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潭,编辑:小市姐
“5月,宁德时代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回升至41.31%,但同比下降了4.54个百分点。”
“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可能会下降40%”……
每月发布动力电池数据都会引起市场的热烈解读。随着吃瓜人看戏的心态,宁德时代注定是市场的焦点。
但奇怪的是,当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上升时,唱得更多的声音很少;但当份额下降时,唱得不好的声音急剧增加,甚至认为市场份额会一路下降。
在喧嚣中,需要冷静理性的思考。
【正确解读市场份额】
面对复杂的商业社会,数据只是表象,深入研究背后的原因才是根本。
由于下游客户的全球分布、电池制造商的不同商业模式等因素,每月的电力电池装机量数据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干扰。简单而粗略地利用每月的数据来判断和分析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不够客观,而且可能会有不同的两极分化。
由于特斯拉下游出口的影响,宁德时代的装机容量出现季节性波动。季度初,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季度末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因此,作为主要供应商,宁德时代国内市场份额将在每个季度末上升,而不是所谓的“一路向下”。但这些“市场份额”不是消失,而是计算在海外的大盘子里。
这说明宁德时代4月份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为40.83%,5月份以11.67GWh的出货量恢复到41.31%。
事实上,今年以来,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40%以上。在任何高度市场化的竞争行业,这样的市场份额水平都是相当大的“可怕”的数字。
由于特斯拉的影响,月度小幅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一些评论指出,其市场份额将一路下降到40%以下,但实际上还不清楚,“知其然不知其原因”,显然太武断了。
的确,由于比亚迪汽车销量的爆炸式增长,自产自销的比亚迪电池市场份额上升,宁德时代被动下降,所以纸上看,“宁王”没有以前那么强了。
但比亚迪的“自供模式”,宁德时代无法控制。而且,与垂直一体化相比,外供更能客观地体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扣除比亚迪电池后,今年以来,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呈现出一路上升的趋势;5月份,扣除比例后的市场份额为59.7%,同比和环比增长0.9和2.1个百分点;前5月高达61.8%,累计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高端产品是企业实力的核心体现,竞争是“我有你无”,反映了更高的技术溢价。
2022年6月,配备第三代CTP技术的麒麟电池正式发布。不到一年后,全球首款配备麒麟电池的量产车极氪009正式交付。
在高端三元电池市场,5月份宁德时代占63.9%,同比增长12.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7个百分点;1-5月份,其份额也高达61.2%,累计增长10.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宁德时代在高端市场的优势十分明显,而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这一领先优势将长期持续。
类似于芯片制造领域的台积电,凭借其技术优势,台积电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按收入计算),几乎占据了3nm及以下的工艺流程。英伟达AI芯片、苹果、AMD、必须依靠台积电的英特尔等。
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市场是资本、运营、技术、安全等综合实力的竞争。我们应该知道,在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地区,其技术准入和安全标准更加严格,海外没有价格战,中国企业应该与韩国和日本企业竞争。
早在2018年,宁德时代就在欧洲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厂,并获得了宝马等汽车公司的《指定通知书》。
“当时的种因,现在的果实。”
据报道,宁德时代在欧洲的价格比LGES贵,但呈现出先发先到的趋势。其欧洲市场份额从2019年0.7%跃升至2023年前4月33%,4月再次上升至35.7%,增长势头迅速。
去年,宁德时代在新的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下获得了第一份准入证书,“首张”荣誉证明了欧洲对其实力的认可。
拥有“敲门砖”,宁德时代不断在匈牙利建设欧洲第二家电池厂,规划产能100GWh。由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等公司提前预订了产能,工厂“几乎每个GWH的产能都已经确定”。可以说,宁德时代在欧洲已经谋定了未来多年的增长。
在更难进入的美国市场,宁德时代的进步有目共睹,美国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6.2%提高到今年4月的17.6%。
走向海外市场一直是国内企业的夙愿。与韩日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电池企业的产品具有成本低、寿命长、安全性更强等优点,海外市场有很大的替代空间。
4月,宁德时代海外市场(中国除外)出现标志性转折点,单月海外市场份额达到27.1%,超过LGES获得第一名。
从1月到4月,宁德时代海外市场份额为26.5%,与LGES的差距缩小到只有1.3个百分点。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今年全面超越LGES指日可待。
另一个例子是全球市场份额。根据SNE公布的数据,宁德时代继续占据领先地位。4月份全球市场份额为36%,同比增长6.4个百分点;1月至4月份,份额为35.9%,累计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全球电池龙头地位更加稳定。
因此,面对月度数据,需要对各个维度进行全面拆解。如果你只是盯着纸面数据,你只能窥视豹子。
【唯“市场份额论英雄”不可取】
需要注意的是,数量不代表价格,规模不代表利润。
如果“以出货量论英雄”,这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产业分析,如果允许这种说法占据舆论的主流,就不利于中国电力电池产业的进步。
以苹果为例,苹果只占出货量市场份额的21%,占利润的80%。背后是其强大的技术、产业链和品牌实力。如果你只关注产品的数量而忽视产品的价值,那就完全不同了。
从2022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的出货量一直高于苹果。但2022年,苹果的利润规模是三星电子的2.3倍。别忘了三星电子还包括半导体和显示器业务。
动力电池产业格局也是如此,宁德时代第一个领先优势更加明显。2022年,宁德时代净利率达到10.18%,第一季度上升到11.32%;全球二年级LGES净利润率仅为3.04%,宁德时代一年净利润是它的七倍多。
与a股相关企业相比,宁德时代第一季度净利润为98.22亿元,同比增长5.6倍,在如此巨大的利润量下仍能保持快速增长。
考虑到二三线厂商增速低于宁德时代,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一上一下”与此同时,利润正集中在龙头企业。
根据市值观察统计,2022年国内8家锂电池上市公司(不包括比亚迪,只有中游电池制造公司)净利润总额为357.84亿元,宁德时代净利润307.29亿元,占86%;
2023年第一季度,8家锂电池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为105.5亿元,宁德时代利润占93%,马太效应越强越明显。
需要强调的是,宁德时代的会计政策处理更加严格谨慎,如设备折旧寿命短、保修基金比例高等。此外,其他可比企业布局多样化,宁德时代的电池利润规模和利润水平实际上更高。
以亿威锂能为例,2022年,其固定资产新折旧计提占2.5%,而宁德时代为3.6%。这样,亿威锂能净利润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左右;当年亿威锂能售后综合服务费率仅为0.4%,宁德时代为2.6%,亿威锂能净利润率提高了2.2个百分点左右。此外,亿威锂还拥有思摩尔的投资收入和消费电池业务的利润。因此,客观地说,亿威锂的实际净利润率至少比宁德时代低3.3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公司财务报告,iFinD
作为引领世界变化的高科技产业,智能手机和动力电池应该以利润和价值来判断。因此,放弃简单“装车量”论调,深扒市场份额背后的本质,才是正道。
如果一味强调产品的出货量,企业就会落入其中“为大而大”怪圈的发展。当企业不再关注产品的价值时,他们会尽最大努力以低价抢占市场“低质量扩张”这种做法会导致低端产能过剩的隐忧。
由于盈利能力仍然较弱,甚至亏损,大多数扩大产能的人都是低效产能。这样,产能规模越大,边际成本就不会下降。此外,前期承担的巨额融资成本最终进入“慢性死亡”的境地。
玩家争夺市场份额,新一轮“大洗牌”将不可避免。
这就是为什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强调,动力电池行业已经从“有没有”迈入“好不好”的下半场。
从消费者需求和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行业追求的目标是长续航、高密度的优质产能。而“低端扩张”这是对资源的浪费,甚至阻碍了我国电力电池产业的整体进步。
宁德时代站在动力电池创新金字塔的顶端,追求高质量的增长。在哨声响起的下半年,对高质量产能的控制可以在产能质量结构的不平衡中凸显出来“宁王”的竞争力。
【宁王的“里子”】
被忽视的“二八分化”其实是宁德时代工程师文化浓厚的更务实的表现。
摒弃对热衷“市占率”对标准进行评价“面子”,宁德时代追求的是追求创新、盈利、投资创新研发、提供优质产品、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实力“里子”。
现代制造业的本质是一场效率革命。无论是技术创新、集成创新还是材料创新,还是通过提高规模和降低成本,最终都是为了效率,最终体现在盈利能力上。
在喧嚣中,也有清晰的评论:“宁德时代在疯狂创新,而不是在车里戳电池。”
目前,“宁王”手持钠离子,M3P、凝聚力、固态电池、无钴电池、无稀有金属电池等技术路线。此外,材料系统的创新也可以与麒麟电池的结构创新相结合,未来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宁德时代也是领先的行业。其方形电池的直通率可达93%以上,两个灯塔厂的人工效率、质量控制和速度都在迅速提高。
二三线厂商短期内很难看到这些优势。
与消费电子领域的苹果相比,动力电池的门槛壁垒高于手机。因此,理论上,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集中度应该更高,获得更多的利润份额是合理的。
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行业初期,智能手机已进入行业成熟期,这意味着电力电池行业更具爆炸性,其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相比之下,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总量飙升90.7%至294.6GWh,今年前5个月也达到了119.2GWh,同比增长43.5%。全球前4月电池装机量也增长了49%。
全球消费电子性能低迷,PC、平板电脑、电视甚至核心智能手机都在持续下滑。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2%,连续第五季度下降。
在苹果最新的财务报告中,收入和利润都有所下降。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核心配件,芯片OEM为芯片企业制造芯片。在全球芯片OEM领域,也有明显的出现“二八分化”,台积电的营业利润占整个行业的80%,超过了所有其他制造商(包括三星OEM)的总和。但受下游消费电子的影响,台积电的最新表现也显示出放缓的迹象。
宁德时代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第一季度利润增长557.97%。对于高成长企业来说,a股和美股一般都会给予更高的估值。
▲宁德时代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来源:公司年报,同花顺
与已经进入业绩调整期的苹果和台积电相比,宁德时代仍在快速运行,其在行业中的利润比例更高,市场份额是世界绝对领先地位。
苹果以20%的市场份额拿走了80%的利润,推动其市值超过2.9万亿美元。与消费电子相比,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门槛更高,这意味着宁德时代的领先地位难以动摇。随着行业的快速扩张,其在全球的份额仍在上升。因此,宁德时代仅20倍以上的市盈率显然被严重低估。
考虑到行业空间、性能的确定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性,市场想象力空间巨大的电化学电池领域有机会出现市值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而创新能力最强的宁德时代无疑是最有可能的。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内容,作者根据上市公司的法律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进行个人分析和判断;本文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场价值观察不对本文所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原创文章,作者:市值观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21239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