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率先进行重大人事调整的独立汽车公司

2023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兴起使得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销售和利润的压力下,汽车公司高管的频率和数量都优于往年,全球大型工厂和独立汽车公司都发生了许多人员变化。

在最后一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全球汽车公司和合资汽车公司从年初到最近进行的高管调整。在本期中,我们将盘点国内独立汽车公司的重大人事变动,看看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对高管进行了哪些调整。

年初率先进行重大人事调整的独立汽车公司是小鹏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之一。小鹏通过引进一名强大的将军,为企业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1月30日,小鹏汽车宣布,原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凤英加入并担任总裁,全面负责小鹏汽车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和销售体系,并向小鹏汽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何小鹏报告。

在王凤英加入之前,小鹏只卖了小鹏P7,然后旗舰SUV小鹏G9因价格和配置混乱而受到批评,并在上市不到48小时内宣布调整配置和价格体系。尽管如此快的调整是汽车行业的第一个,但它仍然无法换取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销量低迷,如何销售新车,是王凤英上任后需要解决的最大困难。现在,王凤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个明亮的答案:首先简化了新P7iSKU,摆脱了原小鹏产品细分车型冗余的问题,结合配置和价格加深了P7i技术旗舰标签;然后在新车型G6上,王凤英决定设定更划算的价格,更适合家庭表情,使车型特点更加鲜明。

这位在汽车行业深耕了30多年的老将的加入,极大地帮助了小鹏汽车在营销和战略规划方面的改革。有人评论说,业内著名的铁娘子让小鹏汽车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截至今年10月,小鹏汽车已连续六个月保持销量正增长,这是最好的证明。

年初率先进行重大人事调整的独立汽车公司

然而,今年8月初,小鹏自动驾驶研究副总裁吴新洲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辞职。然后,智能驾驶高级总监、智能驾驶决策规划算法和模拟器方向负责人李立云接任了智能驾驶高级总监。

不久之后,吴新宙确认加入英伟达。无论是从何小鹏的反应,还是吴新宙和英伟达的反应来看,吴新宙和小鹏都应该和平分手。唯一令人担忧的是,吴新宙被认为是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的“先驱”,他的离开或多或少会给小鹏汽车带来一些波动。

然而,何小鹏回应并解释了吴新洲的辞职,称小鹏已经进行了近10个月的内部交接调整。吴新洲已经建立了小鹏整个L2-L4自动驾驶架构,只有具体细节才能着陆。此外,小鹏XNGP的最初负责人,所以可能不需要太担心小鹏的过渡期。

同样在下半年,奇瑞汽车也经常发生人事变动。9月5日,向东平加入奇瑞汽车担任营销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和总经理,主要负责奇瑞营销服务中心。众所周知,向东平是汽车营销领域经验丰富的老兵。他曾在大众、斯柯达、沃尔沃、天际、北京现代、江铃福特等地工作。也许,在奇瑞看来,向东平在多家汽车公司工作的经验可以帮助奇瑞进一步扩大其分销网络。

在此之前,今年2月离开奇瑞的副总经理贾亚权也于8月重返奇瑞,担任奇瑞O&J营销公司总经理,负责奇瑞新品牌的准备。此外,贾守平今年2月再次回到奇瑞,担任奇瑞新能源营销中心总经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贾守平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又在10月离开了。

一个月后,奇瑞新能源发生了新的人事变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卸任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鲍思语接任董事长,张红玉担任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奇瑞高管今年变化频繁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奇瑞今年品牌重塑和电气化转型缓慢有很大关系。

早在今年4月,奇瑞就重新梳理了其子品牌,形成了奇瑞、星图、捷图、iCAR四大品牌布局。未来,奇瑞必将推动这四大品牌携手并进,加快品牌新能源转型。这背后的原因也很明显。毕竟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坦言,奇瑞在新能源方面可以算是“早起晚收”。

从这个角度来看,转型的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尽管奇瑞的转型方向已经确定,但可能不确定在一些重要职位的任命中是否有人居住。最近,长城还发布了新的人事任命,其多个品牌更换了负责人。

其中,刘艳钊担任魏品牌和坦克品牌总经理,负责魏品牌和坦克品牌的综合管理;赵永坡将担任哈弗品牌总经理,负责哈弗品牌的综合管理;前坦克500商品总监顾玉坤将担任坦克品牌执行副总经理。

年初率先进行重大人事调整的独立汽车公司

此外,据报道,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最近一直在休假。据说他已经提出离开,他的个人社交账户已经很多月没有更新了。 从市场上看,人员的频繁变化可能与销量的波动密不可分,即使不是不可避免的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长城汽车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营业收入达到495.32亿元,同比增长32.6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6.35亿元,同比增长41.94亿元。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长城汽车净利润为49.95亿元,其中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为1.76亿元和11.87亿元。可以说,长城今年连续三次实现销售和业绩跳跃。

年初率先进行重大人事调整的独立汽车公司

虽然长城在业绩数字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内部高管的频繁变化也会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不稳定感。更不用说,在最热门的新能源领域,长城汽车电气化转型之路并不顺利。在过去的十个月里,长城新能源车型的累计销量刚刚超过20万辆,平均月销量约为2万辆。这一销售水平已经被理想的追赶,与埃安有很大的差距,未能显示出老传统工厂的实力。对于长城来说,如何团结一心,在保持公司内部稳定的基础上,加快新能源转型进程,大概是长城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总结: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发生了迅速的变化。新车的推广和上市以及车型的更换都要快得多。此外,当代消费者对智能和互联网的追求使得新能源汽车不仅要卷硬件,还要卷软件。

越来越多的内部市场迫使所有的新老势力跟上这一趋势,如何“安排”自然是一门知识。有能力的人,特殊的人把正确的位置,自然可以帮助汽车公司达到更高的水平,反之亦然。这也可能是今年汽车公司之间频繁人员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车门视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201513447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