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制药公司第一次跨境新能源了

中央企业中国医药集团也跨境光伏和储能轨道。从医药到新能源,国药的跨境似乎有点突然,但也有痕迹可循。这已经不是制药公司第一次跨境新能源了。

近日,国耀(广州)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芳,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管理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部件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

根据股权全景穿透图,公司由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控租赁)全资持股。由中央企业中国医药集团成员国药控股。

不是制药公司第一次跨境新能源了

不是制药公司第一次跨境新能源了

此外,公司清洁能源业务部是国家控制租赁围绕新能源产业方向,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门,专注于清洁能源产业链,致力于建设“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商 投资运营商”。

01

此前已与国家电投合作

从医药跳到新能源,国药的跨界似乎有点突然,但也有痕迹可循。

早在2020年6月,国家电力投资公司董事长钱志民就在总部会见了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珍,双方就综合智能能源、防疫、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随后,2021年8月,国家电力投资公司董事长钱志民与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景珍再次会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工业、技术、市场、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和扩大医疗卫生保障、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电力和电力服务采购、销售、国际市场合作、工业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空间。

今年5月24日,国控租赁公司出席了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能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

不是制药公司第一次跨境新能源了

▲图源:国控租赁官微

目前,国家控制租赁清洁能源部以分布式光伏为业务切入点,为清洁能源领域的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换电等相关领域提供全方位的资金解决方案。

国控租赁清洁能源部依托国药控股的股东优势,迅速开拓分布式光伏市场业务,短短半年服务客户20多家,产品模式不断优化。

02

制药公司跨境新能源

事实上,由于制药行业碳排放和能耗较高,中国制药集团等企业的碳减排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

医药特别是制药行业品种多,更新快,原辅材料用量大。“三废”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容易造成污染。医疗建筑单位的能耗是普通公共建筑的两倍左右,是最大的公共建筑之一。

据了解,世界500强中有32家制药企业,其中20家设定了科学碳目标,国际制药企业在设定碳减排目标方面领先一步。相比之下,我国医疗机构碳减排仍处于起步阶段,任重道远。目前,随着医疗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医疗部门碳排放在全球医疗部门碳排放中排名第二。提高制药企业碳减排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中国制药集团外,还有许多制药公司已经布局了新能源业务。例如,2022年6月,老上市制药公司海辰制药公司宣布,拟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亿元,用于海辰制药肥东年产5000吨锂电池电解质添加剂等项目。

海辰制药公司曾表示,锂电池电解质添加剂属于化工产品,公司积累了化工人才,公司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积累。更换大量设备和生产线后,锂电池轨道可能会很快切入。

巧合的是,今年3月,制药公司向日葵宣布与绍兴集成电路基金、上海龙翔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龙翔)共同投资建设年产10GW TOPCon电池生产线,首期建设5GW TOPCon电池生产线预计首期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

原创文章,作者:能源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72213228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