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懿,港湾商业观察
11月15日,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09868.HK)根据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该公司今年首次出现毛利率负增长。
在此之前,公司董事长何小鹏和余承东也在公共媒体上,针对AEB技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发生争执,但双方后来表达了善意。
01
净亏损38.9亿元,毛利率转负,继续增加门店
近日,小鹏汽车公布了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85.3亿元,同比增长25.0元%,环比上升68.5%;净亏损为38.9亿元,同比增长63.6亿元%,环比增长38.6%;毛利率为-2.7%,同比下降16.2%,环比增长1.2%。
2023年第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40008辆,环比增长72.4%;汽车销售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77.3%。2023年第三季度汽车毛利率为-6.1%,同比下降17.7%,环比增长2.5%。
小鹏汽车透露,汽车销售收入的年度和季度增长主要是由于G6交付量的快速增长。汽车毛利率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与G3i相关的库存减值对2023年第三季度汽车毛利率产生了2.9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以及销售促销和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增加。毛利率的环比上升主要是由于模型产品组合的改善和成本的降低。
同比,小鹏汽车目前的毛利率明显低于往年。2021年第三季度和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依次为14.4%、13.5%。可见,虽然今年10月汽车月交付量达到新高,但毛利率逐年下降,甚至出现负毛利率。从业绩电话会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毛利率需要等到2024年才能提高。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收入低于银行预期,但毛利润和EBITDA高于预期。管理层指导第四季度收入127亿至136亿元,低于预期26%。降低公司目标价格3%至78港元,保持“买入”评级。同时,降低小鹏的收入预测,反映第三季度业绩、第四季度销售和收入指导。
大和资本还表示,从今年到2025年,小鹏的收入预测将增加3%至5%,以反映G6销售比预期更好。但估计公司在中端OEM市场的定位并不好。虽然目标成本将在明年年底降低25%,但在价格压力下,很难提高毛利率,保持其“销售”评级。
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鹏汽车-W(09868)“买入”评级,考虑到新品牌车型对业绩的增量贡献,给予小鹏192亿美元目标估值,目标价88港元。预计公司2023-25年销量约为14/32/52万辆,2023-25年总收入达到311/695/1060亿元,non-GAAP净利润率-34%/-10%/-2%。
说到毛利率,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定价。当被问及“如果你想要一个可持续的毛利率增长,产品在细分市场的定价权是否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大多数汽车公司都是根据比亚迪和特斯拉进行被动定价的。小鹏汽车的管理层在细分市场中获得了更强的定价权?”
在这方面,何小鹏回答说:“定价权来自于规模和综合成本控制能力。它也来自于品牌溢价,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我们将考虑如何差异化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也符合小鹏目前渴望扩大销售渠道和门店数量的情况。
据悉,2023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人民币16.9亿元,同比增长4.0%,环比上升9.6%。年度和季度上升主要是由于向特许经营店支付的佣金增加。
截至2023年9月30日,小鹏汽车实体销售网络共有395家门店。在销售渠道方面,在绩效电话会议上,小鹏汽车指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淘汰了近100个销售点,2个月内完成了100多家门店的投资工作,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实现了500多家销售门店和近1000家体验店。这将成为销售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可见,在毛利率仍为负的情况下,小鹏汽车坚持扩大销售渠道覆盖面积的决心。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张翔指出,“扩大门店数量是汽车公司的品牌战略之一。目前,Tesla和威莱正在减少门店数量,而零跑和哪吒正在扩大门店数量。扩大店铺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收入和销量,但利润和单店平均销量能否跟上是关键问题。在众多汽车企业中,理想汽车销量最好,员工数量最少,利润可以转正。相比之下,小鹏汽车在行业中处于中间阶段,员工数量和销量处于第二阶段。”
在此基础上,小鹏汽车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将达到59500至63500辆,每年增加约101.2%至114.7%。总收入介于127.0亿元至13元之间6.0亿元,年增长约86.1%至99.3%。
02
AEB纠纷后朋友“误会”?P5车主数百封公开信
正如外界所观察到的,小鹏汽车最近非常受欢迎。从11月1日到11月9日,小鹏汽车与华为关于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争论终于结束了。11月9日,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表示,未来将通过OTA (Over The Air Technology,车载系统在线升级技术)扩展AEB功能。
至于OTA技术和AEB之间的关系,张翔说:“这需要OTA接口和功能,否则只能通过4s商店升级。然而,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现在都有OTA功能。”
11月1日,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朋友说,他们的智能驾驶可以在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放。事实上,在全国道路上开车并不难,ACC(自适应巡航辅助)也可以,LCC(车道巡航辅助)也可以。但是很难开得好。”
与此同时,何小鹏还对问界进行了“针对问界新” M7 根据大定用户的调查结果,很多人愿意为AEB买单做出回应:“朋友说AEB,我觉得99%它是假的,它是假的,这些宣传不是公司正式发布的,都来自小视频。我们的人也问,它的AEB根本不能打开,路上有太多的误刹车。”
对此,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朋友圈做出了回应,“赶快体验吧!连 AEB 那是什么,居然有一家汽车公司的负责人还没有明白!“并附上AITO问界系列的宣传推送,推送中提到的高速NCA技术将基于GOD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和RCR(Road Cognition & Reasoning,道路拓扑推理),再次升级。
11月7日,小鹏汽车在微博上披露,小鹏在AEB正式测试中接近满分,P7车型同时获得Euro NCAP(Euro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与C-NCAP(中国)双五星认证车型。此外,还有10多个主动安全项目。AEB是小鹏的标准配置之一,不需要智能驾驶版。
他们自己的汽车销量给了问界和小鹏汽车互相争斗的信心。
11月1日,赛力斯汽车发布消息,2023年10月,AITO问界系列交付新车12700辆,其中问界新M7交付新车10547辆,问界系列10月份交付新车12700辆,其中问界新M7交付新车10547辆。
2023年10月,小鹏智能车月交付量达到创纪录的20002辆,环比增长31辆%,同比增292%。与此同时,小鹏G6每月交付8741辆。随后,何小鹏表示,技术路线讨论,误会后更容易成为好朋友。
事实上,由于自己的CNGP技术,小鹏汽车最近不仅陷入了AEB的技术纠纷(City Navigation Guided Pilot P5系列未能实施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收到数百名小鹏P5车主的公开联名信。
联名信指出,小鹏汽车此前承诺的CNGP功能尚未完全实施。与此同时,下一代小鹏智能驾驶舱系统XOS天鸡发布,但小鹏P5不支持该系统。联名信称,根据许多车主的实际测量,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CNGP只支持一些道路和主干道,整体使用非常不舒服。此外,联名信还提到了视觉雨刮器未能实现、地图红绿灯倒数读秒功能未实现、高德地图版旧等问题。
据了解,汽车皇帝数据显示,今年9月,小鹏P5销量为826辆,呈波动下降趋势。我不知道它的销量是否受到联合信件风暴的影响。小鹏引以为豪的P7没有表现出更好的销量。今年9月,P7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排名126辆,销量466辆。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汽车公司相互追求,提高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当汽车公司画太多的蛋糕时,很难完全实现过去的承诺。在新能源汽车的更新迭代中,确保硬件能够适应更先进的系统也应该成为汽车公司考虑的问题。
至于硬件与系统的匹配,张翔指出,“要实现两者的适配,汽车公司需要支付较高的开发成本,适合拥有量较大的品牌。类似苹果手机的适应性比较好,而苹果手机本身保有量很高,可以分担成本。目前小鹏汽车的保有量在20万左右,相对较小,因此成本较高。成本是影响硬件和新系统适应的最大因素。如果软件投入过高,能否收回成本也成了问题,更何况小鹏汽车还在亏损。”
03
开启生态布局,多维度降本有效吗?
据了解,小鹏汽车今年年底继续推出新车型,通过与不同企业的合作,开始自己的生态布局,寻求上述成本降低模式。
今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还将推出收款MPV产品X9车型。小鹏在性能电话会议上提到,这将是第一款具有无图XNGP功能的车型,将于2024年交付,并期待成为大型纯电动MPV销量第一。
X9之后,小鹏汽车还有很多新车型的计划。包括2023年8月27日,小鹏汽车宣布与移动技术平台DiDi合作 Global Inc.(滴滴”,DIDIY.Nasdaq)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4年推出基于15万的全新品牌“MONA” ,并且通过这种模式来打开下沉市场。
小鹏汽车指出,新品牌将促进小鹏汽车在A级汽车市场的销售。2024年第三季度,将在15万元范围内推出高级自动驾驶车型,开拓与其他品牌的差距,创造新的蓝海市场。
除此之外, 7月26日,小鹏与大众集团(“大众”)签署战略技术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大众战略少数股权投资股票购买协议,预计总成本约为7亿美元。小鹏汽车指出,与大众的合作主要是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合作,其中与大众合作的G9系列车型正在市场上销售。与此同时,通过与大众的交流,小鹏汽车将在2024年降低成本%因此,预计明年毛利率也将大幅上升。
至于与上述两家企业的合作,何小鹏表示:“公司与公众的合作主要是供应链、制造业和售后服务领域的合作。这是一种生态布局,包括与滴滴的合作,试图完成不同生态的互补和布局。”
中金公司在10月份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小鹏汽车计划多维降低成本。目前,公司实现了前后一体化压铸技术,并积极研究下一代CIB 公司计划将整车制造成本降低10%-30%。此外,公司计划在XEEA3.5架构上集成智能驾驶、驾驶舱、仪表、网关IMU、降低成本40%的功率放大器等。同时,公司下一代电驱系统采用更高效的电磁方案和全新的碳化硅方案,在保证动力效率的同时,降低50%的关键成本,实现更好的价格和性能。(港湾金融出品)
原创文章,作者:港湾商业观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241313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