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爆炸的第718篇原创文章。本文仅记录了“新能源爆炸”的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集团,不收费推荐股票,不代表客户管理财务。
新能源爆炸已经多次覆盖和跟踪富能科技。这是一家一言难尽的公司。最近,它又传出了一个大消息。
01 广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再次出台了福能科技
7月25日,富能科技发布控股股东股权转让计划,次日停牌。8月1日晚,接收方披露,控股股东香港富能及其一致行动人赣州富创计划将上市公司5%的股份转让给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企业。上述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28.37元,总交易价格为17.28亿元。
香港富能是由美国富能全资持有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王宇和Keith D. Kepler分别持有美国F能48.95%、51.05%的股份是富能科技的实际控制人。赣州富创是富能科技的员工持股平台。
股权转让完成后,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富能科技18.6%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香港富能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降至16.5%,为第二大股东。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属于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这已不是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青睐富能科技。去年,富能科技的固定增长,广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其三家公司获得了富能科技11.57%的股权,现已成为最大股东,不爱富能科技。
当然,是真的看好富能科技还是别无选择,还有待商榷。
广州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城镇。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传祺、东风启辰等近20家汽车制造企业每年生产约300万辆汽车,几乎占中国汽车总产量的1/9至1/10。此外,还有500多家关键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采埃孚、马瑞利、高新兴、加特可、艾帕克等。形成东、南、北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
汽车工业无疑是广州的支柱产业。2022年,汽车制造业约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4左右,汽车销售额约占全市商品销售额的1/10以上。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的转型并不十分顺利。广州也面临着汽车工业的转型问题。如何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延续、巩固甚至提升广州作为重要汽车城镇的地位尤为重要。
随着小鹏汽车、广汽埃安等发展势头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如何加快新能源布局是广州一直在考虑和努力的方向。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自然是产业链布局的重点之一。
然而,动力电池行业的问题也很明显。目前,行业竞争格局过于明显。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垄断了近70%的国内市场。后排企业大多是地方重点培训企业,有的甚至接受了地方国有资产投资。在没有国有资产背景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富能科技确实是一个合适的对象。
此外,富能科技的主要客户是广汽埃安,双方都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完成股权合作将更加了解根源。
至此,继科技创新板第一家动力电池企业之后,富能科技再次成为第一家完成控股股东变更的科技创新板公司。
那么控股权转让对富能科技有多大影响呢?
02 控股权易手的影响分析
根据协议,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将提名五名非独立董事和三名独立董事,超过董事会数量的一半,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也将从上述提名人中产生。王宇将担任新的联席董事长,并将根据新董事长的授权行使职权。
香港孚能、YU WANG、Keith D. Kepler 他们都做出了不再寻求控制权的承诺,以及香港富能够放弃投票权的决定。此外,王宇和Kepler承诺在股权转让后至少在公司服务7年。
显然,富能科技的实际控制人王宇和Kepler正在用股权换取救命钱,广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加强了广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产业布局,双方各取所需。
对于富能科技来说,王宇和Kepler可以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企业的运营主要交给广州国资委。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收入超过2000亿元,加上广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产业布局,特别是汽车产业链的布局。
富能科技完成控股权转让后,融资能力无疑将大大提高。在与行业竞争产能时,受资金限制将大大降低。此外,预计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然而,富能科技也很难从此改头换面,立即进入快车道的发展。
更不用说国内动力电池的竞争模式相对稳定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几乎垄断了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富能科技只排名世界第十,与两大巨头完全不同。
更不用说富能科技的主要软包装电池了,它是世界上相对较小的技术路线。最主流的是圆柱形电池和方形电池。此外,随着中美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这一趋势仍在不断增强。软包装电池始终只是一条利基路线,后续技术路线能否被市场接受并开始突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仅仅说广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再次投入巨资接管富能科技是否意味着以富能科技为核心,重点建设锂电池产业链,特别是作为广汽系的重点动力电池配套设施,完全不一定。
毕竟广汽埃安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因派动力电池公司。一旦后续投产,尤其是产能上升后,完全不确定能给F多少份额。
当然,与之前的无助相比,在动力电池行业已经是巨头游戏的情况下, 依托广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富能科技无疑可以有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03 二线锂电池制造商的未来
事实上,对于二三线电力电池制造商的逻辑,新能源爆炸已经特别分析,核心是看到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在全球渗透率的新增长空间,跟随行业巨头喝一些汤。
与其他二三线动力电池不同,富能科技是世界十大动力电池企业中唯一一家专注于软包装电池的制造商。除了全球动力电池能否再次爆发外,还取决于软包装电池的技术路线能否被更多的下游制造商接受。
目前,全球软包电池仍不是主流,目前还没有下游接受度逐步提高的迹象。保持目前的市场地位并不容易。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性。考虑到富能科技在其他技术路线上有技术储备,如果软包电池真的不能被更多的下游企业接受,在广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大金主的支持下,其他路线的生产能力布局并非不可能,但没有先发优势。
虽然确定性不是很高, 但是盘子不大,市值不到300亿,行业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似乎值得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源大爆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62311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