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便宜就像网约车,太贵买不起。在增程式持续火爆、800V快速充电快速落地的背景下。用户与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矛盾似乎已经从以耐力焦虑的名义拒绝购买新能源汽车转移到市场上想要购买的新能源汽车。但经过一年的价格战,去年年底推出的极氪007,以及今年年初零跑车对增程产品的持续优惠,可能预示着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新价格格格局。也就是说,实用型增程型价格稳定进入15万元,800V高压超充型价格进入20万元。
成本控制是2024年的核心技术
在政策方面,新能源汽车自2024年以来已进入为期两年的政策“购置税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的时代。在技术方面,以800V为代表的扩展范围和广义插入式混合技术和快速充电技术基本构成了中短期技术模式。在2026年潜在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以及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双重压力。至少在今年,汽车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使市场认可的技术更便宜。
以增程式为例,排除独门护城河后,甚至被称为“以成本定价,而不是品牌定价”零跑车只能在15万元的门槛上摩擦。即使在去年第一季度价格战强度逐渐扩大的情况下,零跑车也是最积极实施保价政策的汽车公司之一。到去年第三季度,绘画风格开始发生变化,但当时零跑降价了其主要车型C11和C01,主要围绕纯电动。直到去年11月,零跑终于将价格让步的屠刀对准了其增程式销售的主力军。事实上,从1月份发起的这一轮活动政策项目来看,围绕选择、贴现利息、服务等方面的利润,可以看作是去年年底优惠政策的延续。
至于15万元增程式价格守门员的零跑C11,我们之所以有信心在核心价格上适度坚持。除了同类产品缺乏竞争对手外,自己的零跑C10也已经箭在弦上。拿着类似的理想车“套娃剧本”,虽然新车增程版的预售价格仍在15万元以上,但预授权、选装扣除等配套政策实际上已将价格降低到15万元以内。更何况零跑C10的车型尺寸定位毕竟低于C11。随着消费预期和产品错位的叠加,零跑C10的实际上市价格显然是可以期待的。
如果说增程式是解决新能源时代耐力焦虑的核心矛盾“绕道”因此,800V高压平台显然是面向电气化补能的技术方案。充电速度更高,工作效率更高,甚至性能基础更好。现阶段800V的优势不用赘述,缺点当然是一个字“贵”。在保时捷的领先背书下,800V似乎自然承载着高价光环,直到国内小鹏将其卷到20万元的边缘。而极氪007的出现,往往是“20万元”这扇门踢了一脚。
归根结底,2024年才刚刚开始,配备800V高压平台的车型价格,在20万元以内,时间还很充裕。事实上,小鹏汽车已经开始率先松动。去年年底,小鹏G6推出了限时减免1万元的活动。实际上,该产品的起价在20万元以内。除了提高平台集成和磷酸铁锂匹配800V等车载技术外,预计2024年高压快速充电硬件配套速度也将迎来井喷。比如华为要布置的10万根液冷充电桩,今年极氪目标累计建成1000个超充电站等。
拥有技术的汽车公司,市场还不够大?
卷价的核心驱动力是抢占市场。此外,从2023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以我们为例的手持技术,或者有能力在技术基础上打价格战的品牌,手持市场可能不够大。以零跑车为例,去年全年交付新车约14.4万辆,同比增长约29%。与以增程式起步的理想汽车相比,客户单价远高于零跑,去年交付了约37.6万辆新车。此前,零跑车曾表示,“2024年的销售目标是30-40万辆”。显然,即使加上新车的动力和保持约30%的增长率,也很难实现这种交付。因此,将整个价格体系向下滚动,成为必由之路。
极氪的情况更为相似“叫好不叫座”,因为在极氪007推出之前,品牌旗下其实并没有传统意义上可以走量的产品。即便如此,去年极氪汽车的交付量也接近12万辆,同比增长65%。显然,极氪007的出现,意味着自己的磷酸铁锂电池(金砖电池)开始从成本上释放巨大的架构潜力。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继续下降,这种潜力可能会进一步下降。随着电池级碳酸锂原料平均价格稳步下跌至10万元/吨以内,2024年电池成本可能会解决汽车公司降价保险丝的意图,分割更多市场。
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国内市场,上述两个品牌也是现阶段出海欧洲市场的积极分子。毫无疑问,欧洲是现阶段除中国汽车市场外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地。去年年底,零跑完成了与跨国汽车公司Stellantis的股权交付,这也为零跑出口欧洲扫清了道路。上述零跑C10也是欧洲市场的第一款车型,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当地交付。去年下半年,极氪001和极氪X获得了欧洲市场的销售许可证。并于去年年底成功交付首款欧版极氪001。即使欧洲市场的充电桩设施建设不平衡,也可以期待800V加持的极氪007在欧洲市场的表现。
写在最后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是下一轮技术冲击和政策冲击前的平静期。但平静的背后,是汽车公司以更低的成熟技术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在消除油改电和里程焦虑的电气化体验的基础上。当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绘画风格是:主流增程车型的价格在15万元以内,并且可以享受“充电1秒跑1公里”在基础设施领域,满足800V高压平台的产品落入20万元以内。今年会有多少新用户加入新能源汽车用户?
作者阮嵩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32114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