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智车技术
7月12日,蔚来汽车宣布已完成CYVN Investments RSC 7.385亿美元的Ltd战略股权投资。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背后是中东石油公司。但就在各方认为蔚来财大气粗,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7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蔚来将推迟自制电池的量产节点。在此基础上,蔚来也放缓了电池厂设备采购的步伐。
01
威来布局自造电池已久
李斌多次提到蔚来自制电池。
在去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会上,李斌提到威来将采用自制措施 外部电池供应策略。自制电池将应用于2024年上市的阿尔卑斯品牌车型。今年2月“2023年威来电池合作伙伴论坛”,李斌细化了蔚来的自制电池战略:启动“蔚来电池科技合肥产业基地一期”建设,计划生产能力40GWh,可满足约40万辆汽车的电池需求。
事实上,早在2021年,蔚来就成立了自己的电池研发团队。2022年年中,有消息称,蔚来投资2.185亿元在上海新建了31个电池和电池组研发实验室,并铺设了锂离子电池试生产线和电池组pack线。在此基础上,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正式注册成立。此后,蔚来自制电池进入快车道。
02
蔚来需要放慢前进的步伐
我们认为,对于目前的威来说,在月销量达到2万之前,应该推迟甚至暂停电池、芯片、手机等其他领域的业务。
威来目前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情况并不十分清楚。
一方面,价格战没有停止的迹象。就在蔚来为了提高终端交付水平,将新推出的包括全新ES6在内的所有车型价格调整到3万元后,小鹏立即推出了20.99万元的小鹏G6。小鹏过去吸引了整个市场的注意力,这大大降低了之前新ES6的降价效果。全新ES6对蔚来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其销量达不到预期,威来已经被迫进入角落,恐怕未来两年不会好转。
另一方面,威来目前需要投资的领域太多了。威来除了上述核心技术外,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拓展欧洲市场,布局换电站。更不用说威来的阿尔卑斯和萤火虫这两个全新的子品牌也在大力推广,无论是研发还是销售渠道建设,都要花很多钱。从重要性的角度来看,这些项目是能够在短时间内立即提高威来销量的重要战略,优先级将高于电池制造。毕竟电池可以直接从宁德时代或者其他第三方电池公司购买,在质量和成本上肯定比威来的自制电池前期更有优势。
03
有必要开发自己的电池吗?
对于大型公司来说,从后期交付和经济的角度来看,自主研发甚至布局整个电池产业链都更具成本效益。目前,跨国汽车公司集团,包括特斯拉、大众和沃尔沃,已经或即将拥有自己的电池工厂。通用汽车和福特在北美大陆也与韩国或日本电池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但是对于现在的蔚来来来说,自制电池可能有点过早。
电池是一个需要在早期研发阶段和工厂建设中投入大量资源的领域,1GWh的生产能力投资达到3-5亿元。在后期制造中,也更注重规模效应。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大型电池公司相比,威莱在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和可调资金方面都不是数量级的。
威来从供应链和毛利率的角度推广自制电池。
在供应链方面,对于许多国内汽车企业来说,在市场最热的时候,或多或少受到上游电池企业的限制。有时,由于电池厂无法及时交付,汽车公司会放慢车型的交付节奏。若能自建电池厂,则能有效避免电池供应的限制,在整车交付中不被卡脖子。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国内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情况也十分严重。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其他电池厂商,当时都没有发言权。
在成本方面,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电池制造商降低价格,以获得更多的订单。头部电池制造商的大规模效应使其在成本控制方面不可避免地优于威莱的自制电池。特别是考虑到威莱曾经想将自制电池部署到定位较低的阿尔卑斯甚至未来的萤火虫品牌,在电池价格下跌的背景下,自制电池的经济效益相对不那么明显。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现象是电池领域产品技术升级带来的风险。目前,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在产品力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丰田的固态电池也不容忽视。与三元锂相比,后者采用固态电解质,在耐久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代际优势。一旦固态电池可以投入生产,考虑到成本因素,不能说它可以完全取代现有电池,但在威莱布局的高端车型中,将不可避免地没有竞争对手。到时候,威来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的电池和电池厂可能会面临投产前落后的局面。
在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环境下,威来推迟电池自制时间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蔚来,我们认为我们仍然需要关注核心技术。我们承认电池在电动汽车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正如上面所说,考虑到国内电池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特别是出现了许多电池企业可以与宁德时代竞争,原始设备制造商可以在电池研发领域投资一定的资源,但在自制电池中,可以慢,毕竟,有很多地方需要钱。
原创文章,作者:智车科技I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00010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