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汽车企业的百年沉淀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门槛无疑要低得多,这导致了大量的汽车制造新力量。虽然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印象发生了变化,但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争议一直存在,这总是不可分割的“组装”两字。
毕竟,传统燃油车的核心是“三大件”,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品牌都看三电技术。“三电”它依靠许多供应商来完成组装,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根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为了创造差异化,一些新的力量品牌绕过了它“三电技术”,从智能、服务等方面出发,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脱颖而出,如“蔚小理”,三者在定位上的差异非常明显。
格局生变,理想胜出
“蔚小理”都是最早成立的新势力品牌之一,三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表现都是平等的。进入2023年后,“蔚小理”理想的汽车打破了它们之间的平衡。
从销售方面来看,目前理想汽车基本上可以实现月销量超过3万辆,蔚来汽车和小鹏仍在努力稳定月销量超过1万辆。从销售业绩可以看出,理想和蔚来汽车、小鹏不再存在。
至于收入,三者之间的差距更大。根据“蔚小理”根据上半年发布的财务报告,理想汽车上半年净利润达到32.4亿元,直接填补了近三年的亏损,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了盈利理想,成为继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后第三家能够连续保持季度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前者上半年亏损108亿元,同比增长16.8%,后者上半年亏损51.42亿元,同比增长16.9%。
毫无疑问,理想汽车已经在各个层面粉碎了蔚来和小鹏,这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毕竟,理想汽车是三者中技术不多的一款,但没有技术的理想却笑到了最后,这是不可思议的。
理想是另辟蹊径,切中用户需求
上面提到的理想车是“蔚小理”其中最不熟练的,因为说到威来,外界首先想到的就是换电。说到小鹏,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他们优秀的高级智能驾驶辅助,但说到理想,他们受到了批评。毕竟,扩展技术仍然是几十年前的产物。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理想汽车更像是供应链集成商,没有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
虽然理想没有技术,但理想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一些足以创造差异的地方。在产品定位方面,理想的汽车非常准确,它非常准确地进入家庭汽车市场,依靠扩展范围 六座 高配置 30万级标签,成功杀出一条血路,前几年只是依靠理想的ONE一款量产车型与蔚来、小鹏平起平坐。当理想的更多量产车型问世时,“蔚小理”销售差距自然反映出来。
回顾理想的扩展技术路线,虽然扩展功率不完美,技术门槛甚至不如插电式混合动力,但扩展功率具有结构更简单、故障率低、纯电动范围更长的优点,这些优势足以消除外界对增程动力的批评。
对于汽车公司来说,扩展范围是目前成本最低的电气化路线,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成本。因此,理想的成本可以花费更多的空气悬架、大屏幕、冰箱等配置。对于消费者来说,扩展范围功率可以满足短途电力和长途油的旅行需求,而不是纯电动汽车的耐力和能源补充焦虑。
此外,理想的汽车并非没有实力。其车型,无论是智能体验还是驾驶体验,在同一价格的车型中都是突出的,这些都是理想汽车的优势。进入新能源时代,汽车不仅仅是技术理论,最终取决于着陆产品和消费者的实际汽车体验,在这方面,理想是新力量中最好的,这就是理想汽车成功的原因。
写在最后:
公平地说,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制造门槛确实远低于燃料汽车。就核心技术而言,新力量品牌中没有人在技术上领先,基本上都是装配厂。对于理想的汽车来说,冰箱、彩电和大沙发不是一种技术和文化,而是一种扩展范围 目前,准确定位使理想成为理想“蔚小理”没有人能确定中跑在前面的那个,但理想能否笑到最后。
原创文章,作者:车轱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132112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