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宸芫
编辑|李国政
生产|帮宁工作室(gbngzs)
在传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华为汽车BU业务)被长安汽车以3000亿元收购3天后,华为与长安汽车的新合作落地。 11月26日,华为宣布将成立一家新的汽车智能系统和零部件解决方案公司,长安汽车计划投资并与其进行战略合作。25日,华为与长安汽车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新公司与双方合作有几个关键点:
首先,新公司的技术、资源、资产和人员来自华为。华为计划将汽车BU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到新公司,并注入新公司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
其次,新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包括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汽车云、AR-HUD、智能车灯等。
第三,新公司采用市场运作机制,不排除未来上市的可能性。根据合作原则,新公司将根据市场化原则独立运作,采用市场化管理体系和薪酬激励框架。
第四,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出资取得新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40%。具体股权比例、出资金额和期限由双方另行讨论。
第五,新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和零部件行业的领导者。新公司作为服务于汽车行业的开放平台,向现有战略合作伙伴汽车公司和具有战略价值的汽车公司等投资者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第六,双方计划在备忘录签署后6个月内签署最终交易文件。
双方合作的目的非常明确。
长安汽车希望深入赋予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加快构建智能时代完整、自主、领先的全栈智能车辆能力,推动向智能低碳旅游技术公司转型。
易车研究所所长周丽君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长安和华为成立合资智能零部件企业至少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分享利益的积极尝试。毕竟,绞尽脑汁降低阿维塔、深蓝、启源等智能零部件的成本是长安的首要任务,也是华为的核心弱点之一。
深蓝汽车表示,对智能汽车下半场的战斗非常有信心,可以“左手天花板,右手遥遥领先”。
资本市场首先做出反应。11月27日开盘,二级市场开始筹集资金。长安汽车(SZ00625)一度跌停,当日收盘价19.56元,涨幅超过10%,总市值1940亿元。
华为希望打造一个由汽车行业共同参与的电气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与长安的合作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平台战略的演变。未来,华为将继续在这个开放平台上与更多的汽车公司合作,探索开放共赢的新模式。
一些资深汽车从业人员认为,鉴于华为BU业务与双方的新合作,“智能选车模式(鸿蒙智行)不符合商业规则,华为与长安合作的新模式可能是中国汽车企业和ICT的机遇。”
在汽车业务方面,华为与汽车公司的合作模式分为三种:零部件供应模式、人工智能模式和智能汽车选择模式(鸿蒙智能银行)。在这三种模式中,供应商模式主要提供ICT(信息和通信技术)部件,而人工智能模式升级为一套完整的车辆智能部件解决方案。目前,人工智能模式的合作伙伴只有阿维塔。
与前两者相比,鸿蒙智能银行模式干预最深。华为不仅深入参与产品研发设计,配备华为智能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该品牌还可以通过华为渠道销售。该模型的现有合作伙伴包括赛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
帮宁工作室认为,备忘录背后还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疑点一,华为汽车BU业务是否完全剥离?
华为BU回应了帮宁工作室的问题:“目前签署的备忘录尚未提及相关问题,因为双方在现阶段初步就合作达成了战略协议,具体细节需要深入讨论,因此当前答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没有完全剥离,华为汽车BU业务将与新公司业务形成积极的竞争,这与备忘录中的合作原则背道而驰。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新公司业务范围竞争的业务。
这意味着,根据备忘录合作的原则,华为面临着一个选择:将汽车BU业务完全剥离到新公司;或者将鸿蒙智能银行以外的汽车BU业务剥离到新公司,鸿蒙智能银行将成立另一家公司。
如果汽车BU业务完全剥离,现有合作汽车公司应该如何处理三种模式?特别是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与鸿蒙智行合作。
26日深夜,赛力斯率先作答,发布了《情况说明》,表达了两个要点:
首先,即使华为和长安汽车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也不会影响赛力斯是华为BU合作最深、范围最广、装载量最大的汽车合作伙伴。
赛力斯表示,BU的战略调整不会影响双方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不会影响赛力斯的零部件供应关系,也不会影响持续为AITO业主和潜在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其次,赛力斯收到了华为新公司的邀请,包括联合投资新公司,参与电动智能开放平台的建设。赛力斯正在积极展示参与投资和合作的相关事宜。
截至出版,其他三家合作汽车公司均未作出回应。
据悉,华为终端传播部门回应,华为鸿蒙智行未被剥离到拟成立的新公司,仍将留在华为。
疑点二,如何定义华为与长安的合作?这是华为BU的第四种合作模式吗?
对此,华为终端相关人士表示,华为与长安汽车的合作模式与鸿蒙志兴相似,相当于华为与长安集团签署的新合作,但不属于第四种合作模式。开放平台和鸿蒙志兴是两种方式。
“目前,华为与汽车公司的合作模式仍然是前三种模式。”上述人士说。这个答案没有解释清华为和长安的合作,言语之间仍然存在矛盾。当帮宁工作室进一步询问时,对方表示不清楚具体信息。
疑点三,长安汽车持股几何?华为新公司的股东是哪家汽车公司?
备忘录明确规定,长安及其关联方持有不超过40%的股份,这意味着华为很可能拥有绝对的发言权。然而,双方尚未明确细化其股权。
很多知乎回答者认为,长安汽车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将参与合资企业,与华为深入合作。“华为的驾驶舱和智能驾驶可能成为许多汽车公司共享的生态底座,而汽车公司则在其擅长的机械领域展示其优势。“华为的驾驶舱和智能驾驶可能成为许多汽车公司共享的生态底座,而汽车公司则在其擅长的机械领域展示其优势。”
华为执行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野心是让这个开放平台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火车头。“我们一直认为,中国需要建立一个由汽车行业共同参与的电气智能开放平台和一个‘火车头’开放平台。”他说。
▲余承东,华为执行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
这对华为的竞争对手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一位华为朋友认为:“包括我们在内的智能商业模式属于探索状态,前路不明。现阶段很难给出一些确定性的结论。直觉上,华为打造的新开放平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威胁。”
原创文章,作者:帮宁工作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300613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