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BU拆分独立发展:业务层面的竞争更白热化

北京时间11月29日,本周华为汽车BU拆分独立发展最新消息,主要关于汽车BU独立融资水平,以下几点:

1、融资估值:传言谈判估值高达2500亿元,略低于此前传言的包装销售价格3000亿元;

2、保留股权:华为向长安汽车等汽车公司出售股权后,保留40-50%的股权,略低于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的《投资合作备忘录》中提到的60%。毕竟,欢迎更多的汽车公司加入;

3、释放股权:长安汽车考虑35%的投资份额、长安汽车母公司中国武器装备集团考虑投资5%,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投资5%以上,其他汽车公司和投资者没有比目前更多的消息;

华为汽车BU拥有7000多人的规模,年研发投资超过100亿元。这样的目标拆分、独立发展和独立融资将对整个汽车智能轨道上的所有公司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科技公司、上市公司还是初创公司,他们仍然需要融资。

首当其冲的是仍然需要融资的初创公司,因为它将在融资和业务层面受到独立华为汽车BU的双重竞争。然而,即使是上市的智能汽车轨道公司或科技公司也可能受到业务层面独立华为汽车BU的影响。

为了保持华为BU员工的在职率和战斗力,华为给出了非常真诚的补偿方案——“N 1补偿,4个月(工资)签字费,保留华为股票和股息权”。这样的团队在新的资金和汽车公司的客户支持下将如何产生巨大的业务竞争力?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01

如何影响汽车智能轨道公司的融资水平

目前,整个汽车智能轨道主要包括智能驾驶轨道、激光雷达轨道、智能驾驶舱(仓库一体化)轨道、毫米波雷达轨道、AR-HUD与智能车灯赛道、智能车云赛道、智能车数字平台赛道等。

1、智能驾驶轨道

智能驾驶是华为汽车BU最重要的名片,也是华为赋予汽车企业权力的最大支撑点。不久前,华为余承东和小鹏何小鹏就AEB问题展开了空中互动,这也显示了华为对智能驾驶的重视。

A、科技公司拆分目标:大疆汽车和尚唐绝影,正在拆分并计划独立融资。如果投资者尚未付款,可能会受到影响。重点应该是如何说服投资者相信他们可以面对华为BU的业务竞争和融资竞争;

B、智能驾驶玩家:MAXIEYEE,一直在培养智能驾驶、MINIEYE、中目科技等公司的后续融资可能会受到影响。MINIEYE刚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完成了智能驾驶舱业务的拆分融资,在储备资金方面可能具有优势;

C、从L4到大规模生产智能驾驶的公司:从L4降维到大规模生产智能驾驶的公司,如小马智行、文远知行、Momenta、轻舟智航等。小马智行拥有丰田战略投资;文远知行与博世绑定;Momenta由梅赛德斯-奔驰、上汽、通用汽车和其他汽车公司投资,并获得了大规模生产项目。2022年,通用汽车提供的开发费为4亿元;轻舟智航将地平线与理想列表绑定,理想也应该在智能驾驶上烧钱,避开华为的优势;

华为汽车BU拆分独立发展:业务层面的竞争更白热化

D、矿山自动驾驶:据传华为和一汽解放将批量生产无人驾驶矿车,并与华为5g智能矿山叠加,这将影响共和国长子矿山自动驾驶公司和持续融资 华为去清单,基本上国有矿山都要考虑这个因素;

F、重型卡车自动驾驶:目前,这一细分领域似乎相对安全,但华为和一汽解放需要从事无人驾驶矿车。重型卡车领域没有问题。毕竟,一汽解放重型卡车的市场份额并不低,高峰期超过30%;

2、激光雷达赛道

华为最初投资于激光雷达的研发,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智能驾驶部件单价高,行业认为这对实现高级智能驾驶具有重要意义的传闻器。在华为的巅峰时期,有四个团队来制造激光雷达。

A、正在寻求上市的公司:何赛已经上市,速腾聚创和图达通正在寻求上市,前者接近香港股市,后者计划是美国股市。关于速腾聚创的传闻也是如此在为华为贴牌的原因是华为产能不足,但由于小鹏G6的大规模销量,速腾聚创最近的销量急剧增加,后续还有U8等车型;图达通的出货量增加是因为蔚来的标准配置和蔚来的剥离、换电和变相降价导致的销量增加;

B、其他激光雷达公司:如镭神智能、北醒光子、大疆Livox等激光雷达公司,最重要的是获得大规模生产订单,最好是模型标准的大规模生产订单;

3、智能座舱

华为智能驾驶舱最大的帮助是驾驶舱芯片 鸿蒙操作系统可以为汽车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为驾驶带来更好、更丰富、更流畅的体验,在问世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智能驾驶舱领域广泛,包括显示屏、操作系统、舱内娱乐(卡拉OK)等软硬件层面。、驾驶舱芯片等。,所以涉及的公司很多。举个简单的例子:前威来驾驶舱负责人庄莉创办的镁佳科技,11月刚从MINIEYE拆分融资的锐见智行,供应特斯拉的雷石卡拉OK。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毫米波雷达,AR-HUD和智能车灯赛道、智能车云赛道、智能车数字平台赛道等。,后面有机会一一展开。

毫无疑问,华为BU独立融资将首先对上述轨道需要融资的公司产生融资水平的影响,尤其是大疆汽车和尚堂正在拆分融资,但不一定是负面影响。也可能有资本投资其他目标,因为他们不能投资或投资独立的华为BU。

02

业务层面的竞争更白热化

华为BU独立后,将在业务层面影响所有公司。业内有句话——华为出征,寸草不生。早在2019年,由于华为的进入,车志军就开始寻找行业参与者的工作。在2019年上海车展上,他采访了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

华为的进入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但它不能等待死亡。华为BU独立后,汽车智能轨道公司将如何开展业务?

1、华为合作汽车公司业务:参与华为汽车BU拆分投资的汽车公司将不可避免地被华为要求在业务层面进行合作,并有明确的车型规划,甚至可能需要采购比例。这些汽车公司的业务很难落入其他公司;

2、其他自主品牌业务:积极拓展非华为合作汽车企业的业务。至少在自主品牌领域有吉利和长城。虽然这两家汽车公司不是好客户,但很难减少和占用资金,甚至需要合资企业,但有业务总比没有业务好。比亚迪有大量的自主研发,可以外部采购的业务量很少;

华为汽车BU拆分独立发展:业务层面的竞争更白热化

3、合资汽车企业业务:目前,华为汽车BU独立融资,基本排除所有外国品牌,也给中国智能产业链生存机会,即获得合资汽车企业订单,甚至不限于国内车型,更应针对其全球车型,在中国最多的智能汽车市场抛光供应商,绝对可以杀死其他国家供应商;

华为BU独立的影响将是重大而深远的,但不要害怕竞争。敢于接受挑战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生存。道路艰难,前途光明。

原创文章,作者:车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302013686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