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眼调查,10月31日,威海国轩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国轩)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晓健,注册资本2亿元,业务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子材料制造、储能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废动力电池回收和梯队利用、充电桩销售等。
该公司由合肥国轩高科技动力能源有限公司100%持有,后者是国轩高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威海国轩是国轩高科技的全资孙公司。
图片来源:天眼查
今年9月26日,国轩高新与山东省荣成市人民政府、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新能源产业集成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和产业协调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
10月10日,国轩高科技在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威海产业推广会议上签署了该项目。国轩高科技总裁助理李晓健表示,签署的项目为30亿元,将在动力电池领域建设三条生产线,主要为风景储能服务、船舶动力电池、房车服务和移动电源服务。
也就是说,威海国轩的成立是国轩高科技落地威海后的进一步行动,国轩高科技威海项目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今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出货约31 GWh,营业收入217.78亿元,同比增长50.96%;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94.65%。
在布局路径方面,国轩高科技遵循全面推进全球化进程和“扩大储能”战略,锚定欧美市场,考虑亚太市场,深度绑定全球客户,积极建设和扩大全球供应链体系,不断提高增长潜力。
在产能布局方面,国轩高科技今年动作频繁,尤其是加快出海布局。2月,与斯洛伐克电池制造商Inobat达成合作,计划建设40GWh电池和Pack工厂;9月,欧洲第一个电池生产运营基地,哥廷根工厂第一条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10月,美国宣布将在伊利诺伊州建设锂电池项目,计划在密歇根州投资43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轩高科已收购InoBat25%的股权。
此外,越南第一家磷酸铁锂电池厂与越南Vingroup合资建设,目前正在围绕工厂建设展开。
截至目前,国轩高科技已初步形成中国、欧非、美洲、亚太五大材料基地和十四大制造基地布局。
根据国轩计划,公司2025年底全球产能达到300GWh,其中国内200GWh,海外100GWh。
在储能业务方面,1月11日,国轩高科技开发的Gendome便携式储能电源在海外众筹平台Indiego上线,24小时内销售额超过10万美元。
3月15日,国轩高科技与日本爱迪生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日本储能和回收市场。
9月下旬,国轩高科技、地热和电池储能开发商Ormat Technologies公司已经达成了多年的供应协议。根据协议,国轩将向Ormat发送 Technologies公司为建设电池储能项目提供总容量高达750mwh的电池。
此外,国轩最近还与南方网络储能技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应用场景开展储能项目合作;与Ebusco达成储能电池系统开发、生产和风景存储项目开发合作;并将与Ficosa和Idneo合作开发智能移动储能充电车、电池银行、电池回收、BMS 建立与大数据工程联合开发的合作。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110013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