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锂电隔膜龙头恩捷股份(002812.SZ)发布了“终止和增持”公告。这两个公告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为它最近在资本市场的频繁行动。
在二级市场,恩捷股份于10月30日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报67.54元,涨幅4.37元或6.92%,总市值660.37亿元。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老板娘套现“梦碎”
根据《关于终止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及关联交易的公告》,恩捷股份终止收购Yan Ma、Alex 上海恩捷3.25%和1.53%的股权是Cheng持有的控股子公司。
至于终止收购的原因,恩杰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努力加快海外战略布局,及时把握未来海外市场发展机遇,促进与海外客户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海外竞争优势,相关发展需求更加迫切,综合考虑当前市场形势等因素,决定终止交易。
回顾之前的情况,距离宣布收购上述两人股权只有一个月出头,因此收购恩捷股份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市场纠纷和关注信。
在9月28日的收购公告中,恩捷股份计划收购26.13亿元 Yan Ma和Alex 两人持有的上海恩捷股权总额为4.78%。
据悉,本次交易以2023年4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547亿元,增值431亿元,增值率371.58%。
高溢价收购也引起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9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恩捷股份发出关注函。
此外,交易前,恩捷股份持有上海恩捷股份的比例已达95.22%,实现了对上海恩捷的绝对控股,因此收购的必要性也受到质疑。
10月13日,恩捷股份回复了关注函,并补充了业绩承诺和补偿措施。
然而,即使恩捷股份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收购争议也一直在耳边。重要原因之一是Yan Ma的身份,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司高层“套现”嫌疑。
资料显示,Yan Ma,中文名为马燕,是恩捷股份实际控制人Paul Xiaoming Lee(李晓明)夫妻双方均有美国国籍;Alex Cheng,中文名为程跃,国籍也是美国。他们在过去12个月里担任恩杰股份的董事。今年7月19日,恩杰股份收到了他们的辞职报告。
因此,对于此次收购,有声音认为,如果交易成功,恩捷股份的老板娘将“套现”17.766亿元。
此次宣布终止收购,有关人士甚至戏称老板娘套现“梦破”。
高管再次抛售增持计划
同日,恩杰股份还宣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管理、技术、业务人员计划增加公司股份,计划增加2亿元至4亿元,自10月28日起6个月内完成。
增持人包括董事长Paull Xiaoming Lee(李晓明)、包括副董事长李晓华在内的许多高管。其中,李晓明计划增持3000万至6000万元,李晓华计划增持2000万至4000万元。据了解,李晓明目前持有12.91%的股份,是恩杰股份的最大股东。
这也是李晓明和李晓华最近抛出的第二轮增持计划。根据6月26日的公告,他们计划在4个月内投资1.5亿元至2亿元增持股份。这一轮增持已于7月18日完成。两人共增持公司股份207.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1%,增持总额1.94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2023年半年报,恩捷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是李晓明家族,包括李晓明、李晓华,Yan Ma、YanYang Hui、Sherry Lee、Jerry Yang Li。在家庭成员中,李晓明和李晓华是兄弟,除了李晓华是中国国籍,持有海外绿卡,其他家庭成员都是美国华人。
关于恩捷股份
恩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玉溪创新工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云南玉溪;2013年,云南创新新材料集团成立,业务范围从普通彩色印刷扩展到特种纸、烟草标签、无菌包装、BOPP膜等综合包装印刷业务。
2016年9月,云南创新材料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简称创新股。
2017年5月,创新股收购上海恩捷,并于2018年7月完成90.08%的股权交割。
2018年9月,创新股更名为云南恩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股份更名为恩杰股份,主营业务扩展到锂电池隔离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进入锂电池隔膜领域后,恩杰股份一路上涨,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并达到顶峰。根据2023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是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的世界领先地位。在报告期内,该公司的生产能力继续增长,隔膜生产能力和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受下游锂电池厂去库存等因素影响,恩捷股份今年整体增长势头急剧下降。2023年上半年,恩捷股份收入55.68亿元,同比下降3.27%;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下降30.45%。其中,上海恩捷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下降4.65%;净利润13.49亿元,同比下降29.52%。
然而,上半年,恩杰在海外地区的收入为10.07亿元,同比增长74.37%。此外,自去年11月以来,上海恩杰还与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技、蜂巢能源四家龙头动力电池企业签订了2023年供应订单,总订单金额超过70亿元。
今年还增加了Morow、三家海外客户的新订单,包括PPES和一家全球电池公司,其中两家将从今年开始实施。
因此,长江证券分析认为,考虑到海外客户在中国的配套设施,恩捷股份的海外客户比例预计将逐渐上升至近25%。
此外,恩杰股份对公司下半年的业绩也比较乐观。他在回复收购股份关注函时表示,2023年下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继续改善。随着海外生产基地的建成和投产,2023年以后的利润将逐步改善。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311413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