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Ⅳ型储氢瓶国家标准明年实施,国内储氢瓶产品将陆续产业化。IV储氢瓶的企业标准和集团标准已于2020年发布,但由于国内IV储氢瓶的安全问题备受争议,国家标准出台缓慢。随着国内IV瓶研发水平的提高,IV瓶控制逐步自由化。2023年5月,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汽车压缩氢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国标”根据问题,预计未来四型瓶产品将陆续取证上市。
表 1:IV储氢瓶标准
资料来源:橘子研究院整理:
IV储氢瓶简介
储气瓶作为高压气态储氢的储存容器,已开发出从I型储氢瓶到IV型储氢瓶的四代产品,其中I型储氢瓶、II型储氢瓶主要用于加氢站和高压长管拖车的运输。、氢燃料电池汽车采用IV储氢瓶,国外正在研究V型瓶尚未商业化,国内处于空白状态。
根据工作压力,车载高压储氢瓶一般分为35和70MPa。目前70MPa Ⅳ型储氢瓶广泛应用于国外,国内市场采用35MPa Ⅲ型储氢瓶是主流,70MPa Ⅲ型储氢瓶处于推广期,Ⅳ型瓶从实验研发进入产品开发阶段。
IV型高压储氢瓶是一种可重复充装的气瓶,由塑料材料制成,用作高压储氢容器的内胆,外层用碳纤维包裹,固定在道路车辆上作为燃料箱。复合塑料主要由复合塑料衬里、金属接头、碳纤维缠绕层、外保护层和密封结构组成,其中复合塑料用于气体密封,碳纤维具有承载功能。因为IV型瓶在高压下更有优势,70MPa IV型瓶是行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图 1:IV型瓶结构
资料来源:橘子研究院整理:
1.1 IV储氢瓶产业链上下游上下游
IV储氢瓶产业链上游为尼龙材料、纤维材料、树脂等原材料、阀门、各种传感器等部件;中游为生产制造,主要包括内胆、罐体、内胆成型工艺;下游主要用于燃料电池车。目前,碳纤维和瓶口阀门依赖进口。在碳纤维方面,主要从日本东丽、韩国小星等日韩企业进口。国内碳纤维供应商主要包括中复神鹰、光威复合材料、江苏恒神等。
图 2:IV型瓶产业链
资料来源:橘子研究院整理:
1.2 IV型瓶 VS III型瓶
IV型瓶具有重量轻、耐氢脆腐蚀、压力高、储氢质量比高、寿命长等优点。IV瓶采用塑料内胆,耐氢脆腐蚀性好,产品安全性高,韧性和变形协调性强,产品疲劳寿命超过4.5万次;工作压力可达70MPa 储氢密度为49g/L,重量体积比0.3-0.8kg/L,储氢密度高于同规格III型瓶,使用寿命为15-20年,长度较短,重量较轻,为不同车型的轻量化、节能降耗、安装提供保障。
表 2:III型和IV型储氢瓶的特性比较
资料来源:橘子研究院整理:
IV型储氢瓶的制造成本低于III型储氢瓶,具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Ⅳ储氢瓶的成本取决于外包碳纤维复合材料。储氢质量为5.6公斤35和70MPa IV储氢瓶的制造成本分别为2865、3490美元,其中Ⅳ储氢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占总成本的75%以上,阀门占7%-9%,氢气仅占0.5%-0.6%。由于与大量金属铝材料相比,III型瓶使用的聚合物聚合物价格低,用量少,成本低于III储氢瓶3084的相应成本、3921美元。
图 3:35MPa 成本构成IV储氢瓶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特种纤维材料部
图 4:70MPa 成本构成IV储氢瓶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特种纤维材料部
1.3 IV瓶国产化需要突破关键技术问题
塑料内胆成型技术、基于塑料内胆的复合材料缠绕技术、超高压氢气密封技术和损伤检测技术是车载IV瓶定位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表 3:IV瓶技术问题
数据来源:70MPa车载IV储氢气瓶关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
二、IV储氢瓶市场前景广阔
2.1 车载储氢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映射了IV储氢瓶的巨大发展潜力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全球和中国汽车对储氢瓶的需求逐年上升。2022年,全球汽车储氢瓶市场需求达到34.5万辆,约占全球20%,为6.9万辆,比去年增长了127.8%。预计到2025年,全球车载储氢瓶市场需求将以28.7%的速度增长到80.5万个,中国年均速度将以69.7%的速度增长到23万个。2022-2025年,全球和中国车载储氢瓶市场规模分别为8.4% 、43.8%的速度是120.8、24.2亿元增长至161亿元、46亿元。
图 5:全球和中国车载储氢瓶需求(支、%)
数据来源:橙色研究所整理
图 6:全球和中国车载储氢瓶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橙色研究所整理
2.2 储氢瓶碳纤维的使用量不断增加
与Ⅲ与型储氢瓶相比,型储氢瓶,Ⅳ型瓶碳纤维用量超过10%,70MPa储氢瓶碳纤维用量超过35MPa10%。重型卡车一般需要6-8个储氢瓶,乘用车需要2-3个储氢瓶。在高范围和大容量的要求下,储氢瓶过渡到70MPa Ⅳ型瓶意味着碳纤维的消耗量更大。下表列出了70MPa企业的一些代表 Ⅳ平均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型瓶碳纤维复合材料量超过80kg。
表 4:70MPa IV型车载储氢瓶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量
数据来源:橙色研究所整理
三、龙头企业前瞻布局 扩产计划规模巨大
目前,中国十多家龙头企业正在关注IV瓶的研发和生产。中集安瑞科、天海工业、斯林达安科、奥阳科技等气体储运设备制造企业最为突出。龙盘科技、无势能源、亚普等汽车配套企业、中材科技、金博、山东通佳机械等复合材料制造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其中,集安瑞科、斯林达安科、浙江蓝能、丰辰氢能等企业与国外公司合作,推动IV储氢瓶制造。
表 5:国内IV型储氢瓶生产企业动态
资料来源:橘子研究院整理:
从国内主要IV瓶生产厂家现有和规划生产线产能来看,总产能已超过33万,规模惊人。
表 6:现有的国内主要IV型瓶企业和规划生产线产能
资料来源:橘子研究院整理:
从IV瓶企业分布区的角度来看,它呈点分散布局,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广东和环渤海,具有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础扎实、企业研发实力强、政策支持强的特点。
图 7:IV型储氢瓶产业布局布局
资料来源:橙色研究所
四、国内部分企业IV型瓶产品情况
4.1 集中集安瑞科IV型瓶车供氢系统
数据来源:橙色研究所研究数据
4.2 天海工业IV型瓶典型产品参数
数据来源:橙色研究所研究数据
4.3 佛吉亚斯林汽车氢塑料内胆碳纤维完全缠绕气瓶
数据来源:橙色研究所研究数据
4.4 龙盘氢能汽车压缩氢塑料内胆碳纤维完全缠绕气瓶
数据来源:橙色研究所研究数据
五、总结
IV瓶具有重量轻、体积大、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储氢瓶行业的发展热点。工业市场前景乐观,但仍存在碳纤维、密封材料等关键材料进口定位不足、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制造工艺缺乏评价和检测手段等问题。目前,以储运设备制造商为主的少数市场实体率先布局IV储氢瓶,开始研发、试验、生产线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现有和在建产能规模巨大。此外,IV瓶推荐国家标准将于明年6月实施,国内产能准备就绪。
原创文章,作者:香橙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82011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