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恒大汽车宣布,该集团有停产风险,无法获得新的流动性。
在公告中,恒大还强调,如果集团未来能够寻求超过290亿元的融资,计划推出多款旗舰车型,并希望实现大规模生产。根据该计划,公司2023年至2026年的累计无杠杆现金流预计将达到-70亿元至50亿元。
与此同时,恒大还披露了恒驰5的交付数据,恒驰5正在继续批量生产,截至公告已发布900多辆恒驰5。
显然,半年内只交付了900辆车,生产量不会太高。根据恒大天津工厂10万辆标准年产能计算,如果满负荷运行,4天内可生产900多辆新车。现在,在半年内只交付了900辆车的情况下,恒大此时报告的停产风险不仅是停产,而且可能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恒驰5是恒大首款量产车型,于2022年9月16日正式量产,2022年10月29日交付首批量产车。恒大汽车在公告中表示,为了集中财力支持恒驰5量产,集团继续推进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措施,主动向瑞典集团子公司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 AB(NEVS)优化员工结构,采取减员措施。
在恒大发布公告之前,瑞典全球电动汽车公司(NEVS)宣布启动“冬眠计划”,为了降低所有成本,偿还供应商债务,避免破产清算。公司计划裁员320人,占员工总数的近95%,作为降低成本和避免破产的一部分。如果裁员计划生效,公司在职员工人数将减少到20人。
据恒大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恒大共有2795名员工,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员工人数为3742人。近1000名员工在9个月内被解雇。
此前,恒大汽车的主要资产是NEVS的子公司——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被要求支付总额468.45亿欧元的债务。目前,恒大已与债权人就要支付的债务达成和解,称该事项不会对集团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恒大还披露了2021年的财务信息。截至2021年12月31日,恒大汽车总资产595.21亿元,总负债58.30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98.84%(仅包括其汽车和电池,不包括其房地产),即将资不抵债。
恒大汽车作为恒大集团重金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在许家印“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在造车模式下,累计投资已达近500亿元,通过公开渠道融资也达到406亿港元(约353亿港元)。
许家印在汽车项目上也有雄心壮志,希望恒大汽车“到2025年,年产销超过100万辆,到2035年,年产销超过500万辆,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然而,恒大汽车的现状令人叹为观止。以前一直在网上传播。“裁员、卖身”直到今天,恒大汽车正式公开承认了其他谣言“有停产风险”,让外界真正看到恒大汽车面临的困境。
原创文章,作者:电车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4116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