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连续五年亏损营收和车辆毛利率“双降”

理想汽车连续五年亏损营收和车辆毛利率“双降”

新产品策略能奏效吗?

文 | 追辛

编辑 | G3007

最近,理想汽车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和年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Q4理想汽车收入同比增长66.2%至176.5亿元,年收入452.同比增长677亿元.7%。与此同时,2022年理想汽车净亏损,前一年3.21亿元扩大至20.3亿元未能实现“告别亏损”的目标。

财务报告还披露,理想的年交付约为13.3万辆同比增长47万辆.2%。以36.经营亏损计算55亿元,理想车去年每卖一辆车损失2元左右.74万元。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仍然质疑理想汽车的产品策略,甚至直言不讳地说“一款车型有三种配置,命名为三款车”。同时,面对新一轮的价格战和智能化发展,理想能否继续保持现有的市场地位,在竞争中走得更远,更值得关注。

01

连续五年亏损

营收和车辆毛利率“双降”

在“蔚小理”三大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率先公布了最新财务报告。

根据财务报告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的收入贡献了39年的年收入%,其中,车辆销售收入172.与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7亿元同比增长66亿元.4%,与2022年第三季度相比,90.5亿元增加90.9%。

理想汽车表示,与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车辆销售收入增加,主要是因为理想L9在8月底开始交付,理想L8在11月开始交付,提高了第四季度车辆的平均售价,增加了车辆的交付量。

2022年理想汽车毛利为87.与2021年的57元相比,9亿元.6亿元增加52.6%。但整体毛利率和车辆毛利率同比下降。2022年毛利率为19.4%,而2021年为21.3%。2022年车辆毛利率为19.1%,而2021年为20.6%。理想汽车表示,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2022年与理想ONE相关的库存拨备和购买承诺损失,被理想L系列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交付的较高毛利率部分抵销。

在净利润方面,理想汽车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市场预期净亏损65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1亿元.96亿元。2022年,理想汽车仍处于亏损状态,20年净亏损.去年同期净亏损32亿元.自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亏损2亿元。

对于2023年第一季度的交付量,理想汽车表示,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的交付量将达到5.2万至5.5万辆同比增长644万辆.0%至73.4%;总收入预计为174.5亿元至184.5亿元同比增长82亿元.5%至93.0%。

02

“套娃式”车型的争议与

扩展前景

自理想ONE上市以来,单一车型和扩展动力系统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然而,从目前的汽车销售来看,理想汽车的战略仍然可以发挥,而战略本身也在发生变化。

目前理想车型有L8、L9、L7(注:L8、L7都有Air、三个版本的Pro和Max)。理想L9去年6月上市,售价45.98万元,理想L8作为理想ONE的替代车型,于去年9月30日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35元.98-39.98万元。理想L7于今年2月8日上市,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31.98万至37.98万元。

此前,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翔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理想L9和理想L8共有30万~50万价格的家庭用户需求是2022年实现月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理想时机。这两种产品同时交付的时间也是时候告别连续七年的亏损业务了。”

据媒体报道,L9、L8、L7车的外观几乎相同,但轴距和配置不同,理想的汽车产品被怀疑是娃娃。例如,作为基本版本,Air的价格是最便宜的。L7和L8的Pro和Max版本在涨价4万元后增加了128线激光雷达、高通8155和15.7寸后仓娱乐屏等内置配置,L9是增加车载冰箱、车载脚托、座椅按摩等家电三大内饰,加价6万元。

理想汽车连续五年亏损营收和车辆毛利率“双降”

李翔坦言,L7和L8面向的用户非常明显,交叉用户不多,L7的关注度也带动了L8的关注度上升。“通过L7、L8、L9的有效价格覆盖不仅是一条产品线,也是一个产品网络。我们希望用户对L7的选择犹豫不决、L8或L9,而不是用户来看我们的车,最终选择了其他品牌。李想还强调,L7、L8、L9是三款车,每款车的R&D投资都是中国行业最高的。

同时,虽然增程式的技术路线在业内并不乐观,但理想汽车的热销也吸引了蓝图、深蓝色、AITO、去年,哪吒、零跑等多个品牌也加入了增程电动汽车的轨道。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2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51.8万辆,同比增长1万辆.5倍,增长率高于纯电动汽车,增程电动汽车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然而,在一些城市,增程电动汽车的使用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根据《上海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上海将不再颁发特殊许可证。这意味着增程电动汽车在上海不能享受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的待遇。

因此,除了今年推出的L系列外,理想还将发布纯电动平台产品。根据计划,理想汽车正在开发两个高压纯电动汽车平台——Whale和Shark,自2023年以来,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据李翔介绍,理想汽车将纯电动产品系列的价格范围定在20万元-50万元。

“理想的自主研发800V碳化硅技术可以实现10分钟400公里的充电速度,比400V节省15分钟%在提到纯电产品时,李翔介绍了当前理想高压充电技术的进展。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理想的单一车型月销售超过1万,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导致新力量保持高毛利率,“但随着产品矩阵的进一步丰富,一旦车型不能实现热销售,理想也需要面对高损失。”

从以前的“三年一款”到现在的“一年三款甚至更多款”,理想的产品体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理想的产品体系能否在从增程到纯电、SUV到MPV的过程中保持领先?

03

从价格战到智能化

下半场的竞争

经过近几年的火爆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当其冲的是新一轮的价格战。

2023年初,特斯拉利用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退出的机会,率先在中国市场掀起了一场“价格战”。此后,威莱、小鹏、飞凡、埃安、极氪、五菱等10多个品牌宣布了新能源车型的优惠政策,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部分品牌库存车型的降价甚至高达10万元。

汽车行业二级市场分析师表示,"特斯拉的降价是一场价格战,这将导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适者生存。国内汽车公司必须跟进降价。如果他们不降价,他们可能会更快地被淘汰。其中,价格战和品牌战将达到15万-30万产品的价格范围开始了。"

理想汽车的李翔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企业进入了抢占市场份额的阶段:"我认为从2023年到2025年的三年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淘汰赛。因为我认为我不需要那么多公司。"理想财务报告还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有限现金、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为584.5亿元。

在全球不可逆转的电气化发展趋势下,为了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2023年,全球主流汽车企业相继宣布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例如,2023年,吉利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翻番增长,超过60万辆;2023年广汽埃安定下“保证50万辆,争取60万辆”的销售目标;上汽集团将今年新能源汽车的目标销量设定为150万辆。而小鹏汽车计划在2023年共交付45万辆。

在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李翔给出了新财年的目标,即“2023年赢得国内30万元至50万元豪华SUV市场20万元%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业界普遍认为,智能新能源汽车竞赛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天还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加快新系统电池、汽车芯片、汽车操作系统等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启动智能网络汽车准入和道路交通试点,加快5G车路协调技术应用,促进电气化与智能网络协调发展。

业内人士还指出,2023年智能网络汽车领域的发展重点将不再局限于自动驾驶、辅助驾驶、智能驾驶舱、智能网络汽车配套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云”集成智能网络汽车控制平台、智能网络汽车示范应用、商业运营等方面有望成为明年发展的重点。

对于许多新能源汽车参赛者来说,在今年的价格战中获胜并抓住下一个出路尤为重要。

-End-

原创文章,作者:来咖智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03175560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