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唯实要求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当然要照顾中国的情绪

导语

Introduction

唐唯实要求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当然要照顾中国的情绪,批评欧盟。

范舒琪,作者

李思佳,李思佳

金鹏辉编辑

不久前,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引起了业界的热烈讨论。在过去的两天里,这件事取得了最新的进展:当地时间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比亚迪、上汽和吉利三家中国汽车公司将通过抽样启动反补贴调查。

不仅如此,StellantisCEO唐唯实这两天也蹭了一波这件事的热度。

唐唯实要求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当然要照顾中国的情绪

十月二十六日,Stellantis与零跑的科技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唐唯实在新闻发布会上给自己“洗白”:“Stellantis集团不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导火索或发起者。”

后来,唐唯实说,他的家人不仅不是这次反补贴调查“导火索或发起人”,他不同意欧盟的反补贴调查。

唐唯实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们必须采取全球思维,因为我们面临着全球性的问题。我们不支持一个分裂的世界。我们喜欢竞争。反补贴调查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

当不知名的人第一次听到唐唯实的话时,他们可能真的认为这是一个光明正大、开放宽容的人。然而,互联网有记忆。从CEO过去的评论来看,中国汽车长期以来一直是他的“眼中钉”。

“如果欧洲市场保持开放,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直接与中国汽车公司作战。”

“目前,中国品牌必须向欧盟出口汽车 10% 欧洲汽车公司向中国出口欧洲制造的汽车时,必须缴纳关税。 15% 到 25% 关税。在中国竞争中,我们应该要求欧盟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实施相同的条件和规则。”

“欧洲汽车公司和中国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正处于十字路口。如果欧盟和欧洲汽车公司不采取行动,欧洲汽车行业将经历一场可怕的战斗。”

……

话里话外,充满了唐唯实对中国汽车的敌意。

听其言,看其行,Stellantis之前的一系列行动也展示了CEO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汽车公司的看法“不屑”。

今年,神龙汽车以17亿元的价格将其第三家工厂卖给东风,结果是Stellantis在中国“轻资产”战略正在逐渐实现,抗下战略正在逐渐实现“重资产”东风需要承担产能过剩加剧的风险。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去年申请破产,双方都停止了一年“分手”谈不上体面,唐唯实指责广汽“不遵守合资协议……”,广汽称Stellantis“缺乏对客户的尊重”。

但现在,唐实际上转过枪来帮助中国汽车交谈,并批评欧盟不应该对中国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如果他没有突然改变性,这是有利可图的,很明显,后者更有可能。

此前,Stellantis对中国市场“缺乏尊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不高。

根据Stellantis2021年的财务报告,当年北美为Stellantis贡献了30%的销售额、46%的收入和63%的营业利润;欧洲贡献了47%的销售额、39%的收入和30%的净营业利润。到2022年,北美和欧洲的销售额分别占Stellantis总销售额的31%和48%。

这些数据清楚地反映出,Stellantis不像全球汽车公司,而是更像欧洲汽车公司或区域企业。由于企业基本上不依赖中国市场销售汽车和盈利,唐伟自然不怕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撕破脸”,因此,他毫无顾忌地大喊欧盟对中国汽车加税。

但今年,情况开始改变。美国汽车工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罢工,给Stellantis今年的表现蒙上了阴影。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美国汽车工会与底特律三巨头的对抗仍在继续和升级。

继福特肯塔基州卡车厂之后,UAW的罢工扩展到Stellantis的斯特灵海茨工厂,约占Stellantis北美产量的16%,生产Stellantis的高利润车型Ramm 1500皮卡,所以这个工厂也是Stellantis世界上最赚钱的工厂之一。

据富国银行分析师科林介绍,斯特灵海茨工厂的停工给Stellantis造成了巨大损失•兰根估计,工厂的停工将使Stellantis每周损失约1.1亿美元的营业利润。

为了让工人回到工作岗位,Stellantis向工会承诺增加23%的工资,增加50%的养老金 50%,但工会仍然认为Stellantis在加薪、临时工资、全职工作和生活成本调整方面“提案最糟糕”,根据工会要求,Stellantis应将工人工资提高25%。

如果这波罢工以工会的胜利告终,Stellantis能保证它在美国的利润吗?估计悬!原来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很高,然后增加了25%。克莱斯勒可能真的想被杀“进入破产快车道”。

此外,美国的罢工也蔓延到了欧洲。据国外媒体报道,Stellantis计划向其法国和意大利员工提供股票,42000名Stellantis员工将有机会在优惠条件下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看到在欧洲和北美赚钱不是那么容易,唐唯当然记得中国巨大的市场。因此,他牵着零跑的手,在新闻发布会上降低了姿态。他告诉媒体,stellantis没有控制权,只是参与了决策和讨论过程,并提供了实现最佳决策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他摆脱了与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关系,恢复了在中国的形象。

当然,以上纯粹是猜测。也许唐伟对欧盟反补贴调查的持股和批评与美国的罢工关系不大。他只是看到了中美电气化的趋势,而中美汽车市场占全球40%。因此,唐伟实际意识到集团的转型必须加快。

在目睹了大众、宝马等汽车企业转型的低效率后,我想与中国汽车企业合作,以防止电气化研发投资烧毁集团太多资金。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中国汽车出海的增长趋势不可逆转,才有了零跑国际,提前“预约”中国汽车出海红利。现在唐唯实要求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当然要照顾中国的情绪,批评欧盟。

不管怎样,不管唐唯实手拉手打什么算盘,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唐唯实没有那么善意地为中国汽车说话。毕竟,企业关系就像国际关系。没有永恒的敌人,当然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311413053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