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爆炸的第783篇原创文章。本文仅记录了“新能源爆炸”的理念,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集团,不收费推荐股票,不代表客户管理财务。
比亚迪第三季度业绩预测出来,爆发到无敌的存在。
01 比亚迪第三季度业绩预测简要分析
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05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长120.16%-141.64%。扣除非净利润为183亿元–202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18.78%-141.49%;每股基本收益为7.06元/股至7.74元/股。
2023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46–115.46亿元同比大幅上涨67%-1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6.05–105.05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61.29%-96.90%;每股基本收益为3.29元/股至3.97元/股。
这一表现,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长,无疑都超出了预期。去年同期,比亚迪实现收入约1171亿元,同比增长115.59%;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350.26%。也就是说,在高增长基数的情况下,比亚迪继续实现快速增长。
特别是净利润预计为95-115亿元,即单季度首次突破100亿元净利润的可能性很大!
此前,当新能源爆炸追踪比亚迪的业绩时,据说比亚迪增加收入和利润的帽子被扔到了太平洋。这些季度是利润释放加速的过程,当然不会是终点。
爆炸性能的背后,自然是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炸。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07.02万辆,同比增长76.14%。具体到第三季度,乘用车销量为82.21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为43.16万辆。与特斯拉第三季度全球45.51万辆汽车相比,差距仅为3500辆左右,创下了两者之间最窄的差距记录。
比亚迪不仅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上超越了特斯拉,而且即将在纯电动汽车上超越特斯拉,成为真正无可争议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当然,在国际化程度上,它仍然不如特斯拉。
然而,对于这样的表现,市场仍然假装死亡,仍然被忽视,原因仍然是这些原因。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过高,增长速度必然会放缓,BYD未来的快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虽然这些担忧最终在过去几个季度被表现击中,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假装死亡,但总有一天会有实现。
也有很多人对迪王的爆炸性表现麻木,毕竟,在过去的几个季度里,迪王一直是如此超出预期的存在,但事实上,考虑到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价格战,即使昂贵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不担心销售比亚迪或多或少被迫跟随战争,或真正降价,或价格不变但配置改善,第三季度可以取得这样的业绩,相当不容易,只能说明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继续在线,规模效应开始继续发挥作用。
这也是事实。瑞银之前拆了一只海豹,发现制造成本比中国制造的Model高。 标准系列也低15%,要知道特斯拉是绝对的成本控制狂魔,model 3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纯电动汽车,海豹是比亚迪车型中不太成功的,成本甚至比国产model还要高 3 还低,简直不可思议。
秘密在于比亚迪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极其困难的道路,甚至是最困难的道路:深度垂直一体化。
02 比亚迪的成功之道
不用说,其他可能卡在脖子上的核心部件,比如三电,必须自己研究。其他自己做的人,可以比外国采购便宜,包括车身、内饰,甚至海外运输,都要自己买运输船。我迫不及待地想自己研究一颗螺丝钉。
这需要大量的研发投资,特别是人力投资。幸运的是,比亚迪在堆放人力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从一开始,他就开始制造锂电池,并依靠堆放人力来取代机器,最终在成本上远远优于对手来赢得市场。
事实上,比亚迪的人效相对较低,即使在2022年,这个问题仍然存在。截至2022 年底,平均每个员工都会带来比亚迪 74 万元营收。特斯拉的数据是436 一万元,连技术含量都没有,纯粹是堆人,员工120万的富士康都比比亚迪高,平均每个人都带来 116 万元营收。
但这从来都不是问题。虽然人数多,人效低,但只要总成本可控,销量上升,还是可以赚钱的。
在比亚迪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甚至有一个研发“301” 理念,即用 300% 获得的工程师 1% 技术领先。在生产制造方面,也有同样的概念,即生产线由大量的劳动力和少量必要的机器组成,即 “人 机器 = 机器人”。这种做法减少了比亚迪单位产能的设备投资,产能过剩时可以直接裁员,无需承担高设备折旧。
非常残酷,但非常有效,伴随着比亚迪财务上有趣的细节:比亚迪成立28年,在过去三年的年度报告中,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需要承担0名退休员工的费用。
这是因为比亚迪是一个像日本企业一样的终身雇佣制,还是许多人在一定年龄就被解雇了?
在商业演讲中,我们不会对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道德评价。无论如何,比亚迪的垂直一体化模式赶上了新能源汽车爆发的风口,最终跑出来,成为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赢得了全球20%的市场份额,甚至在中国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趋势,比亚迪占据了先发优势,未来将继续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浪潮。比亚迪现在正处于它的王朝,但现在不会是它的巅峰。它的巅峰必须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汽车的领导者。考虑到与燃料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超越丰田后,比亚迪的市值肯定是丰田的N倍。
比亚迪的未来是美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问题。
03 比亚迪的问题
一方面,无人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越来越接近,这对所有球员来说都是一个重组的机会,但显然,BYD在这方面相对落后,甚至从王传福的公开声明,也许顶级经理不相信或拒绝无人驾驶技术(当然,不排除有欲擒故纵的嫌疑,从招聘信息来看,BYD在加强这方面的投资),若不能尽快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后续仍有被颠覆的可能。
其次,随着近年来比亚迪销量的飙升,公司的数量也在迅速上升。现在比亚迪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60万。如果加上收购的捷普,员工总数将接近90万。员工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指数级管理的困难。
虽然BYD以前一直有海上战术的经验,但短期内员工总数的快速扩张与以前不同,必须需要更精细的管理。事实上,从一些在线BYD员工的分享来看,内部管理仍然存在一些混乱。当BYD的销售和业绩迅速增长时,这些可能不是问题,但一旦增长下降,问题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将决定比亚迪能走多远。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源大爆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72213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