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车辆不仅要有汽车的舒适性,还要考虑越野车的通过性能。配备空气悬架系统无疑是最佳选择。在传统燃油汽车时代,由于价格昂贵,制造工艺复杂,空气悬架基本上是高端豪华车型的专属配件。
现在空气悬架正在经历从高端到大众的华丽转型,独立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空气悬架也下降到入门级豪华汽车市场。智己LS7自今年2月售价31万元起正式上市,标配空气悬架。奇瑞星时代ES不久前上市 全系列标配空气悬架 CDC,价格从22.58万开始,创下新低。这不禁让人好奇,空气悬架什么时候会变成这样“廉价”?搭载空气悬架的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有多少种类型的空气悬挂
此前,空气悬架已广泛应用于豪华车、越野车等车型,如保时捷Cayenene、宝马 7 系、奔驰 S 级、奥迪 A8等百万豪车,但由于成本高,渗透率一直较低。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空气悬架新车总装车辆23.8万辆,装配率仅为1.2%。2023年,上半年国内空气悬架市场渗透率达到3.3%,预计2025年将达到15%。
空气悬架让许多汽车公司蜂拥而至的主要原因是,与普通悬架系统相比,空气悬架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空气悬架可以实现不同路段的不同驾驶风格,通过汽车路况识别,空气悬架可以使汽车在低速路段通过良好,也可以使汽车在高速路段降低车身,实现更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空气悬架细分为单腔和多腔。单腔空气悬架的主要功能是调整车身高度。由于只有一个充气室,腔室内的空气压力因车身高度而异。多了一腔双腔空悬,功能更加全面,调节车身高度,悬挂软硬。最直观的感觉是减震效果会更好,适应路面的能力也会增加。这种配置在宝马X5、保时捷卡宴、Macan系列、迈巴克S级等燃油车型中更为常见。然而,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敢于在自己的汽车上搭载双腔空悬架,价格相当受欢迎。小鹏G9是中国第一款采用双腔空悬架的中大型SUV车型。
事实上,与传统燃油车型相比,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确实更适合搭载空气悬架。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往往配备了大质量的动力电池,整车重量大于传统燃油汽车。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水平与车身自重有很大关系,空气悬架也比传统悬架轻,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此外,由于配备了电池组,新能源汽车对车辆底盘的要求更高,空气悬架可以更全面地满足一系列特殊要求。
更重要的是,汽车的底盘调整非常耗时费力,测试了汽车公司的相关技术积累,这对汽车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基薄弱”对于一个新的力量品牌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空气悬架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底盘研发步骤,将大量工作从试车场带到计算机模拟,这无疑大大缩短了整车的研发周期。
内卷下价格继续下跌
早些时候,空气悬架很昂贵,主要是因为空气悬架通常由大陆和威巴克等海外供应商提供。空气悬架技术在全球起步较早。大陆成立于1871年,埃孚子公司威伯科成立于1871年 1869年,威巴克也有150多年的历史。
在空气悬架的所有部件中,价值大、壁垒高的部件是空气弹簧和空气供应单元。为了满足耐久性、可靠性、空间布局、精度等诸多要求,需要对空气悬挂部件进行大量验证,积累项目经验也至关重要。并且空气悬架部件仍在向体积较小、刚度可调范围较大的方向发展,零部件供应商的壁垒将进一步提高。因此,海外供应商在技术储备和客户关系上积累了深厚的基础。
然而,由于空气悬架的研发和制造相对更加复杂,而且只配置在豪华车上,规模无法扩大。相比之下,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国外供应商尚未及时调整供需战略。70%的国外高端悬架供应商的供应资源倾向于欧美市场。这导致了许多高端悬架供应商,国内资源的步伐也将放缓。
目前,由于国内零部件制造商成本的降低,空气悬架在新能源领域的大量实际安装也得益于。自2023年以来,孔辉、宝龙、中鼎等国内零部件制造商逐步实施了空气悬架的价格体系。此外,中国当地悬架供应商在物流配送和销售政策调整方面具有自然优势。再加上国内市场需求的推动,无疑将推动整个国内空悬架轨道的产业化。
为了降低空气悬架的成本,主机厂也开始将空气悬架总成分为空气供应单元、空气弹簧、减振器、传感器等小总成,并在智能底盘系统中独立进行定制集成,为国内供应商提供单点突破的机会。
以新力量为代表的汽车公司创新了商业模式,开发了自己的空悬架算法,并集成到域控制器中。其他空悬架部件分散采购,软硬解耦采购模式可以大大降低空悬架系统的装载成本。空悬架部件供应商也可以关注自己的长板,关注研发和生产能力资源,进入降低成本 良性循环增加规模。
在新势力品牌的推动下,当地空悬零部件供应商的产业化经验迅速提升。例如,孔辉科技支持东风蓝图,保隆科技支持威来,中鼎股份收购全球空悬压缩机龙头企业AMK进入空悬轨道,拓普集团获得多个空悬配套定点。目前,虽然海外供应商也在增加对中国的投资,但当地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领先优势。凭借其快速响应机制和大规模配套优势,独立汽车公司采购空气悬架的成本也显著降低。
消费者不应该迷信空悬
空悬不是迷信的东西。最好在做出决定之前,亲自比较一下你喜欢的车的有空悬架和无空悬架版本。
事实上,一个问题也值得思考,那就是空气悬架系统的耐久性。一般来说,空气悬架的使用寿命约为5年。只有长时间停放或长时间在恶劣条件下行驶,使用寿命才会降低。
与传统的机械悬架相比,空气悬架是一个相对脆弱的系统。除了寿命问题,事实上,在日常使用中,由于驾驶条件过于极端,负荷过大,故障主要分为两种现象,一种是由于气路系统泄漏导致空气弹簧本体失去支撑,使车轮与车轮拱衬里接触,导致车辆不能正常驾驶;另一种是空气悬架控制系统故障,导致车身高度和悬架刚度无法调整。但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故障,车主都将面临巨大的维修费用。
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更加注意空气悬架的使用,并尽量减少外力对空气悬架的过度影响。例如,当我们遇到坑洼时,我们需要小心通过。我们还需要尽量防止空悬架在高负荷下使用,如不超载,停车时不要让车辆在路边停车,让一侧空悬架长时间处于高压下。
尽量少走砂石泥泞路面,减少卷起砂石对空气弹簧表面的冲击次数,避免砂石击穿安全气囊。尽量不要让带空气悬架的车辆长时间停放,每隔几公里行驶一次,对空气悬架进行充放操作,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百姓评车
空气悬架的出现可以带来更舒适的驾驶体验。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配备空气悬架等一系列高端零部件并不难。困难在于不断调整零部件,创造独特的优势。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以高端零部件为卖点,使产品获得高溢价已初见成效。然而,新能源汽车公司希望从长远的角度获利,围绕空气悬架领域“角逐”其实才刚刚开始。
空气悬架市场越来越大,竞争也比以前激烈得多。海外制造商也嗅到了危机感。大陆、威巴克等国际大型制造商正在增加对空气悬架的投资,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然而,大多数外国供应商的资源都在地球的另一端,这使得中国的汽车工业非常有限,或者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给了国内供应商机会。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有望根据本地化的成本优势和响应速度优势,加快国内空气悬架的替代过程,这意味着曾经被视为高空气悬架的空气悬架将变得越来越高“廉价”。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271314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