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在19世纪初,飞机的研发被视为一种疯狂的举动,被社会所不允许。然而,在这种思想禁锢的背景下,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完成了59秒的飞机试飞,这一微不足道的试飞结果成为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开端,开启了人类探索天空的新篇章。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是押着同样的韵脚。
6月26日,以“科技思变”以2023年广汽科技日为主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变革。在活动现场,广汽集团发布了全车配备氢电混合系统、全球首款乘用车氨发动机、N合一集成电驱系统、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
同场,广汽飞行车GOVE也首次亮相,全球首次飞行。
01
交通思变
广汽飞行汽车的积累
对于飞行车来说,大多数声音都认为这是噱头,并嘲笑它的技术进步。然而,这些观点忽略了建造飞行车的可能性——“城市立体交通”。
目前,习惯性的地面交通是由公路和铁路组成的线性网络,使城市的发展成为中心-边缘结构。飞行车将在任何节点之间建立一个节点网络,无需通过中间点即可直接到达。这种网络结构更容易形成多中心和分散的结构,而不是人口聚集在大都市“中心-边缘结构”。
将线下世界转化为类似于线上节点的网络世界,将带来巨大的变化。
首先,节点网络可以消除地理空间的限制,让人们更自由地移动和交流。其次,节点网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使人们更容易获得所需的资源和服务。最后,节点网络可以打破传统的产业边界和区域限制,促进跨境合作和创新。
飞行汽车的出现不仅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快地从A到B,也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城市、工作模式和活动轨迹。德勤认为,到2030年,世界上将有2.3万辆飞行汽车。Frost&对Sullivan的预测更为激进:到2040年,全球将有43万辆飞行车,这将彻底改变航空业。
但安全是市场适应这种新交通工具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研发设计方面,广汽采用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MBSE系统工程理念,建立了基于模型系统工程的飞行汽车研发系统,确保了研发到未来批量生产环节的安全可靠。在动力方面,双备份多旋翼动力系统的冗余设计使飞行舱能够完成既定的飞行任务,即使在空中出现单个动力单元异常。
广汽拆除了地面行驶、空中飞行和空地对接三个场景,解决了起降续航问题。
在地面场景中,广汽配备ADIGO PILOT自动驾驶系统使底盘成为自动移动起降站。飞行车不仅可以飞行,还可以全面移动,并具有共享属性,使飞行舱可以随时自由匹配和补充能量。
在空中场景中,广汽采用90%的轻质复合材料,配备三度飞行控制系统和多目标识别技术,实现汽车飞行更高、更稳定。同时,针对航空领域的更高标准,广汽采用领先的新能源三电系统,使飞行更加绿色和强大。
在空地对接方面,航空航天级高精度对接技术的应用,使飞行舱在降落时能够提前瞄准和准确对接底盘。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立体交通将成为一个趋势和万亿级的大市场。GOVE飞行车的出现,预示着未来立体交通无感出行生态系统的到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您可以通过飞行汽车、无人机和其他交通工具实现无缝连接的旅行体验,并享受更自由、更便捷的旅行服务。
02
新能源思变
汽车动力源有新的合作伙伴
目前,新能源汽车仅限于纯电动或油电混合驱动模式,其他方案似乎已被淘汰。然而,在“双碳”在这种背景下,氢能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实现零排放的终极路线。
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否快速大规模商业化形成产业链,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解决燃料电池重要部件的定位进程,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掌握核心技术。在这方面,广汽集团发布了巨浪-氢混合动力系统处于国内技术的前沿。
经过一年的研发和验证,广汽今年将是巨浪-传祺智电新能源E9成功配备了氢混动系统,这也是国内首款配备氢混动系统的整车。
配备传祺智能电新能源E9后,100公里氢耗低于1.4kg,整车续航近600公里,实现了零碳排放与高效节能的完美融合。氢混版E9不仅代表广汽‘双碳’战略技术飞跃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竞争力解决方案。
如果氢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相结合,可以为新能源乘用车开辟新的能源路线,实现更长的里程、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该技术的发展将对未来的汽车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氢混版E9外,广汽集团还有另一项研发成果——世界上第一款乘用车氨发动机也出现在科技日。广汽自主研发的2.0L氨发动机以液态氨为燃料,通过精确控制液态氨燃料供应相变过程,使发动机运行平稳,采用超高能点火技术实现缸内氨燃料可靠点火,功率达到120kW,减碳率提高到90%,潜在的社会化和商业化价值巨大。
N集成电动驱动系统的发布也意味着广汽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新能源汽车效率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高集成设计,该系统降低了硬件成本和重量,与前后驱动兼容,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此外,软硬件资源的重组和核心控制集成的实现也将为广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03
智能化思变
广汽集团正在成为能源技术的领导者
在生产产品时,企业强调用户的思维——“基于用户,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所以,什么是?“用户思维”?没有人比用户更了解自己,了解用户需求,贴近用户营销。只有让用户参与创造才能打动用户的产品体验。结合这一点,广汽集团在智能转型方面做出了非常前瞻性的布局。
今年的科技日,ADiGO MAGIC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正式发布。通过SOA面向服务架构,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服务全车2000多个功能,让功能看起来像“搭积木”随机组合,自动生成代码,创造无限的个性化场景。
例如,用户可以使用魔方把手“检测到下雨”“环境温度超过30℃”“开启雨刮”传感器信息和车辆控制服务的组合“雨天模式”个性化应用。每当车辆检测到高温、下雨时,雨刮器和前窗都会自动打开除雾,给用户一种新颖、个性化的场景使用体验。
未来,随着智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给用户更多的体验主动性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通过不断改善用户体验,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广汽集团等少数给用户更多体验主动性的公司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行业基准和领导者。
总的来说,广汽集团“科技思变”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想象空间。智能网络正在重塑汽车,没有智能,没有汽车。年轻的R&D团队是推广智能网络汽车的关键。广汽集团打造了平均年龄33岁的5000多人独立研发团队,以广汽研究院为核心,建立了覆盖美国和欧洲的全球研发网络,自主研发投资近420亿元。
从科技日发布的成果来看,广汽集团不仅是一家汽车公司,也是一家能源科技公司。目前公司估值只有16倍左右,充分说明资本市场对广汽集团的预期很差。
企业管理是一场长跑。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企业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广汽集团的科技成果无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这些成就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市场潜力有望继续超出市场预期。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03189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