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终于为中国汽车行业赢得了口气!

小鹏汽车终于为中国汽车行业赢得了口气!

7月26日,大众汽车品牌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初期,双方计划为中国中型汽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电动车型。据报道,这两款新车将使用小鹏G9平台、智能驾驶舱和ADAS辅助驾驶,并计划于2026年进入市场。

小鹏汽车终于为中国汽车行业赢得了口气!

平安证券指出,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中国汽车公司最终从过去的技术输入方转变为技术输出方!

大众集团作为合作的一部分,将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15美元的价格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50亿元),购买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集团将获得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大众集团也将成为小鹏汽车的第三大股东。

小鹏汽车终于为中国汽车行业赢得了口气!

消息一出,小鹏汽车美股股价大幅上涨,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0%。截至收盘时,小鹏汽车报19.455美元/股,涨幅26.66%,创过去一年新高。

7月27日,小鹏汽车港股开盘也大幅上涨,截至发布,报79.700港元/股,涨31.74%。

那么为什么大众要和小鹏合作呢?中外会拉开吗?“反向合资”的序幕?

大众汽车“火烧眉毛”,愤怒地裁判汽车高管,害怕变小

天下熙熙为利来,大众与小鹏的合作也不例外。作为一家长期扎根于中国市场的外国汽车公司,大众汽车“牵手”小鹏的核心原因是自身电气化转型不顺利。

根据大众集团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全球交付437.22万辆,同比增长12.8%。大众集团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交付了145.19万辆汽车,同比略有下降1.2%。

也就是说,大众集团在全球其他市场实现了增长,除了中国市场交付小幅下滑外。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众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记录更加可怕。数据显示,大众集团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约2%至6.24万辆,远远落后于国内自主品牌和汽车制造新力量。大众汽车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小众”。

小鹏汽车终于为中国汽车行业赢得了口气!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大众汽车起步较晚,与国内独立品牌和汽车制造新力量拉开了差距。这不仅导致了大众电动汽车的低销量,而且严重拖累了大众集团新车的上市进度。为此,大众集团愤怒地解雇了主要负责软件研发的大多数高管。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正面临着来自投资者的巨大压力,投资者要求其增加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大众汽车品牌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舍费尔在之前的公共管理会议上直言不讳“屋顶着火了”。

技术问题已成为大众集团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此时,技术优势巨大的小鹏给了大众新的希望。

自成立以来,小鹏汽车一直坚持全栈自主研发电动汽车平台、车联网和自动驾驶软件。截至今年7月初,小鹏汽车高速公路NGP累计行驶里程达到3160万公里,用户渗透率达到84.32%。

小鹏汽车终于为中国汽车行业赢得了口气!

今年年初,小鹏汽车还发布了扶摇架构,标配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采用CIB电池车身集成技术,具有高速、城市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在电气结构方面,小鹏汽车800V碳化硅电气结构已大规模生产,充电5分钟可补充200多公里的电池寿命。外国汽车公司的电动汽车一般采用400V电气结构车型。

负责中国业务的大众集团管理董事贝瑞德表示,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是大众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扩大本土电动汽车产品组合,为下一步的创新变革做好准备。与小鹏汽车的合作,让我们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有了另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同时,我们可以优化合作伙伴的开发和采购成本。

可以说,小鹏汽车在技术上的优势已经成为双方合作的基础。

中国汽车终于可以玩了“用技术换市场”的故事。

小鹏汽车靠技术“恰饭”

就像大众陷入困境一样,小鹏也在与蔚来和理想的竞争中落后。

2023年上半年,小鹏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9.99%,从去年同期的销冠变为“蔚小理”垫底的存在。

亏损也在继续。根据小鹏汽车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收入40.3亿元,同比下降45.9%,净亏损23.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7亿元。更致命的是,小鹏汽车本季度整体毛利率暴跌至1.7%,同比下降10.5%,汽车毛利率下降至-2.5%。

小鹏汽车的股价也承受着压力。6月初,小鹏汽车美股每股跌至7.5美元左右,距离2020年高位已跌至90%。

对于此时的小鹏汽车来说,迫切需要大众汽车的合作伙伴。除了公关层面,与大众的合作还能给小鹏带来很多实际的好处。

首先,小鹏的现金流继续面临压力,大众7亿美元的投资无异于小鹏的救命稻草。虽然小鹏发布了G6,在产品和价格方面具有竞争力,但它仍在产能上升,并以成本定价的方式注定不会有太多的利润。

投资大众汽车的资金可以暂时缓解小鹏汽车的现金流焦虑,使其更加专注于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

其次,大众可以帮助小鹏汽车提升制造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地位。

大众汽车是一家拥有完善供应链和世界级设计和工程能力的老牌汽车集团。小鹏汽车有望吸收大众供应链的优势,推动原有大众供应链共同成长,帮助完善原有供应链管理体系。

对于小鹏来说,与大众的合作也可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收入,为小鹏的汽车利润开辟空间。未来,预计小鹏G9软件和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向公众开放,这将给小鹏带来相对较高的毛利率。

此外,大众汽车集团透露,新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将成为小鹏汽车在开发领域的合作伙伴。

公开数据显示,科技公司汇集研发、创新和采购功能,是大众集团除沃尔夫斯堡最大的研发基地,未来将有2000多名研发和采购专家开展新的智能网络电动车型相关工作,可以大大促进小鹏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

最后,大众可以帮助小鹏开拓欧洲市场,改变欧洲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刻板印象,有望长期推动小鹏全球化进程。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高度互补的优势是双方长期战略合作的基础。双方将分享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和世界级的设计和工程能力,并相互学习。

在双方正式宣布合作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还在微博上发布了大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alf Brandstaetter的照片,并表示“期待携手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世界各地”。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始反向合资企业,“用技术换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7月11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42.4%和44.1%,市场份额达到28.3%。

换句话说,每四辆新车在中国市场销售,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有趣的是,奥迪和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在大众集团投资小鹏的同时,也签署了战略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

小鹏汽车终于为中国汽车行业赢得了口气!

据悉,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络电动汽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推出新的电动车型,进入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同时,双方共同开发的电动车型也将配备最先进的软硬件。

巧合的是,今年4月,媒体爆料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和李斌在威来的NIO HOUSE会议。业内猜测奔驰和蔚来有合作的可能。

事实上,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改变了以市场为技术的被动局面,近年来继续向外部出口技术。去年,丰田与比亚迪合作,推出了两款使用比亚迪三电系统的车型。

在全球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包括比亚迪和小鹏在内的中国汽车公司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跨国汽车公司无疑是在短时间内弥补电气化和智能化的不足,与新能源技术领先的中国汽车公司合作的最佳选择。

平安证券还指出,大众集团增资入股小鹏汽车,与小鹏、上汽达成战略合作,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汽车工业来自过去“以市场为技术”演变为“以技术换市场”,中国汽车公司也将从过去的技术输入方转变为技术输出方,对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崛起机遇持乐观态度。 

作者认为,大众与小鹏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更多的国际汽车公司将跟随大众的步伐,与新能源技术领先的中国汽车公司合作,以促进自身的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但“1+1”能否大于2,还要拭目以待。

原创文章,作者:首席商业评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312110917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