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有传言称,宁德时代工厂近期实施“强制双休”,一些工人选择离职是因为工资低。
据了解,宁德时代开始降薪,部分岗位限制工作时间或实施“五天八小时”工作制度。一些员工对限制工作时间的最大感觉是他们的收入下降了。
针对上述消息,宁德时代官方尚未作出回应,《电势》将继续关注。
AB面强制双休
“双休”该系统的初衷是让员工每周有两天的休息时间,以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让他们在下周的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状态。但正是这种看似考虑员工的休息系统导致了一些工人离开的意愿。
其实问题不在于双休制度本身,而在于行业是否适合双休制度。
中国有许多常见的双重休息工作。最经典的双重休息系统是医疗和教育行业。与宁德时代等电力电池行业或IT行业类似,其员工工资与员工工作量密切相关,即工作更多,收益更多。
所以一般情况下,所谓的双休,其实还是以加班为主。
这也意味着一旦企业开业“强制双休”制度上,员工自然会觉得工资下降了,进而有离职的意愿。对于企业来说,之所以开业“强制双休”,市场需求往往低于预期,然后控制生产节奏。
对于宁德时代这样的龙头电池企业来说,也开启了这种收缩模式,说明目前的动力电池行业并不容易。
主动抑制加班
就自身工作强度而言,宁德时代最初采取了措施“896”工作制(即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除节假日每小时20元加班补贴外,所有7级以上员工均有义务加班责任制。其工资水平划分明显,加班文化是其深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之一。
数据源@新能源人才服务
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储能电池领域整体加班强度较大。据统计,25家企业中有19家加班时间超过40小时,占76%。
亿纬锂能、蜂巢能、瑞浦兰钧等企业月加班时间超过70小时,宁德时代月加班时间超过100小时。
由此产生了最重要的矛盾:因为“强制双休”员工的工作时间受到限制,但员工的工资与工作时间正相关。工作时间限制的直接影响是员工工资的下降。
产业背景,企业发展节奏
在整体环境波动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锂电池行业的中下游是压力最大的一方,而宁德时代作为一家电池企业,恰好处于锂电池行业的下游。
22年数据显示,锂电池行业人均工资8.03万,人均产出79.43万。今年第三季度,锂核心岗位人均月薪为20.73k,与第二季度的20.62基本持平。然而,与第二季度相比,生产岗位人均月薪为20.54k,下降了10.34%。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大龙头企业的人员规模在22年内大幅扩大。宁德时代的员工从3万多人增加到8万多人,人数增加了近1.5倍。自23年以来,锂电池行业的预测趋势已从爆炸性增长进入缓慢增长阶段。
行业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宁德时代作为龙头企业,必须率先受到影响。
随着行业的不断卷入,吸收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强度也一次又一次地提高。这应该是一个多劳多得的行业,但福利待遇正在下降。当然,员工离职的意愿也在上升。
原创文章,作者:金刚新能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071413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