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新能源转型力不从心

在当今汽车电气化转型的浪潮下,各汽车企业纷纷积极转型,但许多汽车企业似乎对电气化转型漫不经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己的大规模生产纯电动汽车产品。英菲尼迪作为日产的高端品牌,在电气化转型中一直表现出来“躺平”尽管2018年宣布将进行电气化转型,但一直没有真正的行动。就在大家都忘记了他转型的豪言壮语的时候,英菲尼迪终于在2023年东京车展前夕宣布了他全新的电动产品规划,第一款纯电动概念车Vision Qe开始了全球首秀。

英菲尼迪新能源转型力不从心

从发布电气化转型到概念车亮相,英菲尼迪花了五年时间,在中国汽车公司完成了第二代车型的迭代升级。你知道,威莱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ES8车型的从零开始,然后只用了685天就完成了迭代升级。与英菲尼迪相比,它花了五年时间,但只发布了一辆概念车。这个速度令人遗憾。

概念车能否落地还不得而知

英菲尼迪首款纯电概念车Vision公开亮相 Qe的外观确实充满了运动感,采用了全新的“Artistry In Motion ”设计语言。车身流畅优雅的线条与更符合空气动力学性能的设计相结合,让新车散发出迷人优雅的运动感。

英菲尼迪新能源转型力不从心

具体来说,英菲尼迪Vision Qe概念车位于纯电动Fastback四门轿车车型中。据其设计师介绍,它还添加了东方美学设计元素。然而,这一次,英菲尼迪只出现在概念车的外观部分。他对自己的内饰设计、三电系统和智能水平保持沉默,没有谈太多,这也引起了许多关注者对概念车能否真正批量生产持怀疑态度。

英菲尼迪新能源转型力不从心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战场,中国汽车公司和消费者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力量。然而,根据英菲尼迪的官方说法,这款新车将于2024年正式大规模生产,但它将在日本和北美市场开始。

英菲尼迪新能源转型力不从心

这样一来,估计这款新车很难在中国市场销售,即使将来能进入中国市场,也可能是平行进口的。这样,它的价格可能会上涨,性价比自然会大大降低,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很难有所作为。

英菲尼迪新能源转型力不从心

英菲尼迪新能源转型“力不从心”

近年来,英菲尼迪在全球汽车市场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自2018年以来,英菲尼迪在中国、美国等主要市场的销售和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英菲尼迪在2014年开始了合资之路,他曾在2018年在中国实现了10万年的销售。不幸的是,英菲尼迪在2018年交出了一份糟糕的成绩单:年累计销量仅为4.4万辆,同比下降约8%,不到目标的一半。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自2021年以来,英菲尼迪在中国的销量已经不到1万辆。

英菲尼迪新能源转型力不从心

导致销量下降最多主要原因是车型更换速度慢,新产品等不及了,新能源转型原地躺平。尽管英菲尼迪计划在2018年转型新能源,但它还是一口气推出了Q Inspiration、Qs Inspiration、QX Inspiration 3款概念车。但直到今天,英菲尼迪还没有在市场上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纯电动汽车,这显示了英菲尼迪对新能源转型的看法。“佛系”。

经过多年的动荡,英菲尼迪也开始反思自己,并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转型问题。今年6月,英菲尼迪推出了全新的LOGO,打造了全新的门店风格。然而,在中国市场,英菲尼迪已经逐渐淡出了用户的视野,惨淡的销量迫使许多经销商转向他们的家庭。即使这款大规模生产车型明年可以进口到中国销售,它也有多少竞争力?恐怕英菲尼迪在中国的经销商很少,这款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希望也很渺茫。

为了更好地开展新能源转型工作,英菲尼迪官员还表示,将继续加强智能驾驶、互联网连接和汽车技术研发,同时与更多的技术和动力电池企业合作,但其官员没有披露任何具体的合作事项和合作进展,这也让许多用户犹豫其转型速度。

从目前的汽车市场来看,英菲尼迪的时间不多了。对于英菲尼迪来说,作为日产的高端品牌,它本应该需要钱和遗产。不幸的是,这几年“躺平”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成烂牌。面对新能源市场车型的快速迭代和技术突破,手里牌不多的英菲尼迪能否等到黎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原创文章,作者:E车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62112956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