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番茄
2023年即将过去,谈到今年的年度关键词,你会怎么想?
据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中国家用电器累计出口306097.4万台,同比增长8.4%,其中10月出口家用电器31133万台,同比增长21.8%。
“全球化”它不是一个新词,但现在它被提升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2月7日,首届中欧班列(成渝)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隆重举行。成都康佳应邀出席会议并获奖“2023年中欧班列(成渝)奋进奖”。依托青白江临港制造区位优势和多媒体海外营销中心海外市场布局,成都康佳于2023年通过中欧列车出口约36万台电视机(共295台柜子),实现出口产值约1.6亿元。
今年8月,深圳电视台“第一”专栏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丝绸之路商业经典特别规划的报道,讲述了康佳集团彩电业务充分发挥本土化优势,成功扎根埃及的故事。康佳集团作为深圳彩电品牌,已在埃及投产四年,每年下线近30万台电视。埃及市场的布局旨在辐射整个中东和非洲的重要海外基地。
对家电企业而言,“全球化”它的战略重心。
01 “一带一路”下面的中国家电
在中国制造业中,中国家电可以说是早期实现全球化,实现海外本土化生产。
回顾中国家电的发展历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家电贫穷,从苏联、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进口冰箱、洗衣机和彩电。目前,中国家电产量占全球份额的近60%,贸易占全球份额的30%以上。自2010年以来,中国家电品牌已经取代了日本家电品牌,并开始成为全球家电制造的领导者。
中国家电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了巨大贡献。自2013年提出联合建设以来“一带一路”自倡议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目前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
机电商会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在过去的10年里,倡议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家电出口额占中国家电总出口额的比例持续增长,从2013年25%增加到2022年31%。2023年第一季度,份额接近40%(38.3%),创历史新高。在“一带一路”在沿线市场,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家电的海外增量“新三叉戟”。
以康佳集团为例,它正在扩大非洲市场,移植和扎根中国先进的制造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埃及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但电子商务并不受欢迎,线下市场占70%。进入市场的最好方法是实现本地化生产。
当康佳集团与埃及本土电器公司HOHO合资成立公司时,这颗种子最早是在2019年种下的。这家工厂每年下线近30万台电视,带动500多人就业。据合资企业埃方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工厂可生产32英寸、43英寸彩电。今年年底的计划目标是进口一些大型设备,生产50英寸、65英寸等大型彩电,以满足更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康佳集团作为埃及首批实现本地化生产率超过40%的中资企业之一,其本地市场份额从2%提高到12%,出货量也提高到康佳海外市场份额的10%。可以说,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近年来,康佳集团先后与埃及电器HOHO合作、非洲最大的电子商务Jumiamiaia、Shopee等东南亚电子商务巨头达成了深入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其在中东、东南亚、非洲、北美等地区的品牌影响力。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截至今年9月,成都康佳通过中欧班列铁路发运集装箱总量已达202柜,出口电视机24万台,创历史新高。在共建“一带一路”在倡议的背景下,中欧列车不仅为全球国际物流开辟了便捷高效的新渠道,而且加快了中国企业与沿线152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交流。
伯虎财经观察,“一带一路”在倡议下,我国家电行业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品牌从低端向高端转型,高端智能产品逐渐普及。
从彩电HDR到高清UD、从空调节能柜到变频挂机,从冰箱多门到十字四门……各企业纷纷开拓高端子品牌,发布其高端产品。
“一带一路”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形势,中国家电企业正在探索进攻欧美市场的跳板,这是加快中国家电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02 从输出产品到输出工业能力
2016年,一位领导人问中国制造的问题“尴尬”,为什么中国能生产飞机汽车,却不能生产小圆珠笔?
这引起了人们的正确“中国制造”如何升级换代思维。
“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例如,在电动汽车领域,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0%,其中特斯拉和比亚迪排名前二。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9年的120万辆飙升到2022年的688万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也通过与其他制造商合作,提高供应链控制能力,加快全球化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家电行业的全球化步伐也在加快。
康佳集团海外市场负责人刘亮武表示,“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我们走上本地化的道路。”
康佳集团开辟了销售渠道,成立了合资企业和生产工厂,改变了传统的代理模式,扩大了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运营”模式扎根本地,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
任何全球公司都必须关注不同市场的本地化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在埃及市场,康佳集团遇到了电视背板采购问题,供应商难以满足“中国制造”经过仔细考虑,康佳找到了埃及最大的钢铁企业坎迪尔钢铁厂,希望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埃及人口众多,电视需求量大,越来越多的巨头在埃及建厂。在这里建厂不仅可以覆盖当地市场,还可以作为辐射整个中东和非洲的重要海外基地。
秉承“本土化 品牌化 多元化”2021年,康佳集团海外收入达到270.73亿元,超过国内收入,贡献55.13%。2023年前三季度,白电1-9月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毛利润同比增长22%;其中,出口收入同比翻倍,毛利润同比增长6倍。
从过去国外家电引领市场到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和销售国家,中国家电产品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20多亿用户家庭。为什么中国家电的国际声音越来越大?
正如中国家电协会主席姜峰所说,品牌全球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创造一个让全球消费者认知的品牌,特别是一个属于中国企业的品牌。如果全球市场上没有品牌,就没有发言权。
从比亚迪和康佳集团加快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品牌的世界话语权正在提高。中国制造业正从产品产量升级为产业产能。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产业供应链,并攻击高端市场。
03 进入全球化2.0阶段
要知道,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30%,但中国市场总需求只能消化20%,这20%还包括进口产品。全球化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康佳集团正在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由“量变”走向“质变”,进入全球战略布局2.0阶段。
日本调查公司BCNN Ranking数据显示,2021年,仅东芝、夏普、索尼、松下就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
然而,这一趋势在2022年发生了变化。据了解,康佳出口日本彩电主要以高端电视为主,短短几个月就与日本销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突破,成功获得康佳品牌首批彩电订单。在白电方面,由中欧班列“长安号”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等发往欧洲的白电产品都是使用自主品牌的智能家电和新兴厨房电器。
从各种表现来看,康佳集团的全球市场运营战略不是低价倾销,而是走高端、品牌、差异化的路线,这也有助于康佳集团进一步加快海外市场的发展。
回顾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中国企业进入了全球化2.0阶段,从向世界证明自己,到全球建设产业供应链,掌握话语权。
家电行业必然会迎来一轮洗牌。只有真正具备全球化能力的企业,才能书写高质量的联合建设“一带一路”的新故事。
*文章封面的第一张图片和图片,版权属于版权所有人。如果版权所有者认为其作品不应免费浏览或使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平台将立即更正。
原创文章,作者:伯虎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62213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