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5热销后,赛力斯“卖一个亏一个”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

问界M5热销后,赛力斯“卖一个亏一个”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

最近,赛力斯和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深化联合业务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合作资源、技术和技术,并推出了许多新车型。赛力斯还表示,2026年将实现100万辆汽车的生产和销售目标。

在消息公布之前,华为决定以“智能选择模式”与江淮汽车进行深入合作,这也是华为和赛力斯之前的合作模式。

事实上,在华为的支持下,问界汽车已经成为去年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然而,随着问界M7销量和声誉的持续下滑,加上赛力斯2022年的预亏损或超过35亿元,赛力斯和华为之间的合作应该蒙上阴影。

01

利用华为的“造车”

赛力斯和华为之间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华为刚刚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而赛力斯是一家在汽车行业工作了近20年,刚刚从燃料货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公司。赛力斯的第一款新能源车型SF5在上市的第一年只卖出了800辆,非常惨淡。

一方面,赛力斯渴望扭转销售下滑,另一方面,华为刚刚涉足汽车业务,所以两者一拍即合。华为与汽车公司的合作模式通常可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Hicar模式,主要为汽车和机器提供智能互联解决方案。

第二种是智能选择模式。在Hicar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动驱动系统,产品可以进入华为智能选择和华为旗舰店,这也是华为和赛力斯的第一个合作模式。

第三种是华为与北汽极狐合作的HI版,主要是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的技术合作。

三种模式从浅到深,但从“有效速度”的角度来看,华为和赛力斯的“智能选择模式”是最快的,可以快速借用华为在产品设计、销售渠道和品牌形象方面的能力。在此背景下,自2022年3月以来,华为和赛力斯共同打造的第一款汽车M5开始交付,去年累计销量为7.6万辆,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六。

问界M5热销后,赛力斯“卖一个亏一个”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

从月销量来看,问界自去年11月以来销量一直在下滑。当时特斯拉频繁降价,疫情影响重庆工厂产能。

问界M5热销后,赛力斯“卖一个亏一个”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

在问界M7中,华为余承东在各方面都遥遥领先。在中国保险研究院的碰撞测试中,A柱直接弯曲;这意味着M7的舒适度超过了100万豪华。结果,车主立即抱怨M7第三排没有暖气出口。问界M7的销量也从去年高峰月的5000多辆降至今年1月的1737辆。

问界M5热销后,问界M7的“造车魔法”开始失败。恐怕双方都要多想想赛力斯和华为是造车模式有问题还是宣传方式有争议。

02

损失的命运很难改变

对于赛力斯来说,在拥有华为之后,公司损失了更多。根据赛力斯的业绩预测, 2022 公司每年归母净利润约亏损 35 亿 -39.5 1亿元,比前两年亏损总额还要多。

诚然,在利用华为之后,赛力斯在问世界的帮助下迅速开拓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规模早已不同,赛力斯股价的最高涨幅超过10倍,但最近跌至5倍左右。

然而,尽管资本市场对赛力斯持乐观态度,但在“增加收入而不增加利润”的背景下,赛力斯更难继续讲述汽车市场的故事。在赛力斯不断扩大的损失背后,销售成本远远大于研发投资。

根据赛力斯去年第三季度的报告,该公司的销售费用高达16英镑.23亿元同比增长381.6%,总收入占15%.16%。同期研发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3.27亿元、3.94亿元、-0.37亿元。

与新势力企业相比,赛力斯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的净值和比例几乎可以与“魏小理”相媲美。

在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智能选择模式”下,赛力斯可以通过华为渠道快速扩大市场规模,但成本也很大。一些媒体报道称,每次问世界卖出一辆车,华为都会拿走10辆车的价格%,其中,经销商将再次拿走88%,最后,华为只留下2%。

也就是说,问界每卖一辆M5,就被分开2.6万元;每卖一辆M7,分3.赛力斯拥有5万元、建厂、生产等重资产,而华为则可以通过技术入股。

问界M5热销后,赛力斯“卖一个亏一个”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

正因为如此,赛力斯和华为之间的“深度绑定”往往被视为AB的两面。A面是赛力斯获得的品牌祝福、渠道共享和技术合作;B面是赛力斯成为“OEM”。

03

AB面外的“钱途”

当然,AB是共存的。尽管华为在“智能选择模式”下引入了另一个合作伙伴江淮汽车,但赛力斯仍然选择与华为进行更深入的战略合作,并提出了数百万辆汽车的销售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看,赛力斯非常清醒。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灵魂”是无用的,生存第一。回顾近年来传统汽车企业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案例,力帆破产;中泰和华泰的资本链断裂,但赛力斯的选择并不多。

在选择了方向后,赛利斯自然要做的是“走一条路”,而不是犹豫。从业绩数据来看,赛利斯的损失确实在继续扩大,但销售毛利率已经开始触底反弹。该公司去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12.72%,创下2020年以来单季度新高。

接下来,赛力斯的“数百万销售”也非常关键。为了尽快实现利润或扭转损失,赛力斯仍然依赖于规模效应。产量的增加将平衡公司的固定成本,预计赛力斯的利润率将会提高。

短期来看,赛力斯“卖一个亏一个”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但赛力斯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这个过程必须利用华为的品牌吸引力和销售渠道。

然而,华为的合作伙伴并非没有变量。从余承东的多次演讲来看,华为坚持“不制造汽车”,其目标是创造汽车生态,帮助更多的客户制造汽车。从与江淮汽车的合作来看,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赛力斯”。

的确,赛力斯吃了“第一汤”,但当“华为汽车制造”越来越多时,华为带来的光环会逐渐消失,赛力斯的位置可能会更加尴尬。因此,对赛力斯来说,“生存”是第一步,但“讲新故事”是自己品牌和渠道可持续发展的第二步。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采取这一步,即使你能盈利,恐怕赛力斯也不会持续太久。

原创文章,作者:柒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02215518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