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大多数消费者都在关注汽车行业的降价浪潮,许多用户有一种直观的错觉:汽车利润如此之高,以前是“坑”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的观点颇具代表性:“2023年汽车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产能过度释放与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是特斯拉点燃了降价导火索。把降价的寒气传递给燃油车企的是打出来的“油电同价”大旗的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年冠军版直接将价格降至10万以内。不仅是传统的燃油车企业在压力下坐不住了,还有一些新的力量还在攀登。
需求不足、成本高、供应链价格上涨和迁移、技术研发投资、市场领导者主动重组、多维挑战,引领全身。
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没有时间了!未来五年将是战国时期。
但是,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以及豪华品牌BBAP(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还有多少汽车公司有资金基础和利润储备过冬?
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厂商从创业到现在还没有赚到钱。
根据财务报告,蔚小理在2022年亏损255亿元。
汽车最初是一个非常注重成本控制的行业类别,但在资本的支持下,魏小理把它变成了科技创新企业的烧钱游戏。
那么,这个游戏能持续多久呢?
01
理想:其实我已经开始赚钱了。
在蔚小理三家中,理想汽车首次公布2022年财务报告。
原因也很简单:它的财务报告是最好的。
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理想汽车销售收入452.9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达到176.5亿元;交货量13.3万辆,其中第四季度4.6万辆;年亏损20.3亿元,但第四季度净利润2.7亿元。
这份财务报告可以看出两个事实:一是理想还在赔钱;二是理想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特别是第四季度的表现明显优于前三季度,离全年盈利目标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还拥有584.5亿元的现金储备,远远超过蔚来和小鹏。
损失少,卖得好,手里有钱,理想开始受到外界的青睐,投资者也表示欣慰。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截至目前,理想汽车美股总市值已达220亿美元,相当于蔚来与小鹏之和。
事实上,理想汽车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好,消费者也有更直观的体验。
2022年12月,L8理想两款主力车型、L9的交付量都超过了1万,同时,它也将扩展电路线带入主流路线,成为华为、蓝图、蓝图、零跑等品牌的对象。
尽管理想汽车在2022年仍在亏损,但黎明已近在眼前。
02
蔚来:烧钱模式还能玩多久?
蔚小理三家中,蔚来平均价格最高,烧钱最猛,亏损最多,但仍然是造车新势力的第一阵营,可以说是奇迹。这个“奇迹”,是蔚来用心打造的“用户为中心”支持品牌定位。
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蔚来汽车销售收入492.7亿元,交付量12.2万辆,净亏损144亿元,约为2021年的3.5倍,创历史新高。
第四季度单季度亏损57.9亿元,走势与理想正好相反。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2年,蔚来汽车累计亏损523亿元,烧钱规模惊人。
尽管2022年总收入也创历史新高,但资本市场显然对蔚来的前景并不乐观。
到目前为止,威来汽车的美股总市值只有136.49亿美元。
蔚来汽车的主要问题是换电模式太贵。
据业内人士估计,蔚来单个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在150万元左右,如果算上运维成本,这个数字会更高。
要维持换电模式,必须不断烧钱建造昂贵的换电网络,但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投入。
蔚来汽车的理想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在早期阶段,我们将继续烧钱建设电力交换网络。电力交换网络改进后,将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垒,销量将大大提高。销售增加后,蔚来汽车的盈利能力将显著提高,电站交换将得到充分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模式可能是可行的,但外界更关心的可能不是换电站在哪里,而是增量用户在哪里。
2022年蔚来汽车交付量只有12.2万辆,如果不能尽快改善,蔚来很可能会面临“在换电站建成后,没有多少车需要服务,因此被大量闲置”尴尬局面。
03
小鹏:生存第一
一些尖锐的车评人不再把小鹏挂在上面了“蔚小理”在这个组合中。
原因很简单,理想和小鹏有档次差距;威来虽然不赚钱,但至少能看到销量,至少保持了高端定位。小鹏的车又烧钱又卖不出去。
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小鹏汽车年销售额为268.6亿元,同比增长28%;交付量达到12万辆,同比增长23%,但净亏损达到91.4亿元,相当于理想汽车的4倍。
小鹏汽车的财务报告相当不合理。蔚来汽车的损失至少可以解释烧钱的地方。
小鹏汽车的年销售额只有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的一半左右,但却损失了91.4亿元。你甚至找不到它烧钱的理由,或者把钱花在错误的地方。科技投资,不要成为工程师的自我激励。用户付费是汽车公司生存的基础。
从销量上看,小鹏汽车的表现似乎不错,但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除了去年12月年前旺季销量外,其余时间月销量在6000辆左右徘徊;品牌主力车型小鹏P7月销量跌至2000辆。备受期待的小鹏G9连续三个月大幅下跌,2月份销量跌破1000辆。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的运营团队也开始发生变化。联合创始人夏恒辞职,前副总裁李鹏程跳槽到阿维塔,传统制造商的前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担任总裁。
王凤英加盟后,可能会稳定小鹏汽车目前的下跌趋势,但小鹏汽车股价已从2022年最高时间的50.33美元跌至目前不到9美元。资本市场显然不相信“高管拯救一个品牌”的故事。
04
务实一点,造车不能玩花活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可能没有人会想到魏小理目前的分化情况。当时,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现在三家制造商有了完全不同的情况。
理想的汽车是最稳定的,因为它的汽车制造理念是最简单和清晰的,即:密切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消费者不在乎你的技术和概念。他们只关心空间是否足够大,电池寿命是否足够长,座椅是否足够软,驾驶是否安全。他们需要教制造商如何制造汽车,而不是如何使用汽车。
威来汽车是一种标准的互联网模式。在早期阶段,它先烧钱,烧掉一个独特的产品点,然后在该地区形成垄断,最后“杀熟”,回本儿。
威来汽车的宝藏是电力交换模式,但目前,电力交换模式周期太长,投资太大。年销量只有12万辆的小型制造商是否能独自推广涉及整个行业的成熟商业模式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尽快确定不确定性是威来面临的考验。
至于小鹏汽车,可能是产品定位和内部问题。
毫无疑问,王凤英的经验,但她上任后推出的第一款P7i给出了24.99万元的起价,说明小鹏汽车还是不接地气。
要想翻身,还是要务实一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造车。
想想看,一款比比亚迪汉贵几万的B级车,真的能卖得好吗?
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蔚小理”分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整个行业飙升的过程中,总有人被甩下车,放在那里“蔚小理”你认为谁会先下车?
原创文章,作者:西游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3206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