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集中化趋势明显 需要优化空间布局

前沿动态

1、中国公布了近1400款车型碳足迹数据

据央视新闻6月20日报道,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宣传平台近日正式运营,6月19日发布了首批近1400款车型的碳足迹数据。数据显示,碳足迹平均值为每公里259.67克二氧化碳。根据燃料类型,纯电动汽车碳足迹最低,为每公里192.75克二氧化碳;柴油车碳足迹最高,为每公里39.07克二氧化碳。

2、50强新能源产业集聚城市:深圳、上海和苏州排名前三

6月1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城市名单》,列出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最高的50强城市。其中,深圳、上海、苏州、北京、常州排名前五,广州、武汉、成都、天津、合肥排名前十。

“未来,能够抓住新能源产业机遇的城市将在中国财富地图上占据更好的地位。”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研究员胡润表示,新能源企业的聚集不仅反映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工业环境,而且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3、中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 它仍然是未来快速增长的行业之一

6月19日,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中游产业链正处于新一轮周期底部过程中,板块估值、市场情绪领先至低,基本面逐渐进入底部阶段,但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仍是未来快速增长的行业之一;同时,储能等新应用领域发展迅速,支持产业链业绩增长,有望平滑产业周期波动,缩小周期幅度。

4、乘客联合会崔东树: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集中化趋势明显 需要优化空间布局

6月19日,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世界汽车将进一步向电气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增加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和税收支持,继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原汽车产业布局是各地区相对均衡的产业布局,特别是沈阳、长春、北京生产的传统豪华车,推动了北方产业制造人才的稳定发展。随着新能源的加速发展和传统汽车的萎缩,中国汽车仍需要通过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合理考虑产业布局的空间合理性,稳定区域经济结构。

5、2025年,河南省新型储能规模达到600万千瓦

河南日报6月19日消息,河南省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规模将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600万千瓦。与前期明确的22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相比,这一目标增加了一倍多。根据本意见,新能源项目应严格配置储能,鼓励电网侧和用户侧建设储能设施,积极发展户外储能。其中,重点发展大型独立储能电站。这类电站规模大,平均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调整能力强,调度方便。河南省将重点建设能力不低于10万千瓦的独立储能电站。

《实施意见》明确规定,独立储能电站以低于市场价格的电价购买电力,输出电价高于市场价格,具体为当月煤电市场化平均交易价格的1.64倍。投资者可以在电价上“一低一高”间充分受益。 “在全国范围内,河南政府的支持力度处于前列。”储能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根据《实施意见》相关政策,投资建设100mW/200mWh的大型磷酸铁锂独立储能电站,收益率超过10%,回报可观。”

6、硅和硅片的价格即将触底

据吉邦新能源网报道,硅材料价格本周大幅下跌。目前,硅材料价格已跌破部分旧生产能力成本线,停产和维护行动相继发生。为了降低损失风险,一些企业选择推迟生产,硅材料价格即将触底,后期下跌可能会放缓。硅片价格继续下跌,随着上游硅片价格的缓慢下跌和硅片库存的耗尽,硅片价格有望稳定下来。电池价格小幅下跌,而在组件企业的压力下,电池价格短期内仍有小幅下跌的趋势。组件价格本周继续下跌,上游环节尚未停止下跌,预计组件价格将继续小幅下跌。

企业动态

1、第一个储能集团来了,许多a股公司参与了成立

6月16日,广州发展发布公告称,拟投资成立广州储能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公告,广州储能集团注册资本20亿元,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业务范围包括电化学储能、电池材料金属矿、储能电池加工制造、储能电池产业链相关产品制造;氢能“制储加运”;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充电桩项目;储能产业股权投资、储能产业投资基金等。

上市公司公告揭开了广州储能集团背后的豪华股东阵容。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有6名股东(“广州产投”)、广州发展(600098)、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控”)、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03013)(“地铁设计院”)、鹏辉能源(300438),以及智光电气(002169)。上述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6%、34%、15%、5%、5%、5%。上述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6%、34%、15%、5%、5%、5%。出资方式均以货币出资。

其中,广州生产投资和广州发展认购投资分别为7.2亿元和6.8亿元;广州工业控制投资3亿元;地铁设计院、鹏辉能源、智能光电均投资1亿元。

2、宁德时代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16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电动船舶、新能源储备、绿色公园、金融服务、贸易等重点领域的全面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遵守协议“互补优势,双赢合作,创新示范”原则是帮助深圳建设世界级的新储能产业中心,加快建设世界级的新一代汽车城市,为深圳计划和宁德的能源转型做出贡献。

3、220亿元 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开工

据深圳特区报道,比亚迪全球R&D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于6月15日在龙岗区开工建设。

据了解,BYD全球研发中心集行政办公、研发、生活设施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世界展示的研发中心。该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预计竣工后将增加约6万个研发岗位。比亚迪储能产业园项目生产后,新增储能系统产能20GWh,R&D人员1万余人,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约200亿元。

4、创维计划与土耳其合作伙伴在当地建立电池厂

6月19日,根据电子邮件声明,土耳其公司Ulu Motor与天美汽车制造商创维签署协议,在土耳其建立电池厂。该厂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业,总投资预计为2500万美元。

5、亿华通和TAM将合作为欧洲市场开发氢燃料电池车

6月19日,亿华通和总部位于斯洛文尼亚的欧洲商用车企业TAM-EUROPE D.O.O.战略合作协议于6月17日签署。双方将合作开发欧洲市场氢燃料电池汽车,培育和发展欧洲氢燃料电池需求市场,并在欧洲市场的基础上扩大到世界其他地区市场。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21239601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