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神滁州基地一期投产,占地1183亩

文/杨倩 编辑/严凯

严格的来源/储能研究所

一周内,滁州迎来了两次储能行业重磅新闻发布会。

10月27日,力神滁州基地一期投产,占地1183亩,是力神最大的生产基地,规划产能36GWh,主要面向车载和储能客户。

同日,力神还发布了320Ah储能电池、长循环重型卡车电池、乘用车领域高比能大圆柱形电池、半固态电池四款新产品。其中,320Ah储能电池将于2024年上半年推出,帮助神跻身300 Ah俱乐部。

就在三天前,光伏巨头天合光能的储能业务平台天合储能也在滁州发布了两款重量级新产品:新一代柔性液冷电池舱Elementata 2.Potentia蓝海,工商储能系统新产品,推动新储能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迈步“光储同寿”时代。

为什么这两家领先的储能企业选择滁州?这个三线城市在中国排名第38位,有什么魅力?

01储能龙头加码产能

据悉,天合储能滁州基地于2023年投产,总投资45亿元,占地面积约343亩,一期规划产能为12GWh。

从一片荒地到第一个电池下线,基地只用了7个月就完成了华丽的转型,显示出来了“天合速度”与“滁州速度”。

根据天河光能财务报告,天河储能拥有常州总部、安徽滁州、江苏盐城三大生产基地。预计储能电池、直流电池舱、交流直流产品组合将在2023年底达到12GWh产能,2024年第二季度末达到25GWh产能。

孙伟对,天合储能总裁「储能严究院」据说滁州的位置主要是从光存储一体化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滁州的光伏产业布局相当发达,天河光能与滁州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其次,滁州引进了力神、利维能电力、比亚迪等多家新能源电池厂,产业链集群完善。当然,滁州市地方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投资吸引力也是关键因素。

力神电池也青睐滁州。「储能严究院」力神新闻发布会获悉,力神滁州基地投资勇气非凡,项目总投资201亿元,总规划用地1800亩,总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年产48GWh动力电池。该项目是力神电池单个规模最大的基地。该项目预计分为三期建设,总投资65亿元,用地650亩。

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碧新表示,力神电池的大股东是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滁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增长势头充分,产业链完整,生态链生态链完善,商业服务环境优良。滁州基地从谈判开始到建设,投产速度非常快,是力神历史上建设最快的项目。”

成立于1997年的老锂离子电池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由中央企业控股的锂电池公司,在2023年全球500强新能源企业中排名第232位。然而,近年来,该公司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力神在1-9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第14位,装车量0.27GWh,市场份额0.11%,跌出前十,不再是第一梯队。虽然力神正在努力开拓储能业务,但力神也属于Infolink2023年H1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其他”。

在目前的白热化锂离子电池扩产军备赛中,力神电池相当激进,也许是为了恢复昔日的荣耀。

据悉,十四五期间,力神电池规划年产能将达到125GWh,先后在天津、滁州、无锡、青岛、苏州、武汉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分阶段实现大规模生产。

而且公司2020年的产能目标只有20GW。

02滁州的“野心”

力神电池和天合储能的产能布局只是滁州速度的缩影。

滁州素有“江淮保障金陵锁钥”地理位置优越,从滁州到南京的高铁只需18分钟,该市也处于合肥一小时经济圈。

滁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醉翁亭、琅琊山等名胜古迹。欧阳修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名篇《醉翁亭》“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光辉篇章,凤阳,朱元璋的故乡,也位于滁州。

除了深厚的历史遗产外,滁州还交出了新时代发展的答案。如今,即使周边有常州、盐城等新能源产业发达的地级市,滁州的光线也不能被淹没。以光伏产业和储能产业集群为起点,滁州正在建设优势产业高地。

滁州位于长三角腹地,没有被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所占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抓住了新能源的战略机遇,因此具有样本意义。

储能电池产业集群,已成为滁州强劲的增长引擎。力神电池、国智新能源等一批投资100多亿元的新型储能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天河储能、弗迪电池、星恒电源、博石高科技、利维能源、宏创新能源、国科能源、德兰明海等一批领先的锂电池项目纷纷落地滁州。

截至今年9月,滁州市已引进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项目67多亿元,其中已投产企业28家,锂电池产能25.68GWh,在建产能55.5GWh。

据悉,2022年,滁州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产值90多亿元,同比增长65%。

光伏产业是滁州布局已久的亮点。

据《安徽日报》报道,滁州光伏产业链布局完善,“光伏之都”城市名片名副其实,其光伏组件、光伏玻璃产能分别占全省60%、50%占全国11%、21%。

自2018年以来,滁州市已建成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边框、封装胶膜、焊带、背板等光伏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截至目前,滁州市光伏制造规定企业45家,滁州市光伏产业重点项目120多个,总投资3000多亿元,累计投资近1000亿元。世界20强光伏企业中有9家落户滁州,包括隆基乐叶、晶科能源、福莱特、福斯特、东方日升等。

滁州市委书记徐继伟表示,近年来,滁州抓住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主要指标增长率保持在安徽省前列,经济总量稳居安徽省第三,全国前100强,商业环境连续六个季度位居安徽省前三,科技创新连续两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

在追“光”逐“储”在旅途中,滁州作为长三角一体化27个城区之一,全面跟上沪苏浙,瞄准储能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新三样”产业,努力打造长三角产业辐射腹地,力争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今年以来,滁州光伏产业产值超过700亿元;新能源电池总投资125亿元,今年上半年产值50.8亿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在安徽省排名第三。

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承接周边城市上下游产业链,滁州近年来经济增长明显,堪称“黑马”,2019年,该市GDP首次从安徽第五冲进前三,保持至今,2020年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那一年,滁州首次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79位;近十年来,该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居全国第一。

面对未来,滁州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十四五”GDP超过5000亿元,人均GDP超过长三角平均水平80%。

为此,滁州正在摩拳擦掌。2022年,滁州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十四五”根据发展规划(草案),大力发展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太阳能电力设备,积极推进天合光能和远景能源储能项目建设,增加储能行业龙头企业的吸引力。该市《“十四五”在前期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表中,仅动态储电池投资项目就超过600亿元。

区位资源优势丰富,投资经营环境良好,百年一遇新能源风口,使滁州成为新能源企业扎营的天堂。

原创文章,作者:储能严究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311413066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