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三季度报告略高于预期,并逐渐逆转

这是新能源爆炸的第786篇原创文章。本文仅记录了“新能源爆炸”的理念,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集团,不收费推荐股票,不代表客户管理财务。

德国纳米的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出来了。很多人看了一眼数字就说雷霆万钧。相反,不仅没有雷霆万钧,而且困境逆转的迹象非常明显。这是一份略高于预期的第三季度报告,至少符合预期。

 01 德方纳米亏损巨大的原因

前三季度,公司收入143.07亿元,同比下降0.7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96亿元,同比下降154.5%;扣除非净利润为10.32亿元,同比下降158.06%。在第三季度,收入达到54.14亿元,同比下降21.06%,同比增长37.15%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773.11万元,同比下降91.28%,同比增长114.62% ;扣除净利润4265.03万元,同比下降91.81%,环比下降91.81% 112.59% 。

从整个第三季度来看,这样的表现一定很糟糕,不仅收入下降,净利润和扣除非净利润暴跌,而且损失巨大,与去年18亿美元相比,完全是一个天空和一个地下。

然而,中期报告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德国的第三季度报告主要取决于第三季度的情况,要了解第三季度的表现,我们必须首先找出为什么中期报告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原因之前新能源爆炸跟踪其报告分析,一是进入2023年后,上游碳酸锂价格开始下跌,导致整个锂电池产业链价格下跌,公司主要业务磷酸锂正极材料也下跌,从去年年底最高近18万元,年平均价格12.5万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9.4万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可想而知。

此外,去年碳酸锂价格飙升引发了行业恐慌,许多公司被迫囤积大量高价原材料。今年,价格下跌了。许多公司清理了高价库存,这也对业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运营成本飙升。此外,下游需求放缓,公司开工率下降,设备作物动力不足,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中期报告时毛利率暴跌,变为负。你卖得越多,损失就越多。

 02 德方纳米第三季度报告简析

了解德方中报后,再看第三季度的业绩就很清楚了。

德国第三季度报告略高于预期,并逐渐逆转

从以上铁锂正极材料的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铁锂正极材料的价格在第三季度继续下跌,平均价格约为6万元/吨。德国在Q3的业绩压力应该更大,但事实上,与Q2相比,Q3的收入和利润都环比显著增长!

这只能说明Q3公司的产销量已经上升,去年囤积的高价原材料在第二季度基本清理干净。

事实也是如此。根据证券公司的计算,公司 Q1-3 出货约 16 万吨,其中 Q3 出货 6.8-7 万吨同环比增长约1万吨 38%,股权出货约 6.4 万吨。公司现有铁锂产能。 26.5 目前单月排产1万吨 2.1-2.2 一万吨,接近满产。

因此,公司Q3的毛利率从第二季度的-5.56%上升到9.80% ,随着经营现金流净额的显著改善,Q3达到23.755 亿,环比增长 146.6%。

从这些维度来看,德国第三季度报告很好,与中期报告相比,如果考虑到第三季度研发成本高达2.2亿,比第二季度增加1.3亿,加上第三季度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超过5500万,事实上,第三季度业绩明显好转。

唯一令人失望的是,合同负债的表现仍然没有明显改善,这不仅是德国自身的问题,也是整个行业乃至整个锂电池产业链的艰苦定位造成的。

 03 产业链中游苦逼

进入今年后,德国的合同负债表现并没有好转,一路下滑。第一季度减少1.66亿,第二季度减少1.79亿,第三季度减少1.15亿。截至Q3,合同负债仅为1.33亿,人们很难不担心Q4的表现。

虽然订单的快速减少与公司产能的释放和交付的加快有关,但更多的是与产业链的中游有关。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或整个锂电池材料行业相当痛苦,基本上没有行业声音,无论原材料是上升还是下降损失,损失基本由这些材料公司承担,向下游客户转移成本的过程明显滞后。

此外,锂电池中下游的定价模式通常采用当月或下月的价格计算,即M月(当月)和M-1月(上月)。当价格呈上升趋势时,下游价格倾向于使用M-1月进行定价。相反,当市场处于下行周期时,M月价格倾向于作为参考基准。

因此,无论价格上涨还是下跌,遭受哑巴损失的都是中游材料公司。

这导致只要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锂电池材料行业就不敢提前收到太多订单,以避免过度损失。此外,今年下游需求放缓,特别是锂电池行业也存在库存问题,货物不积极,导致年度合同负债表现相对较差。

不仅如此,湖南裕能的行业龙头合同负债也迅速下降,但总体表现略强于德方,龙头仍有龙头的底蕴。

一般来说,德国的第三季度报告略高于预期,并逐渐逆转。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后续上涨的可能性更大。一旦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升,德国的业绩预计将完全逆转。

此外,随着锰铁锂出货量的逐步增加,公司产品结构的改善,毛利率有望提高,德国后续业绩也不那么悲观。

然而,高毛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该行业只能依靠成本PK来赚取一些微薄的利润。决定最终结果的将是技术、生产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目前,德国仍有一些优势。

至于这些优势能持续多久,我们需要继续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源大爆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82313262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