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无限战争直到一半被淘汰,从电动卷到细分市场。
作者马西风
责编丨罗超
金鹏辉编辑
中国的电动汽车价格战意味着电气化时代的争端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战争正在逐渐蔓延到更多的细分市场,市场上最热门的电动SUV开始参与其中,特斯拉和比亚迪仍在吹响号角。
一些外国分析师和高管表示,市场上有90多种车型,尤其是4种车型 本月至少推出了20款中外品牌新车型,市场变得更加紧张,开始挤压国内定价和利润率,促进出口。
随着特斯拉的大胆降价,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也开始降低他们的电力 SUV 价格。当技术之间的价格差距缩小时,电动汽车的价格战开始侵蚀燃油汽车的销量。
随着中国制造的电力 SUV 出口增长,这一趋势开始蔓延到国外。
北京咨询公司 Sino Auto Insights 创始人涂乐说:“由于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将看到大量的中国出口产品。这实际上将成为一个减压阀。”
SUV在过去的十年里 市场在中国蓬勃发展,目前占汽车销量的40% 400 各种燃料类型 SUV 车型。
2022 2000年,中国制造的SUV销量几乎与去年欧盟所有车型的总销量持平,均超过了 1100 万辆。
两年前,特斯拉在中国交付了房地产的Model Y 以来,电动 SUV 爆炸式增长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电动细分市场之一。
在4月份上海车展发布的新车型中,国内外品牌也开始测试电动SUV。传统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和丰田都期待着新的电动汽车 SUV 为了提振中国的销量。新势力的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有六款 SUV 不仅如此,广汽Aion还推出了车型 全电动SUV也在推广。
路透社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CAAM) 数据分析显示,它们将在2022年市场销售150万辆 93 款现有电动 SUV 车型竞争,其中前十大品牌占市场的84%。强势品牌和产品走在前面,抓住机遇。后发制人的优势很弱。价格战就像在一个残酷的战场上。强者搬上了大规模杀伤武器,局面开始被压制。
小鹏汽车、零跑车等都以优惠回击,而比亚迪则是市场领先的SUV宋 Plus提供了88元的购车款,扣除了6888元,大概是4元的折扣%。
也有一些骄傲的品牌选择拒绝降低现有车型的价格来保护品牌价值,但他们并没有完全做出让步。他们选择为新车型提供远低预期的初始价格,续航里程更长,自动驾驶功能更强。这相当于以更便宜的价格买更好的东西,这也是抢占市场的另一种手段。
其中,吉利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将其新款紧凑型跨界车极氪X 定价为 18.98万,比 Model Y 便宜 28%,与本田的 CR-V 价格几乎相同,本田的CR-V在第一季度迎来了最惨烈的销售业绩,销量下降了 56%。
广汽三菱的欧蓝德网络传记,直接指向CR-V和广汽本田RAV-4,似乎已经停产三个月了。曾经想成为SUV专家的广汽三菱,却陷入了年年销量下滑的困境。
今年3月,广汽三菱分别生产和销售803辆和2471辆。由于销售持续低迷,广汽三菱在湖南长沙的工厂已经停止生产新车。这些老人开始在新的战场上感到困惑。
Sino Auto Insights 主编说,对于价格低于的人, 40,000 小美元(约28万人民币) SUV 传统的外国品牌瞄准大众市场,现实总是“残酷的”,就像福特在中国的现状一样。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承认,电动 激烈的SUV市场竞争是促进中国汽车出口繁荣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他们在欧洲大展拳脚的原因。欧洲是一个高质量的出口市场。世界各地的汽车公司都计划去那里,”访问中国后的法利 4 月份表示。
法利上周表示,福特还将重组其在中国的业务,预计将花费15亿美元至20亿美元进行重组,福特将退出亏损地区,裁员和其他正在进行的变化。福特开始优化组织结构,福特中国开始裁员,裁员1300多人。然而,有消息称,福特并没有放弃在电气领域招聘,甚至花了很多钱挖掘电气人才,因此未来发展的重点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福特为中国市场制定了减少投资、提高盈利能力的新计划。吉姆·法利认为,福特可以通过专注于商用车、出口产品和林肯豪华车系列在中国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另一家美国汽车公司通用汽车上个季度在中国的利润下降了近四分之一。通用汽车迫切需要新的电动汽车取得成功,以重建其在中国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但它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2023年第一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新车46.2万辆,同比下降25%,市场份额进一步降至9%。使得通用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
“中国有100个汽车品牌在争夺销量,产能利用率为 50%,”玛丽,首席执行官·博拉 (Mary Barra) 表示。通用汽车正在努力在中国推出更多的电动车型,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玛丽的电动SUV也成为通用汽车再次夺回中国市场的关键·博拉进一步提到,在通用全球电动汽车平台上“奥特能(Ultium)”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在加速着陆下,GMC、BrightDrop品牌正以密集的节奏推出多款奥特能车型,全面覆盖中大型SUV、全尺寸皮卡和SUV、豪华车、商用卡车等。基于奥特能平台的别克首款纯电动SUVElectratra E5已于4月在中国上市。
除了觊觎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外,许多品牌也开始在中国的基础上向外扩张。特斯拉和雷诺集团已经大规模向欧洲出口在中国制造的电力 SUV。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将开始从上海工厂运送到加拿大 Model Y,这也是特斯拉首次出口到北美。
中国汽车制造商有自己的计划来增加欧洲电动SUV的输出。极氪表示,它将把极氪X带到西欧,并将采取直销模式和一站式服务进入欧洲市场,并努力成为2030年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品牌。
第一季度,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比亚迪出口约3.87万辆,同比飙升1280%。
Atto3(国内元PLUS)作为扩大海外市场的主要产品,作为电动产品 SUV 第一季度出口量增长了一倍多,“它(Atto 3)造型与较高的驾驶位置和良好的空间一致,”比亚迪英国营销总监马克布伦德尔说。“我们只是认为这对我们在英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从整个行业的电气化到细分市场的电气化进程,证明了整个电气化已经进入了无限战争阶段,中国已经成为第一战场。外国品牌期待在中国恢复控制,中国品牌的胃口越来越大,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开始想要入侵腹地。随着竞争的升级,价格战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从细分市场和独立品牌逐渐蔓延到整个汽车市场。这不是一场划时代的价格革命吗?
每个人都练得很好: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23138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