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储能A轮融资4亿元 重点推进新体系研发

9月12日下午,上海电气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储能”)A轮融资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融资金额为4亿元,由华强资本、国军风险投资、基石资本、鞍钢资本、海悦资产管理、高科技新军、上海电气储能控股股东上海电气同时注资知识产权等关键无形资产。

本轮融资完成后,上海电气储能技术将重点推进新体系研发,促进产业链布局和100兆瓦项目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加快产业升级,有效实现资本授权。

此外,在签约仪式上,上海电气储能技术与四川凉山州、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吉林白城桃北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上海电气储能产业布局;与江苏华电、中广核四川、开封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调;与华强资本、鞍钢资本、国军风险投资、海越资产管理、基石资本、高科技新军、上海电气签订增资协议。

这是上海电气储能的又一笔融资。去年3月4日,上海电气储能完成Pre-A轮融资,用于公司全钒液流储能自动化生产线扩建和新型储能技术研发。

上海电气集团新能源发展部部长、电气储能董事长张洪斌在签约现场表示,高成本是长期储能商业化的主要阻力,高成本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研发需要在新体系中进行;二是产业链不完整,上游材料价格上涨。电气储能积极与地方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有利于创造更完整的产业生态,加强技术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电气储能公司战略新闻发布会上,上海电气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杨林林表示:“基于目前的项目,钒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低于0.2元。自2023年初以来,一大批百兆瓦级钒电池储能电站已在各省完成项目申报。可以预见,这部分百兆瓦钒电池电站将于2024年推出、2025年陆续装机投产,实现大规模并网应用。目前,钒液流电池仍需不断降低成本,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加快百兆瓦项目的实施。”

数据显示,上海电气储能成立于2019年12月10日,距今不到三年,注册资本6250万元,实收资本6250万元。作为上海电气投资成立的科技储能平台公司,是上海电气的“4” 2 X“新轨道战略布局的重要参与者,适当的储能“富二代”,专注于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堆、系统集成的独立研发、制造和销售,为客户提供储能设备和整个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三年多的工业化进程,上海电气储能技术在长期储能领域脱颖而出。其独立开发生产的KW、MW液流电池储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电网侧储能、分布式智能微电网等领域,已成功开发5kW / 25kW / 32kW系列电堆成功交付了50多个液流电池储能项目。

具体来说,公司的产品矩阵包括储能电池、集装箱储能系统、储能电池簇、5G通信基站备用电源、退役电池储能系统、集装箱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5kW/25kW/50kW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等。

上海电气成立于2004年3月,跻身中国财富500强。它是世界领先的工业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智能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智能集成三个业务领域。

聚焦储能,上海电气布局了电化学储能、熔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多条路线。

公司拥有从电池组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化学储能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全覆盖领域。

2023年上半年,上海电气收入528.60亿元,同比增长5.7%;归母净利润和扣除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0亿元和2.46亿元。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储能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132112217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