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ead
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型纷纷出现在2023广州车展上,实在是太热闹了。超过100万的比亚迪仰望U8、理想MEGA60万、70万的坦克700、极氪001FR76.9万元,问界M950万元。曾经在国内市场立足性价比的自主品牌,现在正以不输给BBA的定价策略冲击国内市场,让中国人逐渐觉得自己爬不起来。
本文制作|和颜阅车工作室
写作|张大川
编辑|禾子
全文2240字
阅读需4分钟
最近,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国内独立品牌正在刷新价格上限,特别是在比亚迪,刺激独立品牌恢复产品向上;另一方面,公众宣布将为中国市场打造一个低成本平台。在进退之间,有很多地方值得国内汽车公司的关注。
△自主品牌定价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
公众尝到了降价的甜头
一段时间前,大众、通用等外国汽车公司在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业绩一般。为此,两家汽车公司提供了价格战的武器,大众的ID.3或者别克E5经历了大幅降价和低价上市。结果10月份前者单车月销量超过1.2万辆,势头非常快;后者达到3841 汽车是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万辆的骨干。
△大众ID降价后.3迅速跻身国内电动汽车市场销量的主流行列
这两款电动车性价比高,迎来了热销。事实上,这两家企业在国内消费者中仍具有一定的品牌吸引力。只要产品性价比足够高,还是会有足够的用户蜂拥而至。但是降价带来的亏损卖车并不是长久之计。不管是上汽大众还是上汽通用,今年上半年的利润数据都不是很明显。因此,要真正从毛利率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打造成本较低的车型。这样,即使你低价卖车,你仍然可以保证你的毛利率。
△别克E516.99万元,利润很难提高
在SSP到来之前,大众电动汽车平台的战略已经明确
对公众来说,整个集团未来转型的战略在于SSP架构的顺利实施。
然而,从大众最近在其软件公司CARIAD的大规模裁员中可以发现,将配备SSP架构的电子电气架构E3 2.0遭遇较大危机。毕竟,对于像大众这样的传统汽车公司来说,如果你想创造一个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可以与特斯拉和中国的许多新力量相媲美,它不仅可以投资数百亿美元来解决。整个公司的内部调整和相关项目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公众在短期内对SSP架构没有太大的希望。
△目前很难看到大众SSP架构能否按时顺利推出。
为此,大众在国内市场也是连连行动,其中以7亿美元入股小鹏最受关注。与大众新建的入门级平台同步,大众还将基于小鹏的扶摇架构,打造悬挂大众品牌的纯电动车型。未来,MEB降级平台和小鹏扶摇架构将出现在大众品牌上,为大众稳定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与基于小鹏技术打造的中高端车型相比,大众在入门级车型上的胜算更大。
△大众入股小鹏,为自己布局中高端电动车市场提供技术保障
同时,基于大众现有MEB纯电动平台的大众新平台将进一步降低大众电动汽车的产品定位。改变MEB平台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整个平台的研发周期大大缩短到36个月。也就是说,从2026年开始,大众在这个新平台上规划的4款14-17万元的车型将开始投放市场。另一方面,公众可以在MEB平台上更广泛地使用中国本土零部件,以降低成本。
△公众努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平台的成本
基于这一新平台,大众汽车的竞争对手将瞄准价格范围相同的燃油汽车。在价格上,它与燃油汽车相同。同时,利用电动汽车较低的使用成本,结合国家在购置税和路权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其在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
打造奢侈品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劳
独立品牌的价格上涨借用了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为独立品牌的价格上涨赢得了更大的信心。特别是华为的鸿蒙4智能驾驶舱和ADS 2.0智能驾驶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
△与欧美传统汽车公司相比,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智能网络技术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在传统燃油汽车时代,许多拥有百年汽车制造历史的跨国品牌在动力总成领域,特别是在发动机领域,拥有国内汽车企业无法企及和超越的产品实力。不管自主品牌有多努力,想在弯道上超车,几乎是痴人说梦。然而,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外国品牌拥有的百年优势瞬间消失,独立品牌占据了先发优势。与同级别的外国汽车公司相比,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具有代际优势,弯道超车终于在过去两三年内实现了。大众MEB、通用奥特能和丰田e-TNGA,在与中国品牌车型的对抗中,纷纷败北。
然而,打造高端豪华品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仅需要相关车型部署这些车型的领先技术,还需要为这些车型引入更多的精神文化内容,使这些车型能够拥有值得继承的东西。当比亚迪仰望U8、路虎卫士或奔驰G之间做出选择时,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会认为鹿死了谁还不知道。然而,如果比亚迪能够保持目前的势头20年或更长时间,比亚迪愿意继续更新和升级技术,以仰望U8,并在文化和消费者认可上投入更多资源,那么比亚迪当时仰望U8可能真的有信心在文化和历史上与世界一线奢侈品牌竞争。
△豪华品牌不仅是定价和技术,更是文化积累和消费者理念认同
点评
当中国汽车品牌不断向上品牌时,大众汽车开始布局入门级电动汽车市场,特别是将目标指向同级燃油汽车的现象值得关注。如果电动汽车真的想变大,它们必须能够实现燃油汽车的价格替代。与那些通常有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车型相比,10万元入门级市场带来的利润和规模效应可能在战略意义上更大。
(本文为《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禾颜阅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040913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