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展望

10月8日,全球工业智库霞光智库应邀参加和军集团2023年国庆全体员工培训。霞光智库主任何伟Vivi作为特邀嘉宾,在培训中发表了“出海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展望”主题演讲,旨在为和军集团全体员工提供更深入的行业洞察力,促进中国本土咨询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

出海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展望

在演讲中,何伟分析了知名海外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实际实施,分享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和未来趋势。她说,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市场扩张、品牌建设等阶段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现在已经进入了可持续发展阶段。

出海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展望

如今,当中国企业处于全球聚光灯下时,企业全球化已成为《纽约时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加快各领域出海已成为各大公司必须处理的关键问题。

霞光智库作为一个基于全球市场的工业智库和内容服务平台,一直提供更专注、更专业的深度内容,赋予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权力。

中国企业在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遥遥领先

何伟在分享中提到,疫情自由化后,60%以上的企业有海外业务发展计划,对海外业务发展表现出了强烈的信心。现阶段,很多中国企业确实突出重围,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导者。

通过技术创新、财政支持和本土化,中国企业积极探索全球市场,在智能硬件、汽车、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制造业经历了这一过程“代工厂”到“世界工厂”身份的转变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何伟认为,中国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能制造业转型,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2020年,中国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出口国。2022年,行业出口额达到443.02亿美元,再创新纪录。”为提高竞争力,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公司每年都在加大对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以徐工机械为例,公司的主要新能源机械产品有纯电动自卸垃圾车、纯电动轮式装载机等。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5733项,其中发明专利1537项。

中国新能源汽车也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向海外出口“中国技术”和“中国体验”典型代表。何伟提到,无论是传统汽车公司还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新力量,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实现弯道超车。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05%;2022年增速不减,达到67.9万辆,同比增长120%;2023年1月至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智能化、车联网等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何伟认为,各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出海战略与自身特点一脉相承。

例如,BYD专注于产业链中上游的整合、技术研发和制造。为了在起步阶段迅速扩大市场,BYD选择将利润转移给合作伙伴,将所有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交给经销商,并更倾向于与该地区更强大的经销商合作,可以一次覆盖多个市场。

蔚来汽车的主要优势在于充电和更换系统、高质量的体验和服务生态,这些都是通过直接运营来保证的。因此,国内模式几乎被复制到欧洲,成熟市场的选择也是因为这些优势符合高端市场。

出海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展望

除传统制造业外,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也正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持力量“新业态”成为外贸“新常态”。

目前,我国跨境出口电子商务独立站模式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从2021年1.1万亿元上升到2022年1.4万亿元,同比增长27.3%。

其中,自2021年电子商务业务启动以来,Tiktok在许多市场一路飙升;极兔在东南亚起步后,迅速抓住中东窗口期,复制东南亚和中国市场的成功打法,迅速扎根中东本土市场。这两家公司已成为电子商务和物流出海领域的典型案例。

在互联网出海领域,中国企业也在各种轨道上蓬勃发展。

以社交娱乐为例,来自中国的音视频社交产品已经占据了海外的一半。除了第一款真正实现全球化的中国互联网产品Tiktok,Bigo Live、MICO、Yalla、Litmatch、Pokekara、StarMaker、WePlay、Toptop等产品正成为越来越多海外用户社交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何伟表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本地化能力对其全球化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赤子城科技为例,推出MICO、YoHo、Toptop等音视频社交产品,覆盖中东、东南亚、北美、日韩等地区市场。赤子城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习俗的用户需求,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对产品进行了差异化创新。在泰国、越南等市场,公司与当地知名音乐家合作,为其核心产品MICO创作和演唱主题曲,拍摄MV;在中东,赤子城举办了行业媒体会议、创作者会议等活动,向外界展示产品,回答问题,促进当地社会对在线社交娱乐产业形成客观积极的认识。

技术驱动 本地化经营,中国社会娱乐海外企业不断巩固技术壁垒,拓展全球业务领域。

二、出海品类“百花齐放”,本土化战略已成为共识

在全球市场层面,何伟认为,中国企业仍在出海“剑”指亚洲,许多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消费升级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其中中中东地区将继续成为“第二增长点”。

“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中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工业和技术产品市场上相互补充。在这个坚实的经济基础上,可以预测,双方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交流和合作。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实力、发展成果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寻求合作。”

同时,何伟表示,中国企业将更加重视本土化和区域战略,能否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法律、消费习惯和竞争环境,实施定制的市场战略和产品定位,成为下一阶段海外企业“长期主义”全球化企业的关键。此外,与当地企业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将成为中国企业扩大全球业务的重要途径。

出海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展望

在产品层面,中国企业的海洋类别将继续全面扩大,从智能硬件、电子商务、泛娱乐应用到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园艺、宠物用品等领域更加多样化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此外,出海品类呈现出更垂直的细分趋势。凯都《2022年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在多个品类中呈现增长,说明中国品牌在全球取得成功的途径多样化。

此外,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仍在增加科技领域的研发投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使中国企业能够开发具有颠覆性影响的高科技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何伟认为,未来十年,海外企业将继续推出更多影响世界的高科技产品,包括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将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能城市、医疗保健等各个行业。

出海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展望

在投资层面,何伟认为,中国企业将进行更多的双向投资和合作,不仅在海外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和投资机会,而且还将吸引国际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和合作。这将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技术、资本和人才的跨国流动。

出海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展望

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本土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发挥着比以往更重要的作用。未来十年,中国企业的全球发展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世界形势正在迅速变化,竞争与合作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

何伟提到,面对新的竞争模式,企业应扩大视野,提高能力,抓住机遇,规避风险,积极融入世界。只有不怕风雨,才能勇往直前,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化成功。

原创文章,作者:霞光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11012628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