斌并不打算推迟自主研发的电池计划,“电池、电池材料和电池组的研发仍将在内部进行。生产将委托外部。”

充电和换电引发的争议作为新能源汽车行驶的重要补能手段,从未停止过,蔚来选择押注换电路线。

据威来官方披露,2023年,威来全球新建电站1035座,其中高速公路电站747座。预计2024年,威来将计划在中国市场增加1000个电站,共建成3310多个电站。

威来全系列降价背后:第一季度亏损4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8

▲图源:小鹏汽车官微

威来还没有公布更换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但根据中国邮政证券的研究报告,每个更换电站的投资成本约为350万元,包括设备、电池和运营成本。只计算建设投资成本,威来已投资约55亿元,未来需要电力力量、人员等运营成本约22亿元。

随着威来汽车交付量的增加,换电站的投资也将相应增加。如果威来不能同时增加换电站的投资,可能会对销售端产生影响。

从手机、芯片到电池,充电和更换电站,汽车保险…此外,蔚来本身也经历了曲折:自2023年以来,蔚来首次降价,采取了一系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措施,如裁员、开放换电、放弃电池制造等,使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2023年11月,据报道,蔚来计划裁员约10%,一些部门甚至被要求准备“后备裁员名单”,裁员比例可能会扩大到20%-30%。

威来回应说,这是一个虚假的消息,并表示该公司没有进一步的裁员计划,但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然而,截至2023年9月30日,蔚来流动资产总额为240.84亿元,比2022年底的198.88亿元增加41.96亿元。

新能车风口,赛道竞争更加激烈。蔚来面临着降价、裁员等行业的共同问题;当竞争对手奋起直追时,蔚来如何负重奔跑?

新能车内卷加剧

2023年12月,理想首次交付5万多辆,实现了之前设定的目标,首次超过埃安;小鹏继续擦边2万辆,蔚来只有1.8万辆,从未冲过2万辆的门槛。

在新的一年里,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淘汰过程将加剧。在激烈的竞争中,高端化已成为许多汽车制造商应对战争的最佳解决方案。

比亚迪的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定位高于腾势,已经发布了第一款车型,价格区间在80-150万元;广汽埃安的新高端品牌Hyper豪铂,其第一款Hyper SSR推出了两个版本,预售价分别为128.6万元和168.6万元。

而且蔚来还发布了旗舰车型ET9,只能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但其高达80万的预售价格却引起了不少网友的争议。

目前,威来正面临亏损扩大、毛利率下降等问题「不二研究」威来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似乎是研发投资和销售成本高;同时,产品组合的变化是其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新能车洗牌内卷加剧,蔚来能否依靠ET9扭转下滑?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蔚来损失超过800亿元“断臂求生”》,新浪科技

2.毕竟蔚来李斌还是一个“赌徒” 》,博望财经

3.“债务压顶,裁员求生,蔚来还有未来吗?”,探长点财务

作者|若楠 七宝

排版|Cathy

监制|Yoda

产品|不二研究

原创文章,作者:不二研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72214619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