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有望成为未来五年储能行业的风向标

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太阳能、风能本身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等领域仍存在一些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电的可靠性。因此,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可靠性,储能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许多储能技术中,全钒液流电池正日益出现,备受关注。

虽然2022年底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只有0.6%是液流储能项目,但一些专家仍然坚信,全钒液流电池有望成为未来五年储能行业的风向标。

钒液流电池是一种钒液流电池(V)的V3 /V2 作为活性物质,氧化还原电对的钒离子溶液作为负极储能技术储存在储液罐中。与传统的储能技术相比,全钒液流电池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电解质为钒离子酸性水溶液,在室温和常压下运行,无热失控风险,无热积累,具有本征安全性。其次,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寿命长、衰减低的特点。电极材料不参与电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平行流过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化学反应。低成本可以恢复容量衰减。在实际应用中,全钒液流电池已运行9年以上,效率和容量均未衰减。此外,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响应速度快、储能上限高、可控等优点,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多时间尺度、全过程的调节能力。

全钒液流电池有望成为未来五年储能行业的风向标

更重要的是,我国是钒金属生产消费大国,资源自主可控。据统计,2021年底中国钒储量约95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40%,2021年国内钒产量达到7.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3。因此,从储量和产能的角度来看,中国对钒资源的控制能力很强。此外,钒电解液可长期回收利用,因此,我国钒资源可充分支持全钒液流电池的大规模发展。

目前,全钒液流电池已进入商业化初期。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将从商业化初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重点推广液流电池作为核心技术之一。在政策的推动下,液流电池的渗透率不断提高。预计到2025年,国内钒电池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5%,装机功率将达到9GW,装机容量将达到36GWh以上。

然而,未来五年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技术成本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其次,技术生产技术不稳定,钒液流电池仍有电解质、离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这些挑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克服,以实现全钒液流电池的真正、全面的商业应用。

综上,NE-SALON认为,全钒液流电池有望成为未来五年储能行业的风向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相信全钒液流电池将在能源存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做出积极贡献。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但无论如何,全钒液流电池值得期待!来源:NE-新能汇GSALON

声明:本微信官方账号原创文章欢迎规范转载。转载时禁止更改文章内容,请务必按以下格式标注作者的来源和来源:NE-SALON新能汇;作者???】,本微信官方账号保留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72311125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