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比亚迪以186万台的销量首次登上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宝座。经过十多年的新能源领域深耕,终于迎来了收获期。
最近从一些经销商那里得到消息,王朝网的车型开始有一些折扣。去年排队的小甜甜今年会成为牛夫人吗?还是比亚迪很难成名?
原因其实有点复杂,但即使降价,最难过的也应该是对手,因为比亚迪已经成为气候了。
01
降价是必须还是合乎逻辑?
今年元旦过后,特斯拉开始了降价的第一枪,一大批定位相似的新能源车型立即跟进。
这件事对整个汽车市场有一定的影响,特斯拉毕竟是一面旗帜,电动汽车值多少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此外,还有一个标志性事件,日产最近将轩逸经典自动变速器的标准价格达到了7.98万,这应该是日本三大品牌A级轿车自动变速器历史上最低的价格。
这些新能源和燃油汽车的基准产品已经展开了价格战,这似乎表明市场的寒冷是强大的,每个人都必须降价,即使你比亚迪新王登基并不容易。
这种逻辑适用于绝大多数制造商,但不完全适用于比亚迪。与2021年相比,比亚迪在2022年的销量飙升了152%,也就是说,它正在上坡。
其他制造商为了生存而降价。比亚迪的订单很软,因为今年真的要起飞了。
2023年,BYD的销售目标为486万台,外部为400万台,保守估计为340万台,这是自主品牌从未达到过的高度。吉利汽车集团去年的销量和沃尔沃只有230万台,去年本田的全球销量只有374万台。如果BYD能达到400万台,它将超过本田,跻身世界第六。
因此,比亚迪今年必须摆脱双臂,价格调整也就不足为奇了。
02
实现油电同价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新产品能否取代旧产品并不取决于价格,而是取决于同等产品实力的价格优势。
让我们回想一下,这么多年来,自主品牌的燃油车都没能打败飞度、智轩等A0级车,但五菱宏光MINI 电动汽车等一堆小电动汽车出现后,日本汽车的优势迅速瓦解。由于同样的便利性,使用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这只是一个降低维度的打击,很难赢。
在中高端市场,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比燃油汽车或传统混合动力汽车长期销售更昂贵,导致燃油汽车无法大规模取代。
现在比亚迪的销量已经上升,加上他的整个产业链布局,这次降价基本上可以达到相同水平的燃料汽车价格,也是行业中第一个实现油电价格相同的价格。
例如,刚刚上市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指导价9.98万元—14.58万元与朗逸、卡罗拉、高尔夫等主流价格完全重叠。
合资品牌车型的最低配置通常不是大量的生产,或者配置低到怀疑生活,但9.98万秦PLUS标配皮革方向盘和皮革座椅.8英寸液晶仪表、定速巡航等实用丰富的配置,也可用于绿卡、免征购置税、短途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想要取代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的燃油汽车,而且只有油电价格相同的道路,比亚迪正在这条道路上奔跑。
03
谁是最痛苦的对手?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比亚迪的价格调整绝对是福利。
没有比亚迪,我们就要忍受14万的丰田混动,只有座椅不能充电,动力更差,更离谱的卡罗拉插混要卖20万。
比亚迪可以无情地放弃燃油车,整个系列都转向新能源。恐怕最痛苦的是同行,尤其是日本品牌,它长期统治着家用车市场。
数据显示,2022年卡罗拉年销量为252790台,同比下降23台.5%;雷凌销量192517台,同比下降16台.2%。
2022年,比亚迪秦家族销量341943台,同比飙升81%。2022年比亚迪汉家族累计销量274015台,领先凯美瑞24225台。
比亚迪是去年A级车和B级车的双料冠军,是自主品牌划时代的突破,是100%新能源车。
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完全被动地被打败了。在国内市场上,独立品牌主要是互相争斗,从高端到低端,从传统工厂到新力量,比亚迪都害怕三分。
比如吉利刚发布的全新银河系列,海报早就开始碰瓷比亚迪了,目标是奔向比亚迪王朝系列,也专注于插混和纯电。
星河L7的价格不敢直接公布,因为他们在等待比亚迪的调整结果。
长安深蓝系列产品实力非常好,属于主流热门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在定价上与比亚迪海洋网络拉开了差距。
在某种程度上,比亚迪目前是中国新能源转型的先驱和棋手,同行们都想摸摸比亚迪过河。
结束语
直到2022年,比亚迪在汽车行业并不太关注,销量从来没有超过100万,燃油车不咸不淡,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完全成熟。
现在比亚迪真的很令人印象深刻。深圳、西安、长沙、常州、福州、合肥、济南、郑州、深汕头合作区、襄阳十大基地月产能达到30万。让我们期待着“中国丰田”的诞生。
原创文章,作者:西游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28195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