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知多少
作者:树知
编辑:茂贞
风品:恪圭
来源:首财——首财研究院
智能制造如火如荼,督促上游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步伐。
不,诚捷智能发起了科技创新板IPO冲锋。能顺利通过吗?
1
收入量仍然很弱
净利率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根据公开信息,诚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容器和锂电池行业智能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0-2022年,公司收入2.35亿元,3.76亿元,5.88亿元;归母净利润1050.71万元,1325.96万元,5052.53万元。
利润继续双重增长,增长值得称赞。但从同龄人的角度来看,规模和体积之间仍存在差距。以2022年为例,领先的智能、赢合技术和利元亨的收入为139.32亿元、90.20亿元和42.04亿元。
毛利率也有审视点,综合毛利率为30.95%、28.79%、30.26%,稳定性有待提高。2020年至2022年,公司锂电池制造设备毛利率为34.18%、24.50%和19.80%,其中圆柱形电池制造卷绕设备毛利率为40.99%、32.08%和29.84%。均同比下降。
在这方面,程杰智能表示,近年来,下游锂电池制造业存在质量和成本降低的压力,相应的成本传递给上游设备企业,导致公司锂电池制造设备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的压力。
2022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也值得考虑:收入同比增长56.3%,净利润飙升462.6%。招股说明书显示,当年公司收入和成本变化基本一致,毛利率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仔细看,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和投资收益,而不是核心盈利能力的显著提高。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为695.08 一万元,主要是政府补贴。投资收益 78.36 1万元,即公司利用暂时闲置资金进行短期财务管理,占净利润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
即便如此,净利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2020年到2022年,公司净利率为4.37%、2.34%、8.41%,同期行业平均值为10.42%、10.26%、11.4%。
2
主营业务增长放缓
应收账款连增,经营现金流转负
诚捷智能的主要产品是电容器制造设备和锂电池制造设备系列产品。2020年至2022年,电容器制造设备收入1.16亿元、2.43亿元、2.9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0.82%、65.55%、50.03%。与2021年相比,2022年同比增速有所放缓。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从2021年的1836.66万元转为-1.10亿元。
对此,公司表示,由于销售收款与采购付款时间不匹配,收款不及时。当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低于净利润时,会给资金带来短期压力。
2020年至2022年,诚捷智能存货账面价值23441.39万元,56607.03万元,56270.79万元,占营运资产的47.55%、47.07%和54.07%的商品余额为13238.11万元,42369.82万元,39712.83万元,占存货余额的50.57%、70.58%、65.6%。
2020年至2022年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07亿元、1.43亿元、1.81亿元,计提减值为1042.15万元、997.75万元、1447.26万元。
行业分析师刘瑞玲表示,应收账款的增加和高库存不仅带来了现金流压力,而且还带来了减值坏账的风险,这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声音需要提高。
3
实控家族多次套现
2007年,郭德红拉着兄弟、妻子、弟弟宗勇,共投资50万元成立兴诚捷有限公司。2016年,兴诚捷有限公司将其改制为成捷智能。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郭德红直接持有发行人 2,640.3349 万股占发行人总股本的比例 29.6745%;间接控制发行人12.694%的股份,作为诚捷宏业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共同控制发行人 42.3739%的股份是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兴成捷有限公司成立16年来,成捷智能经历了9次增资和7次股权转让。招股说明书报告期内发生了5次增资和6次股权转让。丰盛六合、荣盛风险投资、艾华集团、小米智等外资进入,宗勇、郭德红等股东通过卖股套现。
例如,2023年4月,小米智能制造以25.29元/股的价格入股,成捷智能投资后估值22.50亿元。其股份分别转让给实际控制人罗德红和罗一琪。在这次转让中,郭德红套现了5000万元,罗一琪套现了2910.78万元。
2021年9月,毕方二号以9.68元/股进入,郭志勇套现828.06万元,成捷兴业股东套现1171.94万元。郭德红、宗勇、宗香容共持有成捷兴业76.5%以此计算德红家族总收入896.53万元。
2020年1月,宗勇将53.70万股转让给王志坚,兑现1200万元。根据公开信息,王志坚曾担任丰盛六合执行合伙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丰盛六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于2021年5月辞职。2020年1月,丰盛六合和王志坚与荣盛风险投资共同增资成捷智能。目前,丰盛六合直接持有诚捷智能3.45%的股份,王志坚持2.40%的股份,总计5.85%。
为什么实控家族经常套现,对公司的成长有足够的信心?
本文为首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首条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201712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