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回国后是否会重新部署他
马克龙回国后是否会重新部署他非常重视的汽车行业在中国的战略?毕竟,当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时,他的宝马、大众和其他德国汽车公司的高管显著增加了对中国的投资。
“法国企业家都想搭上马克龙访华的专机。”《西南报》评论了马克龙总统在中国之行期间对法国经济界的深入参与。但法国媒体注意到没有汽车公司。
60多名法国商界领袖与马克龙一起访问,包括空中巴士、达能、法国电力、欧莱雅、地中海俱乐部、赛峰集团等法国企业。
陪同马克龙访华也被认为是法国经济界将对华合作置于重要战略地位的显著标志。但为什么没有法国汽车公司的代表呢?
“滞后”全世界的法国车
法国曾经是世界上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包括雷诺、标致雪铁龙、欧宝、世爵和阿尔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标致雪铁龙和雷诺。这两家公司在欧洲市场排名前十,在全球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2003年,法国汽车年产量超过360万辆,位居世界第五。
然而,受生产线搬迁等因素的影响,法国汽车产量继续下降。从2020年到2022年,年产量降至不到140万辆。
不仅如此,还有标致雪铁龙和雷诺“裂变抱团”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现在组成(Stellantis 集团)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但实际上它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
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为例,因为联盟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雷诺日产涉嫌财务不当被捕,两家汽车制造商之间的整合也陷入僵局。
20多年来,雷诺和日产的关系一直在重塑。直到今年,雷诺和日产签署了约束框架协议,重新平衡了雷诺-日产的交叉持股机制。根据协议,雷诺集团将其28.4%的日产汽车股份转让给法国信托机构。
虽然这一“动作”完成后,日产汽车和雷诺集团将保持15%的交叉持股。双方将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可以自由行使15%的直接持股附带的投票权。但上述调整也意味着雷诺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对日产的投票权“话语权”。
到目前为止,由于未能就电动汽车等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共识,日产和雷诺之间达成正式重组协议的时间仍被推迟。
“由于世界发展如此之快,日产汽车和雷诺集团在权力平衡上花费的时间是一种浪费。”东京某汽车咨询公司负责人Takakii Nakanishi认为。
的确,从电气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到各国频繁推出“双碳”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变革浪潮。
在这方面,尽管Stellantis集团和雷诺集团都加快了电气化转型的进度,但法国汽车公司还远远不够。
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德国汽车已经在电气化领域展开了布局,日本汽车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发混合动力车型,中国的新能源已经席卷全球。
为了重振法国汽车工业,马克龙在2020年提出了8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力争2025年年产100万辆清洁能源汽车,乘坐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头把交椅”。
但在过去的三年里,外界很少看到法国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方面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快马加鞭有很多障碍
在去年的巴黎车展上,比亚迪、魏牌和赛力斯都带来了自己的热门车型,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汽车占据了很大的展位。法新社说,和“低档便宜的中国货”刻板印象大不相同。本次展览的中国汽车均为配置高端的中高端汽车。
参观比亚迪展位后,马克龙忧心忡忡地表示,面对美国和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欧洲“必须觉醒”,并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的确,包括法国在内的欧盟一直在大力推进“禁燃法案”,也就是说,到2035年,所有汽车制造商必须将所有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并希望在新能源领域与中美竞争。
当欧盟发起禁燃令时,人们惊呼能源革命将从欧洲开始。
“让我提醒你,从去年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向国际市场推出80辆电动汽车,这些都是性价比高的好车。这些车型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我们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我们不想让汽车这个骄傲的行业与他人交手。”弗兰斯,欧盟副主席·蒂默曼斯一再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欧洲乃至世界汽车行业实力最强的国家,德国一直在游说各方,试图取消,至少延迟“禁燃令”最终落地。
与德国的反对相比,法国站在那里“禁燃”一方继续积极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
“我们将帮助和鼓励人们更换他们的汽车,选择越来越多的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特别是在法国生产的实惠的电动汽车。”马克龙曾说过。
根据法国政府的计划,新购买的清洁能源汽车或报废燃料汽车可以获得数千欧元的补贴。马克龙预计,大约四分之三的法国人将从中受益。
补贴出台后,清洁能源汽车在法国的份额稳步增加。今年2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法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接近24%。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法国积极寻求新能源产业的突破,但法律体系“放弃”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可能是汽车公司缺席马克龙访华团的主要原因。
离开中国,来到中国
2022年底,Stellantis集团和广汽集团在中国生产Jeep的合资企业广汽菲克正式申请破产。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伟实表示,该公司正在中国实施“轻资产”提高利润的做法。
不仅Jeep,Stellantis与东风汽车集团合作20多年的神龙汽车,由于新形势下产品质量、技术迭代、经营理念等影响,销量严重下滑。因此,唐维实曾考虑让神龙汽车的标致和雪铁龙在中国实施“轻资产”战略。
雷诺在中国有更多的合资失败案例。
2021年4月,东风雷诺宣布重组并退出中国市场,雷诺完全失去了中国主要乘用车行业。2022年1月,雷诺在中国另一家合资公司华晨雷诺金杯也开始破产重组,雷诺商用车行业退出中国舞台。
雷诺的乘用和商业业务在中国市场“遭受毒打”,证明雷诺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虽然有汽车文化差异,但更重要的是,雷诺的产品和技术不再适应中国市场。
尽管此后吉利与雷诺合资,但显然业务板块的主要市场并不在中国。
与汽车业“轻中国”不同的是,就在马克龙抵达中国的同一天,总部位于法国的航空公交公司宣布与中国航空业达成新的合作协议。中国航空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将购买160架民用飞机,其中150架为A320系列飞机,其余10架为A350-900宽体飞机,总价值约为200亿美元(约1375亿人民币)。
此外,在与马克龙一起访问的庞大商业代表团中,法国电力公司与中国企业签署了核能和风能合作协议,达飞航运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1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法国火车制造商阿尔斯通收到了上海地铁项目的订单。
近年来,中法经贸交流密切。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中法双边贸易额达到5416.7亿元,占中欧贸易总额的9%。
贸易和投资一直是中法关系的重中之重。
数据显示,2000年,中法贸易额刚刚超过70亿美元,到2022年,中法商品进出口总额约为800亿美元。20年来,贸易额翻了十倍多。
多年来,两国建立了坚实的经济伙伴关系,中国已成为法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目前,中欧各领域的交流已迅速重启,正在全面展开。
然而,我不知道马克龙是否会在回国后重新部署他非常重视的汽车行业在中国的战略。
毕竟,当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时,他的特种飞机上坐着宝马、大众等德国汽车公司的高管,这两家汽车公司也显著增加了对中国的投资。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11196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