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变动的消息揭示了华为未来的战略趋势。
近日,有媒体爆出华为汽车BU迎来多项人事调整,其中华为汽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被停职,余承东将独自掌管智能汽车业务。
王军是华为的Huaweii Inside(HI)模式负责人。尽管华为表示“正常人事调动”,但它与极狐阿尔法S联系在一起 HI版、阿维塔11销量惨淡,似乎凸显了目前HI模式的困境。
华为一直有“内部赛马”的习惯,给不同的意见尝试和错误的机会。经过三年多的竞争,以赛力斯为代表的智能选择模式笑到了最后。如果人事调整是真实的,那么智能选择模式无疑将成为未来华为汽车战略的主要渠道。
【赛马结束,智选获胜】
2019年5月,华为首次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参加上海车展,随后宣布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
“华为不制造汽车,而是专注于ICT技术,帮助汽车公司制造汽车,”任正非在发布的决议文件中说。
此后,华为汽车兵分为三种方式,采用三种商业模式进入智能汽车领域。
第一,作为零部件供应商,传统的Tier 1、以上汽、吉利几何为代表,Tier2的身份向整车企业销售零部件和智能方案;
二是Huawei Inside(HI)该模式,华为使用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共同定义和开发汽车公司。目前,华为已与北汽、长安、广汽达成合作,极狐阿尔法S HI版、阿维塔11就是这种模式的作品;
第三,华为智能选择模式,华为从汽车项目开始参与,从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全方位参与,与汽车公司进一步整合,以华为质量控制和质量为标准,基准是华为和赛力斯共同打造的AITO品牌。
经过三年多的赛马,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几乎没有声量,HI模式呈下降趋势,极狐阿尔法S HI版、阿维塔11销量不尽如人意。
其中,极狐阿尔法S 2022年HI版累计销量不到1.2万辆,不到年销售目标(4万辆)的一半;
阿维塔由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合作。阿维塔的第一款车型于去年8月11日上市,并于12月开始交付。截至今年2月5日,已交付2000多辆,但与问世界相比还有很长的差距。
问界品牌第一款M5采用智能选择模式,交付后第一个月销量超过3000辆,到2022年7月销量超过1万辆,是月销量超过1万辆的新力量。
从与北汽、长安的合作来看,这些相对领先的企业希望在制造、渠道等各个环节保持一定的话语权甚至主导地位。
他们希望华为充当“帮手”,用华为的智能能力代言其产品,而不是过多影响其他环节。这就注定了合作过程中的一些摩擦,华为的影响力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以赛力斯为旗舰的智能选择模式,深度融合了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智能驾驶舱和下游销售系统,就像一匹黑马,在激烈的新能源轨道上脱颖而出。赛力斯问世界系列于2022年交付了7次以上.5万辆。
要知道威来2018年年销量11348辆,2019年小鹏第一年交付成绩16608辆,理想第一年只交付32624辆。赛力斯问界系列第一年销量已超过“威小理”第一年总销量。
华为BU人事调整,结合华为三种模式的成绩单,华为内部赛马已经结束,智能选择模式最终获胜,赛力斯是最大的赢家。
【为什么是赛力斯?】
赛力斯笑到最后,既有内在原因,也有环境的影响。
早在2003年,赛力斯前身小康集团就与东风汽车合作生产微面,一举跻身中国微车市场前三。
当年9月,小康还成立了瑞驰新能源汽车。 2020年,瑞驰新能源成为第一家年销量超过1万辆的新能源物流车企业,在细分市场行业排名第一。
赛力斯在汽车制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了20多年。
SF于2016年在美国成立 MOTORS;2017年1月,小康子公司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获得全国第八项新能源生产资质。2019年,小康集团两江智能工厂正式投产。赛力斯形成了完善的三电研发体系。
余承东曾说过,华为看中了赛力斯20多年的汽车制造经验及其在重庆的工业4.0智能工厂。
从总体环境的角度来看,面对更不确定的经济形势,华为一再强调“冬季理论”。任正非指出,华为应改变思路和商业政策,从规模到利润和现金流,确保未来三年的危机。”以生存为主要计划,边缘业务全面收缩和关闭,并将寒冷传递给每个人。”
对于汽车业务,他特别强调智能汽车应该加强商业闭环,“华为应该从技术导向转向生存导向。”
特别是在手机业务面临巨大压力后,华为汽车业务需要加快商业实现,以实现“沿途下蛋,浅滩钓鱼”的愿景。余承东还提出,华为BU将在2025年实现盈利目标。
在毛利率方面,赛力斯在第三季度的单季度毛利润为13.62亿元,毛利率12亿元.72%, 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将上升至15%左右。
与此同时,赛力斯的净现金流已经成为正面,并显示出显著改善的迹象。2022年第三季度末,其业务活动净现金流近12亿元,上一年的数据为-8亿元。
因此,加强与赛力斯的合作,是华为汽车业务看到盈利曙光的最大期望。
业绩预测显示,赛力斯预计2022年收入为335-350亿元同比增长100亿元.38%至109.36%,赛力斯正在“销售增长”-规模提升-成本下降-盈利回升-再投资的正循环。
在寒冷的环境下,华为不可能撒胡椒面,铺摊全面作战,必须集中资源朝一个方向猛攻。
经过三年多的竞争,新能源汽车轨道变得越来越拥挤和残酷。即使这个行业很受欢迎,许多企业仍然成为炮灰。目前的市场环境大大增加了华为的试错成本。
赛力斯一炮而红,证明了智能选择模式不仅运行,而且证实了传统汽车公司+ICT企业深度整合共创新模式的可能性。
新年以来,余承东在近半个月内三次访问赛力斯,传闻更智能、更豪华的M9即将问世。这不仅显示了赛力斯的速度,也丰富了AITO品牌的产品线。
对于最近的一些谣言,华为也多次强调,华为将长期深入授权AITO品牌,与赛力斯的长期深入合作没有改变。未来,双方将合作推出更多新产品。
目前,华为汽车业务发生变化后,已经确定了智能选车模式,并进一步确定了“赛力斯模式”的主渠道。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内容,作者根据上市公司的法律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进行个人分析和判断;本文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场价值观察不对本文所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原创文章,作者:市值观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202149395.html